【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的炉顶,特别是生活垃圾焚烧炉的波浪式炉顶。目前我国生产的生活垃圾焚烧炉绝大多数采用纵向单顶活平顶炉顶,这种结构的炉顶使烟气在炉内停留时间短,辐射面小,而且横拱的烟气只在横断面上循环,不利于均匀燃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波浪式炉顶结构,促进炉气的混合,并延长炉气在炉内的停留时间,以利于垃圾的燃烧。这种波浪式炉顶是由两个拱连接而成的宽阔式炉顶。其设计思想来源于耶斯曼(Yesmann)所创立的关于炉内气体流动方面的“倒悬坝”理论,这个理论是从水力相似原理出发而推断出来的。该理论认为炉内的幕墙或炉节(缩口)的炉顶都相当于倒悬的水坝,气体在它下面流动的情况相当于水坝上的水流情况颠倒过来,炉顶的下口气流通过粘力而靠近,炉底的气流互相混杂并一齐流动,可使靠近炉底的气流产生再循环。波浪式炉顶(1)的两拱分别对应安装于炉体干燥区和主燃区的上方,对应于干燥区上方的拱水平安置,对应于主燃区上方的拱与水平面形成一夹角,使该拱与炉体下方的垃圾传送炉排大致平行。两拱连接处连接有一由耐热钢材制成的吊梁(2),该吊梁的下端两侧带有斜面,便于与两侧的拱端头承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的波浪式炉顶,其特征在于:该波浪式炉顶(1)由两个相同的拱连接而成,两个拱的连接处装有一吊梁(2),该吊梁(2)的下端与两侧拱的承接处向外形成斜面,吊梁(2)的顶面连接有将拱固定于炉体骨架上的拉杆(3),波浪式炉顶(1)的两个端头分别固定在炉体骨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