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动器和车辆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65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1:50
一种用于对车辆试验台的试验件进行操纵和位置确定的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致动器(1)和车辆试验台,该致动器具有壳体、接近传感器(4)和推杆(5),其中该壳体包围该接近传感器(4),并且其中该推杆(5)被定位成邻近该接近传感器(4),并且其中该壳体部分地包围该推杆(5),并且其中该推杆(5)相对于该接近传感器(4)可移动地支承在该壳体中。

Actuator and vehicle test ben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致动器和车辆试验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接近传感器的致动器和一种车辆试验台。
技术介绍
EP2598764B1公开了一种带有接近传感器的致动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用于对车辆试验台的试验件进行操纵和位置确定的根据本技术的致动器具有壳体、接近传感器和推杆,其中该壳体包围该接近传感器,并且其中该推杆被定位成邻近该接近传感器,并且其中该壳体部分地包围该推杆,并且其中该推杆相对于该接近传感器可移动地支承在该壳体中。对于车辆试验台和尤其对于流量测量而言,在对试验件进行位置确定的同时对试验件和/或试验件的一部分进行操纵是重要的任务设置。试验件能够例如是位于缸体盖中的阀门。在此,试验件例如在材料、尺寸和在缸体盖中的位置等方面互不相同。在此,接近传感器能够检测试验件的位置。这能够例如感应式地进行。有利地,接近传感器是商业通用的接近传感器,但是在此也能够是其他类型的接近传感器。对于商业通用的感应式接近传感器,对试验件进行位置确定无法始终以所需的准确性进行。原因通常在于,不同试验件的试验件材料通常互不相同。尤其,感应式接近传感器在确定位置时与试验件材料具有相关性。由此可能导致在对试验件进行位置确定时出错。在使用根据本技术的致动器对试验件进行操纵和位置确定期间,推杆与试验件接触。基于此,推杆之后在壳体内部向接近传感器的方向移动。然后,接近传感器检测推杆。由此,一方面能够通过机械接触进行操纵,另一方面能够确定试验件的位置。由此可以有利地提高位置确定的精确性。其原因还在于,接近传感器仅检测推杆,而推杆在其材料成分方面并不改变。由此能够减少和/或避免因试验件的材料不同而产生的确定位置时的不准确性。在根据本技术的致动器中,推杆被定位成邻近接近传感器地。在壳体的取向方面(其中推杆在下部从该壳体伸出并且试验件位于该致动器的下方),推杆安排在接近传感器的下方。根据本技术的车辆试验台具有根据本技术的致动器。根据本技术的车辆试验台由于具有根据本技术的致动器能够例如在对试验件进行位置测量时实现较高的稳定性和较高的精确性。此外,基于接近传感器和推杆在壳体内的安排,能够为壳体选择这样的轮廓,该轮廓还允许测量位于例如缸体盖内部深处的试验件。在此,例如区段式地近似圆柱形的轮廓是适合的。这能够提高试验台的应用范围。下文描述了本技术的其他有利的实施方式。附图说明优选的实施例将借助于以下附图进行详细阐述。图1示出了用于对车辆试验台的试验件进行操纵和位置确定的根据本技术的致动器。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用于对车辆试验台的试验件进行操纵和位置确定的根据本技术的致动器1,该致动器具有壳体、接近传感器4和推杆5,其中壳体包围接近传感器4,并且其中推杆5被定位成邻近接近传感器4,并且其中壳体部分地包围推杆5,并且其中推杆5相对于接近传感器4可移动地支承在壳体中。在该实施方式中,推杆5具有T形横截面。壳体在z方向在下方具有指向内部的凸肩,该凸肩形成为推杆的下部末端止挡部。这样能够防止推杆从致动器中掉出。此外,壳体的内部具有高于环境压力的压力。推杆5在测量期间在壳体内部从初始位置向接近传感器4的方向移动。为了重新测量,重要的是重新占据该初始位置。在壳体的内部存在高于环境压力的压力使得在测量后将推杆5再次转移至初始位置成为可能。这尤其适用于推杆5不再接触试验件的情况。这能够对致动器1的效率产生有利影响,因为能够缩短两次测量之间的时间。由此也可以实现在自动化的测试环境中使用致动器,因为能够省去测量之间的手动介入。这能够降低测量运行的成本。此外,壳体的内直径比推杆5的外直径大大约0.1mm至0.001mm。这是有利的,因为这样能够减少和/或防止壳体内部的超压力的泄漏。此外,壳体的内部与推杆5之间的小的间距形成推杆5在壳体内部的运动的导向。由此能够提高致动器的精确性。此外,壳体具有指向内部的凸肩,该凸肩形成为推杆5的运动的末端止挡部。在此,接近传感器4优选地位于壳体内部的末端止挡部的上方。这样能够减少和/或防止接近传感器4与推杆5之间的机械接触。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在测量运行期间一部分大的机械压力可能施加在推杆5上。因此可能产生每数平方毫米最高达几百公斤的压力。如果这种压力直接作用在接近传感器4上,则所述压力可能导致接近传感器损坏。此外,这样限定的末端位置能够提高测量的重复准确性。此外,接近传感器4的直径比壳体的内直径小至少0.1mm。因此壳体内部占主导的超压力也可能在该壳体的推杆5位于其中的部分中占主导。在壳体与接近传感器4之间如此产生的间隙允许对壳体内部的部件的压力补偿,这些部件位于接近传感器4的上方以及位于接近传感器4的下方。这能够实现提高致动器1的效率,因为能够缩短两次测量之间的时间。根据本技术的致动器1因此也能够用于自动化的测试运行中。这能够降低测量运行的成本。此外,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接近传感器4偏心地安排在壳体中。由此在一侧在接近传感器4与壳体之间形成较大的间隙。这可以实现更有效的压力补偿。此外,推杆5由实心材料构成。此外,该推杆具有在洛氏硬度上硬度为至少30HRC的材料。有利地,推杆由实心材料一体式地制成。为此,例如钢或经淬火的钢是适合的。基于在测试运行期间能够作用于推杆5上的一部分高的压力,这样能够减少和/或避免推杆变形。由此能够提高测量时的重复准确性。此外,由此能够提高测量的精确性。此外,壳体具有内部缸体2并且至少部分地具有外部缸体3,其中外部缸体3可旋转地支承在内部缸体2的周围。这有利于例如将致动器1的供应装置和/或排出装置灵活地固定在壳体上。由此可以实现致动器1的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因为视测试环境中的情况而定供应装置和/或排出装置能够被定位在不同位置。此外,外部缸体3在内侧具有至少一个环绕的第一凹槽7,其中第一凹槽形成为用于将压缩空气从外部引导到内部缸体2中。这可以实现将压缩空气灵活地供应至致动器1中。通过外部缸体的可旋转的支承,还能够使例如针对压缩空气的供应装置自由地围绕内部缸体旋转。由此能够根据需要使供应装置的位置适应于测试环境。这样就能够轻松地应对在测试环境中在致动器一侧出现的构造空间限制因为供应装置能够在不存在构造空间限制的一侧旋转。由此可以实现致动器1的更广泛的应用范围。此外,外部缸体3在内侧具有环绕的第二凹槽6和环绕的第三凹槽8,其中环绕的第二凹槽6和环绕的第三凹槽8在两侧邻接环绕的第一凹槽7,并且其中环绕的第二凹槽6和环绕的第三凹槽8形成为用于相对于环境压力密封内部缸体2。这可以实现例如在内部缸体2上引导外部缸体3。有利地,环绕的凹槽6、8形成为用于相对于环境压力密封内部缸体2。这能够例如通过在凹槽中集成密封件来进行。例如能够使用O形环。由此能够减少和/或防止壳体中的超压力的泄露。这能够提高致动器1的效率。未示出的、根据本技术的车辆试验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对车辆试验台的试验件进行操纵和位置确定的致动器(1),该致动器具有壳体、接近传感器(4)和推杆(5),其中该壳体包围该接近传感器(4),并且其中该推杆(5)被定位成邻近该接近传感器(4),并且其中该壳体部分地包围该推杆(5),并且其中该推杆(5)相对于该接近传感器(4)可移动地支承在该壳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09 DE 102018105527.71.一种用于对车辆试验台的试验件进行操纵和位置确定的致动器(1),该致动器具有壳体、接近传感器(4)和推杆(5),其中该壳体包围该接近传感器(4),并且其中该推杆(5)被定位成邻近该接近传感器(4),并且其中该壳体部分地包围该推杆(5),并且其中该推杆(5)相对于该接近传感器(4)可移动地支承在该壳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中该壳体的内部具有高于环境压力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动器(1),其中该壳体的内直径比该推杆(5)的外直径大0.1mm至0.00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动器(1),其中该壳体具有指向内部的凸肩,该凸肩形成为该推杆(5)的运动的末端止挡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动器(1),其中该接近传感器(4)的直径比该壳体的内直径小至少0.1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布鲁诺·丰肯托比亚斯·齐默尔曼
申请(专利权)人:FEV欧洲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