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下隧道施工的便于测量的全站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585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地下隧道施工的便于测量的全站仪,包括主体、底座、测量装置、把手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和测量装置之间设有照明机构,所述照明机构包括灯壳、电源、旋钮、调节组件和若干灯珠,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齿轮、齿条、滑槽和若干连接单元,该用于地下隧道施工的便于测量的全站仪,通过照明机构调节光线的亮度,便于用户对全站仪的测量角度进行微调并读数,提高了实用性。

An easy to measure total station for underground tunnel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下隧道施工的便于测量的全站仪
本技术涉及测量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地下隧道施工的便于测量的全站仪。
技术介绍
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现有的全站仪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使用时,由于地下隧道的环境较为阴暗,用户有可能会因为光线不足而无法调整好全站仪的角度或看不清读数,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降低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地下隧道施工的便于测量的全站仪。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地下隧道施工的便于测量的全站仪,包括主体、底座、测量装置、把手和控制面板,所述主体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控制面板固定在主体的一侧,所述主体的上方设有凹口,所述测量装置位于控制面板的上方,所述测量装置与凹口的内壁连接,所述把手固定在主体的上方,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屏幕和若干按键,所述控制面板和测量装置之间设有照明机构;所述照明机构包括灯壳、电源、旋钮、调节组件和若干灯珠,所述灯壳固定在控制面板的上方,所述灯珠均匀分布在灯壳内,所述电源和调节组件均设置在控制面板内,所述灯珠与电源电连接,所述旋钮的一端设置在控制面板外,所述旋钮的另一端穿过控制面板与调节组件连接。作为优选,为了调节照明机构的亮度,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齿轮、齿条、滑槽和若干连接单元,所述齿轮与旋钮同轴设置,所述齿轮与旋钮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滑槽水平设置,所述滑槽的一端与控制面板的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齿条设置在滑槽内,所述齿条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均匀分布在滑槽的上方,所述齿条的靠近滑槽的与控制面板的连接处的一端与电源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限制齿条移动的距离,所述滑槽的远离控制面板的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控制面板的上方的内壁固定连接。作为优选,为了便于灯珠、齿条和电源构成回路,所述连接单元包括通孔和锥形块,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滑槽上,所述锥形块的顶端设置在通孔内,所述锥形块与灯珠的数量相等,所述锥形块与灯珠一一对应,所述灯珠与锥形块电连接,所述锥形块的顶端到滑槽的上方的距离大于齿条到滑槽的上方的距离。作为优选,为了提升齿条和锥形块的导电性,所述齿条和锥形块的制作材料均为铜,所述滑槽的制作材料为塑料。作为优选,为了保证旋钮的位置不变,所述旋钮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旋钮的中间设有凹槽,所述控制面板的靠近屏幕的一侧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凹槽匹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地下隧道施工的便于测量的全站仪,通过照明机构为用户照明,便于对全站仪的测量角度进行微调并读数,与现有的照明机构相比,该照明机构可调节光线的亮度,提高了实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地下隧道施工的便于测量的全站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用于地下隧道施工的便于测量的全站仪的照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用于地下隧道施工的便于测量的全站仪的旋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底座,3.测量装置,4.把手,5.控制面板,6.屏幕,7.按键,8.灯壳,9.灯珠,10.电源,11.旋钮,12.齿轮,13.齿条,14.滑槽,15.限位块,16.锥形块。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地下隧道施工的便于测量的全站仪,包括主体1、底座2、测量装置3、把手4和控制面板5,所述主体1设置在底座2的上方,所述控制面板5固定在主体1的一侧,所述主体1的上方设有凹口,所述测量装置3位于控制面板5的上方,所述测量装置3与凹口的内壁连接,所述把手4固定在主体1的上方,所述控制面板5上设有屏幕6和若干按键7,所述控制面板5和测量装置3之间设有照明机构;用户在隧道内使用该全站仪时,先将底座2固定到专用的支撑架上,再按下控制面板5上的按键7,启动设备,通过照明机构调节光线的亮度,然后调整测量装置3,屏幕6上会显示出测量结果,用户读取测量结果,使用完后关闭设备,将其与支撑架分离,把手4可方便用户携带该设备。如图2所示,所述照明机构包括灯壳8、电源10、旋钮11、调节组件和若干灯珠9,所述灯壳8固定在控制面板5的上方,所述灯珠9均匀分布在灯壳8内,所述电源10和调节组件均设置在控制面板5内,所述灯珠9与电源10电连接,所述旋钮11的一端设置在控制面板5外,所述旋钮11的另一端穿过控制面板5与调节组件连接。用户通过拧旋钮11驱动调节组件,逐渐点亮各个灯珠9,从而调节光线的亮度,起到照明的作用,便于用户调整测量装置3以及读取测量结果。作为优选,为了调节照明机构的亮度,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齿轮12、齿条13、滑槽14和若干连接单元,所述齿轮12与旋钮11同轴设置,所述齿轮12与旋钮11固定连接,所述齿轮12与齿条13啮合,所述滑槽14水平设置,所述滑槽14的一端与控制面板5的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齿条13设置在滑槽14内,所述齿条13与滑槽14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均匀分布在滑槽14的上方,所述齿条13的靠近滑槽14的与控制面板5的连接处的一端与电源10电连接。用户拧动旋钮11时,齿轮12跟着转动,带动齿条13在滑槽14内滑动,与连接单元逐个连接,从而使电源10、灯珠9、连接单元和齿条13构成回路,从而点亮灯珠9。作为优选,为了限制齿条13移动的距离,所述滑槽14的远离控制面板5的一端设有限位块15,所述限位块15与控制面板5的上方的内壁固定连接。限位块15可限制齿条13移动的距离,防止齿条13脱离滑槽14。作为优选,为了便于灯珠9、齿条13和电源10构成回路,所述连接单元包括通孔和锥形块16,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滑槽14上,所述锥形块16的顶端设置在通孔内,所述锥形块16与灯珠9的数量相等,所述锥形块16与灯珠9一一对应,所述灯珠9与锥形块16电连接,所述锥形块16的顶端到滑槽14的上方的距离大于齿条13到滑槽14的上方的距离。当齿条13移动时,会将锥形块16顶起,此时齿条13与锥形块16的顶端抵靠,电流从电源10的正极流出,穿过灯珠9和锥形块16,再经过齿条13回到电源10的负极,形成回路,从而点亮灯珠9,实现照明的功能。作为优选,为了提升齿条13和锥形块16的导电性,所述齿条13和锥形块16的制作材料均为铜,所述滑槽14的制作材料为塑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下隧道施工的便于测量的全站仪,包括主体(1)、底座(2)、测量装置(3)、把手(4)和控制面板(5),所述主体(1)设置在底座(2)的上方,所述控制面板(5)固定在主体(1)的一侧,所述主体(1)的上方设有凹口,所述测量装置(3)位于控制面板(5)的上方,所述测量装置(3)与凹口的内壁连接,所述把手(4)固定在主体(1)的上方,所述控制面板(5)上设有屏幕(6)和若干按键(7),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5)和测量装置(3)之间设有照明机构;/n所述照明机构包括灯壳(8)、电源(10)、旋钮(11)、调节组件和若干灯珠(9),所述灯壳(8)固定在控制面板(5)的上方,所述灯珠(9)均匀分布在灯壳(8)内,所述电源(10)和调节组件均设置在控制面板(5)内,所述灯珠(9)与电源(10)电连接,所述旋钮(11)的一端设置在控制面板(5)外,所述旋钮(11)的另一端穿过控制面板(5)与调节组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下隧道施工的便于测量的全站仪,包括主体(1)、底座(2)、测量装置(3)、把手(4)和控制面板(5),所述主体(1)设置在底座(2)的上方,所述控制面板(5)固定在主体(1)的一侧,所述主体(1)的上方设有凹口,所述测量装置(3)位于控制面板(5)的上方,所述测量装置(3)与凹口的内壁连接,所述把手(4)固定在主体(1)的上方,所述控制面板(5)上设有屏幕(6)和若干按键(7),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5)和测量装置(3)之间设有照明机构;
所述照明机构包括灯壳(8)、电源(10)、旋钮(11)、调节组件和若干灯珠(9),所述灯壳(8)固定在控制面板(5)的上方,所述灯珠(9)均匀分布在灯壳(8)内,所述电源(10)和调节组件均设置在控制面板(5)内,所述灯珠(9)与电源(10)电连接,所述旋钮(11)的一端设置在控制面板(5)外,所述旋钮(11)的另一端穿过控制面板(5)与调节组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隧道施工的便于测量的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齿轮(12)、齿条(13)、滑槽(14)和若干连接单元,所述齿轮(12)与旋钮(11)同轴设置,所述齿轮(12)与旋钮(11)固定连接,所述齿轮(12)与齿条(13)啮合,所述滑槽(14)水平设置,所述滑槽(14)的一端与控制面板(5)的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齿条(13)设置在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长虹徐忠建朱必亮王彬徐云和
申请(专利权)人:速度时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