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流式玻璃钢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526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横流式玻璃钢冷却塔,包括塔体、设置于塔体内左右两侧的填料、设置在塔体上前后两侧的冷却塔外板以及左右两侧的进风百叶、位于塔体顶部的出风筒以及设置在出风筒内的风扇和驱动风扇的电机、设置于塔体底部的集水盘和与集水盘连接的出水管,所述填料上方还设置有固定于塔体内的两组布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内部包括布水腔、设置在布水腔上方的缓冲腔和集水腔以及设置在缓冲腔上方的压力腔,所述布水装置底部设置有若干喷淋用的布水喷头和两个布水槽,所述布水槽与集水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横流式玻璃钢冷却塔中布水装置因供水压力过高而损坏喷头、供水管道等布水系统或导致布水系统连接处漏水的问题。

A cross flow FRP cooling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横流式玻璃钢冷却塔
本技术涉冷却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横流式玻璃钢冷却塔。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或制冷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热,冷却塔的作用是将挟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空气并散入大气中。其中横流式玻璃钢冷却塔占地面积小,噪音低,外形更美观且壳体硬度韧度高,可联体安装,适合场地受限的场合使用。横流式冷却塔采用两侧进风,靠顶部的风机,使空气经由塔两侧的填料,与热水进行介质交换,湿热空气再排向塔外。现有的横流式玻璃钢冷却塔布水时通常采用布水盘对填料进行淋水或通过喷头对填料进行喷淋,其中采用喷头喷淋效果相比于布水盘淋水效果较好,但在采用喷头进行喷淋时,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携带废热的水的量时多时少,会造成给喷头供水时压力不稳定的情况,压力过高时可能对喷头、供水管道等布水系统造成损伤或布水系统连接处出现漏水,此外,当喷淋用的喷头出现堵塞时,也会造成供水管道的压力激增,进而会对供水管道和喷头等布水系统造成损坏或布水系统出现漏水的情况,不仅大大降低冷却塔的工作稳定性,而且维修时也影响了工业生产的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横流式玻璃钢冷却塔中布水装置因供水压力过高而损坏布水系统或导致布水系统漏水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够稳压布水的横流式玻璃钢冷却塔。一种横流式玻璃钢冷却塔,包括塔体、设置于塔体内左右两侧的填料、设置在塔体上前后两侧的冷却塔外板以及左右两侧的进风百叶、位于塔体顶部的出风筒以及设置在出风筒内的风扇和驱动风扇的电机、设置于塔体底部的集水盘和与集水盘连接的出水管,所述填料上方还设置有固定于塔体内的两组布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内部包括布水腔、设置在布水腔上方的缓冲腔和集水腔以及设置在缓冲腔上方的压力腔,所述布水腔与缓冲腔之间开设有缓冲腔进水口,所述缓冲腔和压力腔内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中部穿过缓冲腔的顶板、顶部穿过压力的腔顶板且均为套合连接,阀杆中部设置有挡肩、底部设置有与缓冲腔进水口相匹配的挡塞,所述挡肩位于压力腔内且与压力腔顶端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集水腔与缓冲腔相连通,所述布水装置底部设置有若干喷淋用的布水喷头和两个布水槽,所述布水槽与集水腔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布水腔上连接有设置于塔体上的进水管。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腔进水口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腔和压力腔之间以及压力腔的顶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阀杆的通孔,所述缓冲腔和压力腔之间的通孔内设置有密封套。进一步地,所述弹簧贴合阀杆设置且两端分别与压力腔顶端和挡肩接触。进一步地,所述集水腔和缓冲腔之间开设有缓冲腔进水口,集水腔侧壁底部开设有布水槽进水口。进一步地,所述布水槽为“凹”形且与集水腔固定连接,布水槽截面为“u”形且布水槽底面开设有布水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出一种逆流式玻璃钢冷却塔,通过布水装置中布水腔、缓冲腔、压力腔和阀杆以及弹簧的设置,水通过进水管流进布水腔内,布水腔中的水通过布水喷头进行喷淋,当水量过大导致布水腔内压力过大时,与缓冲腔进水口相配合的挡塞会被顶起,布水腔内的一部分水流经缓冲腔后进入集水腔,集水腔中的水流入布水槽并通过布水槽底面开设的布水孔对填料进行进一步的淋水,当水量正常时,由于布水腔内的水压正常,弹簧的弹力使阀杆上的挡塞与缓冲腔进水口紧密配合,既保证了布水喷头喷淋时具有一定的水压,又在水压过大时通过阀杆进行泄压,避免了水压过大时对喷头、供水管道等布水系统造成损坏或布水系统连接处出现漏水现象的问题,提高了横流式玻璃钢冷却塔工作时系统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布水装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A-A截面剖视图。附图标号为:1为出风筒,2为冷却塔外板,3为进水管,4为集水盘,5为出水管,6为塔体,7为填料,8为进风百叶,9为布水装置,10为风扇,11为电机,12为布水腔,13为布水喷头,14为布水槽,15为布水槽进水口,16为集水腔,17为集水腔进水口,18为弹簧,19阀杆,191为挡肩,192为挡塞,20为缓冲腔,201为缓冲腔进水口,21为压力腔,22为密封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一种横流式玻璃钢冷却塔,包括塔体6、设置于塔体6内左右两侧的填料7、设置在塔体6上前后两侧的冷却塔外板2以及左右两侧的进风百叶8、位于塔体6顶部的出风筒1以及设置在出风筒1内的风扇10和驱动风扇10的电机11、设置于塔体6底部的集水盘4和与集水盘4连接的出水管5,所述填料7上方还设置有固定于塔体6内的两组布水装置9,所述布水装置9内部包括布水腔12、设置在布水腔12上方的缓冲腔20和集水腔16以及设置在缓冲腔20上方的压力腔21,所述布水腔12与缓冲腔20之间开设有缓冲腔进水口201,所述缓冲腔20和压力腔21内设置有阀杆19,所述阀杆19中部穿过缓冲腔20的顶板、顶部穿过压力腔21的顶板且均为套合连接,阀杆19中部设置有挡肩191、底部设置有与缓冲腔进水口201相匹配的挡塞192,所述挡肩191位于压力腔21内且与压力腔21顶端之间设置有弹簧18,所述集水腔16与缓冲腔20相连通,所述布水装置底部设置有若干喷淋用的布水喷头13和两个布水槽14,所述布水槽14与集水腔16相连通。具体的,所述布水腔12上连接有设置于塔体上的进水管3;所述缓冲腔进水口201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通孔;所述缓冲腔20和压力腔21之间以及压力腔21的顶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阀杆19的通孔,所述缓冲腔20和压力腔21之间的通孔内设置有密封套22;所述弹簧18贴合阀杆19设置且两端分别与压力腔21顶端和挡肩191接触;所述集水腔16和缓冲腔20之间开设有缓冲腔进水口,集水腔16侧壁底部开设有布水槽进水口15;所述布水槽14为“凹”形且与集水腔16固定连接,布水槽14截面为“u”形且布水槽14底面开设有布水孔。在实际使用时,携带废热的水通过进水管3进入布水装置中,通过布水喷头13或布水槽14对填料7进行喷淋,填料7上形成水膜,空气从横流式玻璃钢冷却塔的进风百叶8处进入冷却塔内部,与填料7上形成的水膜进行热量置换形成热空气,通过电机11驱动的风扇10辅助热空气从塔体6顶部的出风筒1中排出,完成热量置换的冷却水由集水盘4收集并通过出水管5排出。携带废热的水通过布水装置时,水通过进水管3流进布水腔12内,布水腔12中的水通过布水喷头13进行喷淋,当水量过大导致布水腔12内压力过大时,缓冲腔进水口201处的挡塞192受的推力克服弹簧18的弹力,挡塞192被顶起,布水腔12内的一部分水通过缓冲腔进水口201流入缓冲腔20,水流经缓冲腔20后通过集水腔进水口17进入集水腔16,集水腔16中的水通过布水槽进水口15流入布水槽14并通过布水槽14底面开设的布水孔对填料7进行淋水,当水量正常时,由于布水腔12内的水压正常,弹簧18的弹力使阀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横流式玻璃钢冷却塔,包括塔体(6)、设置于塔体(6)内左右两侧的填料(7)、设置在塔体(6)上前后两侧的冷却塔外板(2)以及左右两侧的进风百叶(8)、位于塔体(6)顶部的出风筒(1)以及设置在出风筒(1)内的风扇(10)和驱动风扇(10)的电机(11)、设置于塔体(6)底部的集水盘(4)和与集水盘(4)连接的出水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7)上方还设置有固定于塔体(6)内的两组布水装置(9),所述布水装置(9)内部包括布水腔(12)、设置在布水腔(12)上方的缓冲腔(20)和集水腔(16)以及设置在缓冲腔(20)上方的压力腔(21),所述布水腔(12)与缓冲腔(20)之间开设有缓冲腔进水口(201),所述缓冲腔(20)和压力腔(21)内设置有阀杆(19),所述阀杆(19)中部穿过缓冲腔(20)的顶板、顶部穿过压力腔(21)的顶板且均为套合连接,阀杆(19)中部设置有挡肩(191)、底部设置有与缓冲腔进水口(201)相匹配的挡塞(192),所述挡肩(191)位于压力腔(21)内且与压力腔(21)顶端之间设置有弹簧(18),所述集水腔(16)与缓冲腔(20)相连通,所述布水装置底部设置有若干喷淋用的布水喷头(13)和两个布水槽(14),所述布水槽(14)与集水腔(16)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流式玻璃钢冷却塔,包括塔体(6)、设置于塔体(6)内左右两侧的填料(7)、设置在塔体(6)上前后两侧的冷却塔外板(2)以及左右两侧的进风百叶(8)、位于塔体(6)顶部的出风筒(1)以及设置在出风筒(1)内的风扇(10)和驱动风扇(10)的电机(11)、设置于塔体(6)底部的集水盘(4)和与集水盘(4)连接的出水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7)上方还设置有固定于塔体(6)内的两组布水装置(9),所述布水装置(9)内部包括布水腔(12)、设置在布水腔(12)上方的缓冲腔(20)和集水腔(16)以及设置在缓冲腔(20)上方的压力腔(21),所述布水腔(12)与缓冲腔(20)之间开设有缓冲腔进水口(201),所述缓冲腔(20)和压力腔(21)内设置有阀杆(19),所述阀杆(19)中部穿过缓冲腔(20)的顶板、顶部穿过压力腔(21)的顶板且均为套合连接,阀杆(19)中部设置有挡肩(191)、底部设置有与缓冲腔进水口(201)相匹配的挡塞(192),所述挡肩(191)位于压力腔(21)内且与压力腔(21)顶端之间设置有弹簧(18),所述集水腔(16)与缓冲腔(20)相连通,所述布水装置底部设置有若干喷淋用的布水喷头(13)和两个布水槽(14),所述布水槽(14)与集水腔(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琳关玲张宏峰张庆张占成王培养
申请(专利权)人:沁阳市宏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