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玄光洙专利>正文

用产生复合焚烧的多段多环复合空气水管的完全燃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26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各种安装在焚烧炉、锅炉、或其它设备的焚烧/燃烧室内的完全燃烧设备或组合装置。在一个设备/组件单元中焚烧/燃烧室被分成几个由在多环及在多段型的圆周分布的径向放置的单空气水管/双空气水管限定的燃烧分室,在分室中通过在每个整体的空气水管中空气管上的径向分布的空气喷嘴输送压缩空气而产生所设置的负压、旋流、反向引导废料燃烧及气悬浮捕等效果。因此该设备能够进行完全燃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完全燃烧城市和工业废料和燃烧设备中的燃料气体的设备,它能用在焚烧炉的焚烧室的下部、在锅炉的主体及在某些其它需要完全燃烧的设备的下游。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能够提高燃烧效率,并防止烟灰、烟尘和其它不完全燃烧的颗粒从任何具有冷却水套结构的设备的焚烧/燃烧室中排出,在这种结构中通过使用在设备的多段中径向伸出的整体复合空气和水管及每一段多环中的这些空气和水管的布置来完成燃烧过程。到目前为止,使用在具有冷却水套结构的废料焚烧炉中的燃烧炉篦是平的环板式或是矩形式的栅格。在这种设计下,向其中倾倒的废料就会堆集过高,以致不能精确地向废料堆内输送空气,这样,由于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减少及在焚烧炉内产生的可燃气体和烟尘的滞留时间减小而不能得到迅速的焚烧和完全的燃烧。在常规的小型和中型的焚烧炉中空气供应喷嘴的设计结构是将空气喷嘴在垂直方向(Z方向上)以6,8,……排布置在焚烧室的内壁上,并使空气供应管浸在位于炉体的内外壳之间的冷却水套内。为了使室内有旋流要将喷嘴的方向定在使射流矢量相对一个焚烧室垂直轴上的柱座标系统情况下的r轴成某一角度,比如30度角。但是,喷嘴方向的这种设计仍存在室内废料的堆集问题。关于到这个问题就需要有一种在较高运行温度下有冷却水通过的具备结构上完整性的焚烧室内的严格的和可靠的结构。本专利技术就是要克服上述废料倾倒的堆集问题,由于在焚烧/燃烧室内产生的可燃气体滞留时间短而不能完全燃烧可燃气体和烟尘颗粒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沿圆周以不同的环形和多段结构布置的一组整体复合空气-水管,因此焚烧炉、锅炉或其它有关的设备上的焚烧/燃烧室实际上分成了多个室,其中复合焚烧/燃烧室是负压、旋流型的利用通过在整体复合单空气单水管或双空气单水管上排列的每个空气管上径向分布的喷嘴的射流,使可燃材料和颗粒的焚烧由上向下进行,并进行空气悬浮捕集。这里使用的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4段4环型两个较佳的实施例的复合单空气单水管和双空气单水管。随着单独或同时增加段和环的数量,设备的性能是有明显的提高的。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这一实施例的指导很容易采用复合多空气单水管以得到各种空气流动特性,而在其它圆筒形状的焚烧/燃烧室及其它几何形状的燃烧室内实现完全燃烧。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许多的优点在参考了附图和阅读了下面的详细说明后将更易于评价和理解,其中在各个附图中的相同部分是由相同的按字母次序的下标的标号来代表。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焚烧炉的顶视图,其中装备了本专利技术的4-环型较佳实施例;图2是图1实施例的前视图;图3是一个焚烧炉的顶视图,其中装备了本专利技术的6-环形的较佳实施例;图4是图3实施例的前视图;图5是一个焚烧炉的顶视图,其中装备了本专利技术的8-环形的较佳实施例;图6是图3实施例的前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4-环型实施例的剖面图,其中使用了环形空气分配室;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并通过图2中的8-8平面截取的本专利技术4-环型实施例的剖面图,其中使用了空气分配环形室;图9是表示空气喷嘴方向的4-段4-环型单空气水管排列组的剖面图,它取自焚烧室的内侧;图10是由图7中10-10平面得到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图11是由图8中11-11平面得到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图12是表示空气喷嘴方向的4-段4-环型单空气水管组的剖面图,它取自焚烧室的内侧;图13是本专利技术4-环型实施例的横剖面图,其中使用了环形空气分配室;图14是本专利技术4-环型实施例的横剖面图,其中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分配环形室,它是沿图2的14-14平面截取的;图15是表示空气喷嘴方向的4-段4-环型双空气水管组的剖面图,它取自焚烧室的内侧;图16是由图13中16-16平面得到的一个4-段的较佳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图17是由图14中17-17平面得到的一个4-段的较佳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图18是表示空气喷嘴方向的4-段4-环型双空气水管排列组的剖面图,它取自焚烧室的内侧;图19是本专利技术4-环型实施例的平面图,其中使用了环形空气分配室;图20是图19的一个纵向剖面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4-环型实施例的平面图,其中使用了环形空气分配室的另一个实施例;图22是一个纵向剖面图,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水套形状。现在参考图1和图2,它们分别表示一个标准的焚烧炉的顶视图和前视图,它包括一个具有旋转(MGR)搅动炉篦组件的4-环型实施例,该炉篦是本专利技术人向中国专利局递交的申请日是94年3月30日的共同未审专利,本专利技术的4环型实施例是放在其上的,并且在其右侧有一个烟尘捕集器装置,其中附加有一个与辅助设备套在一起的旋风分离器。由吹风机1a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一次风供应管2a和带有主空气增压系统3a的二次风供应管4a、4b供应到它们之间的空气分配室A6a,其中两个二次风供应管上所供应的空气是等量分配的。参考图3和图4,它们分别表示一个焚烧炉的顶视图和前视图,它包括一个旋转(MGR)搅动炉篦组件的6-环型实施例及装在其上的本专利技术的6-环型实施例。与图1和图2实施例不同的是对比于前一实施例中的两个二次空气管,在本实施例中二次风供应管的数量是三个4a、4b、4c。参考图5和图6,它们分别表示一个焚烧炉的顶视图和前视图,它包括一个旋转(MGR)搅动炉篦组件的8-环型实施例及装在其顶部的本专利技术的8-环型实施例。每个二次风供应管4a、4b、4c、4d之间相邻的角度是90度,与之相比在图1和图2所示4-环实施例和图3和图4所示的6-环实施例中该角度分别为180度和120度。参考图7,表示一个本专利技术的4-环型实施例的剖面图,图中可以看到两个环形增压系统的两段5a、5b,单-空气水管径向地以90度的角度间隔放置,在焚烧炉的中心有一个冷却水支管支撑体7a,且在该设备的内外壳之间有下游冷却水套8。经过连接管10a(如图10所示)从环形增压系统5a向每个单空气水管11a的空气管供应压缩空气,而连接管10a连接环形增压系统5a和单空气水管11a,冷却水通道通过设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心的冷却水支管支撑体7a连接每个单空气水管的水管21a之间,并且其中一个冷却水支管的支撑体7a的中心水通道有四个圆周的冷却水支管支撑体的在圆周方向布置的水通道23a、23b、23c、23d。因此,空气喷嘴19a、19b和单-空气水管11a的空气管内表面的清洁可以通过空气管的外径向端来进行,空气管的螺旋端安装了一个清洁入口帽13。图8表示沿图2中本专利技术4-环型实施例中的8-8平面截取的剖面图,其中为简化制造过程而用空气分配室A6a来代替图7中的环形增压系统5a,结果取消了连接管10a、10b和清洁入口帽13,并且也节省了单空气水管11a的空气管的长度。这个空气分配室的实施例不可以对空气喷嘴19a、19b和单空气水管11的空气管的内表面进行清洁。通过设置放在每个单空气水管11b的空气管轴线和空气分配室A6外环形平面的交叉点上的入口帽提供进入单空气水管的空气管内腔的能力。在焚烧如塑料材料等废料时,在必须利用送风管内腔的地方,环形增压系统5a、5b的实施例是较为理想的,而在焚烧过程中焚烧其它不产生熔化的废料时,空气分配室A6a,6b,6c的实施例是最适用的空气分配装置。图9是4-段4-环型的单空气水管组在圆周方向上展开的剖面图,表示当把柱座标系统应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在焚烧炉、锅炉、或其它设备的焚烧/燃烧室内的完全燃烧设备或组合装置,其中它是以负压、旋流、反向引入废料燃烧及气悬浮捕集中的一种或几种复合模式进行焚烧/燃烧的,包括:(a)空气分配集管或室,包括:一个增压系统,在所述增压系统和每个复合空 气水管的空气管之间连接的连接管及可选择的放在每个复合空气水管组的空气管径向外端处的清洁帽;(b)多段多环型的复合单空气水管/双空气水管组,它带有对应于水平线在径向上角度大小是变化地或不变地径向分布在每个复合空气水管的空气管上的空气喷嘴; (c)一个中心水支管体,冷却水是经过下部段的复合单空气水管/双空气水管的水管送入其中的,并且从中出来后被送到上段的复合单空气水管/双空气水管的水管;(d)分成上游和下游冷却水套的冷却水套,在其中间有所述的单空气水管/双空气水和所述中 心水支管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玄光洙
申请(专利权)人:玄光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