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页岩气分段压裂用防漏失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984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页岩气分段压裂用防漏失阀,包括上接头、阀外套和下接头,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阀外套的上下两端,所述下接头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阀座,所述阀座的中间留设有作业通孔,所述阀座上安装有用于盖合作业通孔的翻转阀板组件;所述翻转阀板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安装在阀座的上下两端,所述翻转阀板组件由盖合板、销轴和复位弹簧组成,所述盖合板通过销轴安装在阀座上,所述复位弹簧装设在销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阀座的上下表面分别安装有用于盖合作业通孔的翻转阀板组件,可实现防漏失阀的双面承压,既能避免钻井液的下渗又能抵挡井底气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页岩气分段压裂用防漏失阀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多级分段压裂配套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页岩气分段压裂用防漏失阀。
技术介绍
页岩气作为一种全新出现的清洁性能源,正逐渐成为全球能源开发的热点。与普通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资源开发的潜力很有可能大于常规天然气,但是页岩气藏具有低饱和度、低渗透率等特征,气体阻力与常规天然气相比要大一些,所以一般情况下页岩气不能进行自产或者产量很低,其采收率很低,无法实现大规模地经济性开采。页岩气的气流阻力大,如果采用传统的开采方式,增加了页岩气储层的开发难度,因此页岩气储层都需要经过压裂改造才能实现经济性开采。页岩气的开采方式主要是以水平井和分段压裂结合的技术,这种压裂开采方式能将地层中既存的裂缝与压裂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裂缝联通起来进而形成庞大的裂缝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页岩气的采收率和开发效率。水平井分层压裂有很多种工艺技术,每种工艺技术都有与其相配套的压裂工具,但是目前国内现有的配套工具都存在着结构复杂,使用寿命低等问题,更换压裂施工设备及实施压裂施工存在周期长、作业难度大等问题。鉴于此,开展对高压防漏失阀等多级分段压裂配套工具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常用的防漏失阀根据形状分为阀板式和球式,现有用于封隔油井的防漏失阀主要采用球阀结构,生产作业时,需要下专用工具打开,油田才能生产;后期作业时,需要专用工具打开,由于球阀通径较小,因此可能在后期作业时会产生一些影响;当采用专用工具无法打开球阀时,需采取钻头钻掉球阀,但由于球阀为实体结构,因此会增加作业难度;而阀板式结构通常利用铰接式结构单面承压,能实现隔离作用,避免钻井液下渗对地层的污染,然而对于页岩气开采作业时,由于井底压力较高,可能发生井底气压冲开阀板的情况,导致阀板气密性不严再次使钻井液下渗。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页岩气分段压裂用防漏失阀,通过在阀座的上下表面分别安装有用于盖合作业通孔的翻转阀板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球阀孔径小、阀板仅能单面承压影响密封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页岩气分段压裂用防漏失阀,包括上接头、阀外套和下接头,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阀外套的上下两端,所述下接头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阀座,所述阀座的中间留设有作业通孔,所述阀座上安装有用于盖合作业通孔的翻转阀板组件,所述阀外套的内壁滑动安装有用于带动翻转阀板组件打开的开关套;所述翻转阀板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安装在阀座的上下两端,所述翻转阀板组件由盖合板、销轴和复位弹簧组成,所述盖合板通过销轴安装在阀座上,所述复位弹簧装设在销轴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合板与销轴的连接端设置有弯曲的翘起段,所述开关套滑动安装在翘起段的正上方并通过下压带动阀座上端的盖合板打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阀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与盖合板下边缘相匹配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阀外套的内壁开设有条状的滑槽,所述开关套滑动安装在滑槽内,所述阀外套的内壁上部开设有与滑槽底部相连通的压力平衡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与阀外套的连接处还设置有O型圈。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相比于球阀孔径更大,可使常规管柱自由通过;阀座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翻转阀板组件,通过销轴和复位弹簧的作用实现盖合板对作业通孔的密封作用,上下两层的设计使得密闭性更佳,同时阀座上方的翻转阀板组件仅能实现向上翻转作用,而阀座下方的翻转阀板组件仅能实现向下翻转的作用,通过上下两组翻转阀板组件的组合作用,可实现防漏失阀的双面承压,既能避免钻井液的下渗又能抵挡井底气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接头;2-阀外套;3-下接头;4-阀座;5-翻转阀板组件;6-开关套;7-O型圈;201-滑槽;202-压力平衡孔;401-作业通孔;402-凹槽;403-密封圈;501-盖合板;502-销轴;503-复位弹簧;504-翘起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页岩气分段压裂用防漏失阀,包括上接头1、阀外套2和下接头3,所述上接头1和下接头3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阀外套2的上下两端,同时,所述上接头1和下接头3与阀外套2的连接处还设置有O型圈7保证连接的紧闭性,所述下接头3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阀座4,所述阀座4的中间留设有作业通孔401,所述阀座4上安装有用于盖合作业通孔的翻转阀板组件5,所述阀外套2的内壁滑动安装有用于带动翻转阀板组件5打开的开关套6。本技术的特征之一在于,本技术直接在阀座4的中间留设作业通孔401,通过翻转阀板组件5盖合作业通孔4,相比于传统的球阀孔径更大,可供常规管柱自由通过。本技术的特征之二在于,所述翻转阀板组件5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安装在阀座4的上下两端,通过双面翻转阀板组件5的设置密封性更好且能实现防漏失阀的双面承压。具体地,所述翻转阀板组件5由盖合板501、销轴502和复位弹簧503组成,所述盖合板501通过销轴502安装在阀座4上,所述复位弹簧503装设在销轴502上。进一步地,所述盖合板501与销轴502的连接端设置有弯曲的翘起段504,所述开关套6滑动安装在翘起段504的正上方并通过下压带动阀座4上端的盖合板501打开。所述阀外套2的内壁开设有条状的滑槽201,所述开关套6滑动安装在滑槽201内,所述阀外套2的内壁上部开设有与滑槽201底部相连通的压力平衡孔202。所述阀座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与盖合板501下边缘相匹配的凹槽402,且所述凹槽402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圈403。上述翻转阀板组件的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页岩气分段压裂用防漏失阀,包括上接头(1)、阀外套(2)和下接头(3),所述上接头(1)和下接头(3)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阀外套(2)的上下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3)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阀座(4),所述阀座(4)的中间留设有作业通孔(401),所述阀座(4)上安装有用于盖合作业通孔(401)的翻转阀板组件(5),所述阀外套(2)的内壁滑动安装有用于带动翻转阀板组件(5)打开的开关套(6);/n所述翻转阀板组件(5)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安装在阀座(4)的上下两端,所述翻转阀板组件(5)由盖合板(501)、销轴(502)和复位弹簧(503)组成,所述盖合板(501)通过销轴(502)安装在阀座(4)上,所述复位弹簧(503)装设在销轴(50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页岩气分段压裂用防漏失阀,包括上接头(1)、阀外套(2)和下接头(3),所述上接头(1)和下接头(3)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阀外套(2)的上下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3)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阀座(4),所述阀座(4)的中间留设有作业通孔(401),所述阀座(4)上安装有用于盖合作业通孔(401)的翻转阀板组件(5),所述阀外套(2)的内壁滑动安装有用于带动翻转阀板组件(5)打开的开关套(6);
所述翻转阀板组件(5)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安装在阀座(4)的上下两端,所述翻转阀板组件(5)由盖合板(501)、销轴(502)和复位弹簧(503)组成,所述盖合板(501)通过销轴(502)安装在阀座(4)上,所述复位弹簧(503)装设在销轴(50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页岩气分段压裂用防漏失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合板(501)与销轴(50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晓波王先华李劲松初光勇伍春艳谢再波张友
申请(专利权)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