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本技术涉及生态护坡
,具体为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技术介绍
随着水利工程的大力发展,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结构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它不仅能够减少水土流失,还未城市规划提供更美观的生态环境。但现有的生态护坡在雨天中,设置在公路或河流两旁的护坡容易出现积水现象,积水在流淌时容易带动护坡上的绿植,土壤滑落,容易影响交通或流到河流中后还需要人工打捞。为此,我们提出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水利工程生态护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生态护坡,所述生态护坡的底部设置防护底板,所述防护底板内腔的左侧内壁设置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右端连接活动板块,所述活动板块靠近右端的内腔设置防护装置,所述活动板块顶部的右端设置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左端设置限位杆,所述生态护坡的右端设置与限位杆匹配的限位套筒,所述生态护坡的内腔设置蓄水槽,所述生态护坡的内腔均匀设置渗水管,且渗水管的底部连通蓄水槽,所述蓄水槽的左端内壁设置 ...
【技术保护点】
1.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生态护坡(1),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护坡(1)的底部设置防护底板(2),所述防护底板(2)内腔的左侧内壁设置电动推杆(3),所述电动推杆(3)的右端连接活动板块(4),所述活动板块(4)靠近右端的内腔设置防护装置(5),所述活动板块(4)顶部的右端设置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的左端设置限位杆(7),所述生态护坡(1)的右端设置与限位杆(7)匹配的限位套筒(8),所述生态护坡(1)的内腔设置蓄水槽(9),所述生态护坡(1)的内腔均匀设置渗水管(10),且渗水管(10)的底部连通蓄水槽(9),所述蓄水槽(9)的左端内壁设置隔板(11),所述生态护 ...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生态护坡(1),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护坡(1)的底部设置防护底板(2),所述防护底板(2)内腔的左侧内壁设置电动推杆(3),所述电动推杆(3)的右端连接活动板块(4),所述活动板块(4)靠近右端的内腔设置防护装置(5),所述活动板块(4)顶部的右端设置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的左端设置限位杆(7),所述生态护坡(1)的右端设置与限位杆(7)匹配的限位套筒(8),所述生态护坡(1)的内腔设置蓄水槽(9),所述生态护坡(1)的内腔均匀设置渗水管(10),且渗水管(10)的底部连通蓄水槽(9),所述蓄水槽(9)的左端内壁设置隔板(11),所述生态护坡(1)的左端设置出水口(12),且出水口(12)设置在隔板(11)的上方,所述蓄水槽(9)的顶部设置水位传感器(13),且水位传感器(13)通过导线电性输出连接电动推杆(3),导线的外壁设置外护套,外护套的外壁活动设置漂浮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5)包括固定设置在活动板块(4)内腔底部的中空管体(51),所述中空管体(51)的内腔活动设置顶杆(52),且顶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