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护坡绿化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76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41
一种河道护坡绿化带,包括位于河床两边的第一堤岸,所述第一堤岸顶部倾斜地设置有向上延伸第一堤坡,所述第一堤坡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堤岸平行的第二堤岸,所述第二堤岸顶部倾斜地设置有向上延伸第二堤坡,第二堤坡顶部设置有蓄水槽,第一堤岸与第二堤岸上均设置有石阶,第一堤坡与第二堤坡上铺设有土木布,土木布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种植槽,石阶的高度不大于种植槽的高度,种植槽彼此通过固定件固定,所述蓄水槽与第一堤岸之间还设置有台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种植槽便于分布实施、结构稳定且能稳定固定于斜坡上,此外通过设置的蓄水槽灌溉系统方便由上而下取水灌溉节省水资源,且通过堤岸上的石阶和台阶可对植物进行护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护坡绿化带
本技术属于绿化带
,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护坡绿化带。
技术介绍
护坡是指开挖边坡形成以后,利用植物根系对岩土体的锚固作用产生防护、加固边坡表层的效果,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地护坡、固坡手段,通常用在河流道路两侧,现有护坡手段是通过在护坡上设置种植槽,在种植槽内培育植物,但是现有的种植槽都是大面积布置,实施难度较大,且固定效果不佳,这样会导致植物分布参差不齐影响美观,且现有的种植槽一旦固定完成后,就很难对其内的植物进行护理,且在灌溉的时候需要从河内取水由下而上灌溉,极为不便,当遇到河内水位较低时,则更加不便,单独通过市政供水则易造成水源供给不足和水资源浪费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河道护坡绿化带,本技术的种植槽便于分布实施、结构稳定且能稳定固定于斜坡上,此外通过设置的蓄水槽灌溉系统方便由上而下取水灌溉节省水资源,且通过堤岸上的石阶和台阶可对植物进行护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河道护坡绿化带,包括位于河床两边的第一堤岸,所述第一堤岸顶部倾斜地设置有向上延伸第一堤坡,所述第一堤坡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堤岸平行的第二堤岸,所述第二堤岸顶部倾斜地设置有向上延伸第二堤坡,所述第二堤坡顶部设置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底部连接有埋设于地下的喷灌系统,所述第一堤岸与第二堤岸上均设置有石阶,所述第一堤坡与第二堤坡上铺设有土木布,所述土木布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种植槽,所述石阶的高度不大于种植槽的高度,所述种植槽彼此通过固定件固定,所述蓄水槽与第一堤岸之间还设置有台阶。优选地,所述种植槽为方形围框,所述方形围框内通过相互垂直的挡板围成若干种植单元,所述方形围框边缘设置有固定槽,相邻方形围框之间通过“T”形固定件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种植单元对应挡板上设置有通孔。优选地,所述固定槽包括水平固定槽和竖直固定槽,所述“T”形固定件包括与水平固定槽相适配的水平部和与竖直固定槽相适配的竖直部。优选地,所述竖直部的长度大于竖直固定槽的长度。优选地,所述种植槽为六边形围框。优选地,所述种植槽为种植筒,所述种植筒筒壁设置有凹槽,均匀分布的种植筒通过绑扎带固定。优选地,所述种植筒筒壁下方设置有环形分布的条形孔。优选地,所述喷灌系统包括与蓄水槽底部连通的第一水管、与第一水管远离蓄水槽一端连接的水泵、与水泵远离第一水管一端连接的第二水管、与第二水管相连通的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水管和均匀分布且垂直于第三水管的喷灌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第一堤坡与第二堤坡上铺设有土木布,可使在灌溉时,水沿着土木布均匀渗透,保证植被的均匀灌溉;(2)本技术的种植槽采用方形围框结构或筒状结构,在布置时可小面积逐一铺设,从而降低大面积整体铺设的难度,且通过方形围框上固定槽与“T”形固定件以及种植筒上凹槽与绑扎带的配合和完成种植槽的稳定固定;(3)植被的根部可穿过通孔或条形孔交织在一起,从而能保证种植槽固定的稳定性;(4)通过第一堤岸与第二堤岸上设置的石阶以及台阶的设置,护理人员可随时对植物进行护理,且石阶的高度不大于种植槽的高度,便于灌溉和下雨时,水流能从上向下流动,灌溉的同时,可将多余的水排到河内;(5)通过设置的蓄水槽灌溉系统方便由上而下取水灌溉,解决了传统由河内取水由下至上灌溉的不便,同时可将雨水收集用于灌溉,保证灌溉的同时,节省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灌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方形围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方形围框固定的俯视图;图5为“T”形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种植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种植筒绑扎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堤岸,2、第一堤坡,3、第二堤岸,4、第二堤坡,5、蓄水槽,51、第一水管,52、水泵,53、第二水管,54、第三水管,55、喷灌装置,6、石阶,7、台阶,8、方形围框,81、挡板,811、通孔,82、种植单元,83、固定槽,831、水平固定槽,832、竖直固定槽,9、“T”形固定件,91、水平部,92、竖直部,10、种植筒,101、凹槽,102、条形孔,11、绑扎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2、3、4和5所示,一种河道护坡绿化带,包括位于河床两边的第一堤岸1,所述第一堤岸1顶部倾斜地设置有向上延伸第一堤坡2,所述第一堤坡2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堤岸1平行的第二堤岸3,所述第二堤岸3顶部倾斜地设置有向上延伸第二堤坡4,所述第二堤坡4顶部设置有蓄水槽5,所述蓄水槽5底部连接有埋设于地下的喷灌系统,所述第一堤岸1与第二堤岸3上均设置有石阶6,所述第一堤坡2与第二堤坡4上铺设有土木布,所述土木布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种植槽,所述石阶6的高度不大于种植槽的高度,所述种植槽彼此通过固定件固定,所述蓄水槽5与第一堤岸1之间还设置有台阶7。本实施例中,所述种植槽为方形围框8,所述方形围框8内通过若干纵横设置的挡板81分隔成若干种植单元82,具体可采用5*5或6*6个种植单元82构成的方形围框8作为种植槽,所述方形围框8边缘设置有固定槽83,相邻方形围框8之间通过“T”形固定件9固定连接;所述种植单元82对应挡板81上设置有通孔811,植被的根部可穿过通孔811交织在一起,从而能保证种方形围框8固定的稳定性;所述固定槽83包括水平固定槽831和竖直固定槽832,所述“T”形固定件9包括与水平固定槽831相适配的水平部91和与竖直固定槽832相适配的竖直部92,固定时,水平部91和竖直部92分别镶嵌在相邻方形围框8的水平固定槽831和竖直固定槽832内,所述竖直部92的长度大于竖直固定槽832的长度,超出的部分用于插入地下,从而完成各方形围框8种植槽的固定;所述喷灌系统包括与蓄水槽5底部连通的第一水管51、与第一水管51远离蓄水槽5一端连接的水泵52、与水泵52远离第一水管51一端连接的第二水管53、与第二水管53相连通的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水管54和均匀分布且垂直于第三水管54的喷灌装置55,所述蓄水池5可用于雨水的收集,同时也与市政管道相通,保证水源供给的同时,节约水资源,所述水泵52采用型号为3210YA-24-80的水泵,喷灌装置55采用市面上常见的子弹头喷头,所述第三水管53及喷灌装置55在具体布置时需保证水喷洒区域覆盖所有植被,所述喷灌装置55通过管路与第三水管54连接安装时,其中管路穿过与喷灌装置55位置相对应的种植筒,喷灌装置55的安装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护坡绿化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河床两边的第一堤岸(1),所述第一堤岸(1)顶部倾斜地设置有向上延伸第一堤坡(2),所述第一堤坡(2)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堤岸(1)平行的第二堤岸(3),所述第二堤岸(3)顶部倾斜地设置有向上延伸第二堤坡(4),所述第二堤坡(4)顶部设置有蓄水槽(5),所述蓄水槽(5)底部连接有埋设于地下的喷灌系统,所述第一堤岸(1)与第二堤岸(3)上均设置有石阶(6),所述第一堤坡(2)与第二堤坡(4)上铺设有土木布,所述土木布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种植槽,所述石阶(6)的高度不大于种植槽的高度,所述种植槽彼此通过固定件固定,所述蓄水槽(5)与第一堤岸(1)之间还设置有台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护坡绿化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河床两边的第一堤岸(1),所述第一堤岸(1)顶部倾斜地设置有向上延伸第一堤坡(2),所述第一堤坡(2)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堤岸(1)平行的第二堤岸(3),所述第二堤岸(3)顶部倾斜地设置有向上延伸第二堤坡(4),所述第二堤坡(4)顶部设置有蓄水槽(5),所述蓄水槽(5)底部连接有埋设于地下的喷灌系统,所述第一堤岸(1)与第二堤岸(3)上均设置有石阶(6),所述第一堤坡(2)与第二堤坡(4)上铺设有土木布,所述土木布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种植槽,所述石阶(6)的高度不大于种植槽的高度,所述种植槽彼此通过固定件固定,所述蓄水槽(5)与第一堤岸(1)之间还设置有台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护坡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为方形围框(8),所述方形围框(8)内通过若干纵横设置的挡板(81)分隔成若干种植单元(82),所述方形围框(8)边缘设置有固定槽(83),相邻方形围框(8)之间通过“T”形固定件(9)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护坡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单元(82)对应挡板(81)上设置有通孔(8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护坡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丹张茂徐媛媛许家祺许文阁杨小利申新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城市园丁园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