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Si/C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267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性能Si/C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包括:将洁净的稻壳在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Si/C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Si/C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Si材料的比容量(理论容量3500mAh/g)远大于商用石墨负极材料的比容量(理论容量372mAh/g),而且Si在地壳中储量丰富,价格便宜,因此,普遍认为Si材料是最有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Si负极材料在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严重,在完全嵌锂的状态,Si的体积膨胀高达300%。严重的体积膨胀导致Si颗粒破碎,导致Si颗粒与导电剂或集流体分离,同时使固态电解质(SEI)膜不断生长,从而造成可逆容量迅速衰减;此外,纯Si材料的电子电导率很低,难以满足大电流充放电所必需的电子传导能力,造成大电流充放电容量衰减严重。研究表明,将纳米Si颗粒分散在可溶性有机化合物中,经烘干、惰性气氛热处理,可获得各种微观结构的Si/C复合材料;与纯Si材料相比,Si/C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然而,高分散性的纳米Si制备难度较大,且与C材料复合后微观形貌难以控制,如何实现C材料对高分散的纳米Si颗粒均匀包覆,仍然是Si/C负极材料制备的主要技术难题;此外,这种Si/C负极材料的制备过程复杂,效率低,成本较高。这些因素限制了Si/C负极材料的商业应用。近年来,探索采用新的Si源,以低成本、绿色环保的途径制备高性能的Si/C负极材料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稻谷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产量近2亿吨,由此年产稻壳约4000万吨。研究表明,稻壳的主要组分为粗纤维、木质素、多缩戊糖和灰分等,其中灰分占13~22wt%,而灰分中SiO2占97.3wt%;其中的Si组分均匀嵌镶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基质中。因此,稻壳是一种可再生的优质Si、C资源,是制备Si/C复合材料的理想前驱体。到目前为止,用稻壳资源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仅局限于提取稻壳中的Si组分,再将其与有机化合物复合,经惰性气氛热处理制得Si/C负极材料。中国科学院郭玉国研究员的课题组,将稻壳在空气气氛中充分燃烧,得到纯SiO2,采用高温(680℃)镁热还原法对得到的SiO2进行还原,用HCl酸除去镁热还原产物中的MgO和MgSi2,将得到的纯Si粉与聚苯胺等有机化合物分散在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制成稳定浆料,经静电喷雾及后续高温热处理,制得Si/C负极材料。显然,目前以稻壳为原料制备Si/C负极材料的方法,不仅浪费了稻壳中的优质C资源、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而且制备方法复杂,效率低,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性能Si/C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环境友好,适合大量制备。(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性能Si/C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稻壳除杂、清洗、烘干,将得到的洁净稻壳置于平卧管式炉中,在N2气氛中以5~10℃/min升温至850~950℃,再将N2切换成CO2,在CO2气氛中对稻壳进行恒温热处理,随后在N2气氛中自然降温至100℃以下,得到稻壳热处理产物;2)将上述稻壳热处理产物置于耐磨钢罐中,再加入NaCl和AlCl3组成的混合盐、Al粉或Mg粉、耐磨钢球,将罐盖拧紧、密封,开启罐盖上的进气阀和出气阀,向球磨罐中通入Ar气,用Ar气冲洗球磨罐以除去其中的空气和水汽,随后先后关闭出气阀和进气阀;3)将密封的耐磨钢罐用绝热棉紧密包裹,在球磨罐外壁和绝热棉之间插入测温计以监测罐体的温度,将耐磨钢罐固定于行星球磨机上,设定球磨工作条件,对耐磨钢罐中的反应体系实施球磨处理;4)将球磨产物取出,置于HCl酸中连续搅拌3~5h,随后离心分离,将得到的固态产物,用稀HF酸洗涤3~5min,再经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分离过程,并重复此过程3次,分离的产物在70~80℃真空干燥处理,得到黑色的Si/C负极材料。进一步的,步骤1)中,N2流量为100~200mL/min,CO2流量为200~600mL/min,恒温热处理的时间为1~3h。进一步的,步骤2)中,NaCl和AlCl3组成的混合盐中NaCl的摩尔百分比为37.3~43.2%,AlCl3的摩尔百分比为56.8~62.7%,Al粉或Mg粉为分析纯级,粒径100~300目,Al粉与稻壳热处理产物的质量比为1:3.5~4.0,或Mg粉与稻壳热处理产物的质量比为1:1.2~1.8。进一步的,步骤2)中,稻壳热处理产物和Al粉的总质量与NaCl和AlCl3混合盐的总质量比为1:2.8~3.5,或稻壳热处理产物和Mg粉的总质量与NaCl和AlCl3混合盐的总质量比为1:2.5~3.0。进一步的,步骤2)中,由NaCl和AlCl3组成的混合盐、稻壳热处理产物、Al粉或Mg粉组成的反应体系与耐磨钢球的质量比为1:10~15。进一步的,步骤3)中,耐磨钢罐体的温度为160~200℃,球磨机工作条件为:间歇式工作模式,转速为400~450rpm,总球磨时间为15~20h。进一步的,步骤4)中,HCl酸的浓度为8~15wt%,稀HF酸的浓度为5~10wt%。进一步的,制备Si/C负极材料所需的Si源和C源完全源于稻壳原料,不涉及其他形式的Si源和C源。(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性能Si/C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益效果如下:1、充分利用稻壳中的Si和C资源,制得微结构更理想的Si/C复合材料,其中的纳米Si颗粒均匀嵌镶在无定型C基体中,C基体同时充当了导电剂、纳米Si的包覆层和应力释放的弹性层;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Si/C材料具有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2、设计了低廉、高效的NaCl-AlCl3二元低熔点(109~157℃)熔盐,可以在低于AlCl3沸点(183℃)的温度获得熔融态,可有效避免因AlCl3挥发而造成AlCl3熔盐的用量增加,同时可避免了因AlCl3挥发而加剧工作设备的腐蚀和生产环境的污染。3、借助机械球磨物理活化与NaCl-AlCl3熔盐化学活化,提高低温铝热或镁热反应的还原能力,可高效还原C基质中的SiO2,使生成的纳米Si粒径不长大,并均匀分布在C基体中。4、只使用稻壳、NaCl和AlCl3、Mg或Al粉等较廉价原料,因此制备成本较低;允许使用粒径较粗的Mg或Al粉(100~300目)为还原剂,不仅简化制备工艺、降低了原料的成本,同时避免了Mg粉或Al粉原料在运输、储存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5、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无需复杂设备,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可直接用于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备的Si/C负极材料的X射线衍射(XRD)图谱。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备的Si/C负极材料的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图片。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备的Si/C负极材料在不同电流密度的恒流充放电曲线。图4: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Si/C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稻壳除杂、清洗、烘干,将得到的洁净稻壳置于平卧管式炉中,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Si/C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稻壳除杂、清洗、烘干,将得到的洁净稻壳置于平卧管式炉中,在N2气氛中以5~10℃/min升温至850~950℃,再将N2切换成CO2,在CO2气氛中对稻壳进行恒温热处理,随后在N2气氛中自然降温至100℃以下,得到稻壳热处理产物;
2)将上述稻壳热处理产物置于耐磨钢罐中,再加入NaCl和AlCl3组成的混合盐、Al粉或Mg粉、耐磨钢球,将罐盖拧紧、密封,开启罐盖上的进气阀和出气阀,向球磨罐中通入Ar气,用Ar气冲洗球磨罐以除去其中的空气和水汽,随后先后关闭出气阀和进气阀;
3)将密封的耐磨钢罐用绝热棉紧密包裹,在球磨罐外壁和绝热棉之间插入测温计以监测罐体的温度,将耐磨钢罐固定于行星球磨机上,设定球磨工作条件,对耐磨钢罐中的反应体系实施球磨处理;
4)将球磨产物取出,置于HCl酸中连续搅拌3~5h,随后离心分离,将得到的固态产物,用稀HF酸洗涤3~5min,再经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分离过程,并重复此过程3次,分离的产物在70~80℃真空干燥处理,得到黑色的Si/C负极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Si/C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N2流量为100~200mL/min,,CO2流量为200~600mL/min,恒温热处理的时间为1~3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Si/C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NaCl和AlCl3组成的混合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道来王珊珊张公平胡太顺赵一成檀杰郑翠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