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齿距偏差测量方法及其量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量具
,尤其涉及一种齿轮齿距偏差测量方法及其量具。
技术介绍
单个齿距偏差是指在分度圆上,实际齿距与公称齿距之差,齿距累积总偏差是指在分度圆上,任意两个同侧齿面间的实际弧长与公称弧长之差的最大绝对值,即最大齿距累积偏差与最小齿距累积偏差之代数差。在实际测量中,通常采用某一齿距作为基准齿距,测量其余的齿距对基准齿距的偏差。测量的工具有万能测齿仪和手持式齿距测量仪。手持式齿距测量仪仪器小巧,使用时以齿轮的齿顶圆为基准,通过两外侧量爪顶在齿顶圆上,调节固定量爪和活动量爪分别顶在相邻的两个齿的同侧齿廓,然后调节千分齿对零,即以此齿距为基准,退出并旋转齿轮,换另一个齿进行测量,重复以上步骤,测量出两齿距的差值。测量出的齿距值为微米级。这个方法的缺陷在于,操作时要保证固定量爪的位置不能改变,并且两个量爪同时接触,测量时的测量力全靠操作者凭经验感觉控制,存在每个齿的测量力不相同的情况,因此造成误差难以控制,影响测量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齿距偏差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将被测齿轮竖向旋转安装在转轴支架的上端,调整齿距测量机构的固定量爪、活动量爪的高度,使被测齿轮的被测基准齿牙位于固定量爪和活动量爪之间;/n(2)将测量力砝码通过挂绳吊装在被测齿轮的恒定力施加侧上,然后滑动齿距测量机构往被测齿轮靠近,使活动量爪的活动测头和固定量爪的固定测头抵近接触到被测基准齿牙的高中部位置;/n(3)将第二千分表的测量头抵近齿距测量机构,采集第二千分表的压缩量读数,从而获得齿距测量机构横向位置的横向基准量值;/n(4)调整第一千分表,使第一千分表的测量头压缩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总量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齿距偏差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被测齿轮竖向旋转安装在转轴支架的上端,调整齿距测量机构的固定量爪、活动量爪的高度,使被测齿轮的被测基准齿牙位于固定量爪和活动量爪之间;
(2)将测量力砝码通过挂绳吊装在被测齿轮的恒定力施加侧上,然后滑动齿距测量机构往被测齿轮靠近,使活动量爪的活动测头和固定量爪的固定测头抵近接触到被测基准齿牙的高中部位置;
(3)将第二千分表的测量头抵近齿距测量机构,采集第二千分表的压缩量读数,从而获得齿距测量机构横向位置的横向基准量值;
(4)调整第一千分表,使第一千分表的测量头压缩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总量程,并使第一千分表的测量头抵近活动量爪的活动测量端,采集第一千分表的压缩量读数,从而获得被测基准齿牙的基准齿距量值;
(5)滑动齿距测量机构,使其往远离被测齿轮的方向滑动,当活动量爪的活动测头和固定量爪的固定测头均离开被测基准齿牙的齿顶圆时,旋转被测齿轮一个齿的角度,使被测齿轮的被测第一齿牙位于固定量爪和活动量爪之间;然后滑动齿距测量机构往被测齿轮靠近,直至齿距测量机构抵近接触到第二千分表的测量头,并使第二千分表的压缩量读数与所述横向基准量值相一致;然后在被测齿轮的恒定力施加侧上通过挂绳吊装上测量力砝码,采集第一千分表的压缩量读数,从而获得被测第一齿牙的第一齿距量值;
(6)将所述第一齿距量值与所述基准齿距量值进行比对,获得被测第一齿牙与被测基准齿牙的齿距偏差值;
(7)重复步骤5至步骤6,测出被测齿轮各个齿的齿距偏差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齿距偏差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以下步骤:
调节测量支架的竖向高度,实现所述固定量爪的高度调整;
调节竖向调节机构的高度,实现所述活动量爪的高度调整,从而使所述被测齿轮的被测基准齿牙位于所述固定量爪和所述活动量爪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齿距偏差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竖向调节机构的高度包括以下步骤:
正向或反向旋转螺杆,缩小或扩大螺丝套与所述固定量爪之间的距离,从而缩小或扩大所述活动量爪与所述固定量爪之间的距离,使所述被测齿轮的被测基准齿牙位于所述固定量爪和所述活动量爪之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齿轮齿距偏差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还包括以下步骤:
正向或反向旋转摇把,使齿距测量机构往被测齿轮方向靠近滑动或远离滑动。
5.一种齿轮齿距偏差测量量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轴支架,用于安装被测齿轮,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