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减隔震隧道衬砌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气减隔震隧道衬砌结构技术,属于隧道工程抗减震
技术介绍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交通网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大量隧道不可避免的修建在高烈度地震区。一直以来,对地上结构的抗减震研究较多,也提出了许多适用于地上结构的减隔震措施,而对于诸如隧道一类的地下结构,其减震隔震技术研究较少,但隧道等地下结构一旦发生严重震害,不仅会对临近的地面建筑物造成危害,而且其本身修复困难而又代价昂贵。如何减小隧道结构的地震反应,确保隧道在震后不损坏或轻微损坏,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针对穿越强震区隧道进行的抗减震措施设计主要有刚性设计、柔性设计等,刚性设计主要通过提高衬砌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加强隧道的抗震性能,在地震作用下通过结构自身的刚度来抵抗周围土体的变形,但是衬砌结构和岩土体之间的刚度差异较大,在地震时由于刚度差异很容易产生地层大变形,进而导致地下结构破坏。这类刚性结构属于被动增强抗震能力,抗震效果差,且提高衬砌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会造成施工成本增加。隧道柔性抗减震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减隔震隧道衬砌结构,包括组合式玻璃钢衬砌管片(1)、管片连接件(10)、大变形止水带(4)、位移监测装置(2)和智能液压充气装置(3),其特征在于:组合式玻璃钢衬砌管片(1)由内层弧形玻璃钢板(5)、外层弧形玻璃钢板(8)、阻尼棒(13)和充气气囊(14)构成;内层弧形玻璃钢板(5)内凹面的四边预设螺栓耳(6),内层弧形玻璃钢板(5)的外凸面上沿中心线对称开设球形孔,同时球形孔呈方格型布置;外层弧形玻璃钢板(8)的四个侧面中心位置处预留开口朝外的卡槽(9),卡槽(9)分为A卡槽和B卡槽,A卡槽与B卡槽对称分布在外层弧形玻璃钢板相互平行的侧面上,外层弧形玻璃钢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减隔震隧道衬砌结构,包括组合式玻璃钢衬砌管片(1)、管片连接件(10)、大变形止水带(4)、位移监测装置(2)和智能液压充气装置(3),其特征在于:组合式玻璃钢衬砌管片(1)由内层弧形玻璃钢板(5)、外层弧形玻璃钢板(8)、阻尼棒(13)和充气气囊(14)构成;内层弧形玻璃钢板(5)内凹面的四边预设螺栓耳(6),内层弧形玻璃钢板(5)的外凸面上沿中心线对称开设球形孔,同时球形孔呈方格型布置;外层弧形玻璃钢板(8)的四个侧面中心位置处预留开口朝外的卡槽(9),卡槽(9)分为A卡槽和B卡槽,A卡槽与B卡槽对称分布在外层弧形玻璃钢板相互平行的侧面上,外层弧形玻璃钢板(8)的内凹面上沿中心线对称开设球形孔,同时球形孔呈方格型布置;阻尼棒(13)是端头带有球形活动铰支座的圆柱形阻尼器;充气气囊(14)是由合成橡胶制成的弧形体;外层弧形玻璃钢板(8)的内凹面上开设的球形孔和内层弧形玻璃钢板(5)的外凸面上开设的球形孔用阻尼棒(13)通过球形活动铰支座连接,并在沿环向分布的阻尼棒(13)之间夹设充气气囊(14)形成组合式玻璃钢衬砌管片(1);管片连接件(10)由高强度平头铆钉(11)、弹簧(12)和单向锁扣(21)构成,弹簧(12)的一端与平头铆钉(11)的铆头焊接,高强度平头铆钉(11)的末端沿直径方向在对称位置处安装单向锁扣(21);大变形止水带(4)是两翼带有钢边的条形橡胶止水带;位移监测装置(2)包括激光位移计(15)、电脑(16)和通讯线(17),激光位移计(15)通过通讯线(17)与隧道洞口控制室内放置的电脑(16)连接;智能液压充气装置(3)包括液压气泵(18)、智能开关(19)和充气气管(20),智能开关(19)安装在液压气泵(18)上,充气气管(20)连接在液压气泵(18)上,液压气泵(18)放置在隧道洞口的控制室内;管片连接件(10)的弹簧(12)所在端与外层弧形玻璃钢板(8)的A卡槽底部胶结,并使铆头卡在A卡槽中,组合式玻璃钢衬砌管片(1)首尾相连,其中相邻内层弧形玻璃钢板(5)通过预设的螺栓耳(6)用螺栓(7)连接,相邻外层弧形玻璃钢板(8)通过管片连接件(10)连接,大变形止水带(4)粘结在组合式玻璃钢衬砌管片(1)中相邻外层弧形玻璃钢板((8)连接缝的内外两侧,位移监测装置(2)的激光位移计(15)安装在组合式玻璃钢衬砌管片(1)上A卡槽的底部,智能液压充气装置(3)的液压气泵(18)通过充气气管(20)与组合式玻璃钢衬砌管片(1)中的充气气囊(14)连接,智能液压充气装置(3)的智能开关(19)与位移监测装置(2)的电脑(16)通过通讯线(17)连接,形成充气减隔震隧道衬砌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华,王斌,颉永斌,杨晓宇,师利君,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