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房屋框架单元及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229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房屋框架单元,包括包括角柱框架模块、上圈梁模块和下圈梁模块,所述角柱框架模块包括角柱连接结构和角柱,多个所述角柱与多个所述角柱连接结构中角柱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连接围成六面体框架结构;所述上圈梁模块和下圈梁模块均包括梁和梁连接件,多个所述梁与多个所述梁连接件的第一焊接连接部焊接围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上圈梁模块底部与所述角柱框架模块顶部连接,所述下圈梁模块顶部与所述角柱框架模块底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了一种模块化房屋,包括多个所述模块化房屋框架单元,所述多个所述模块化房屋框架单元之间拼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连接结构简单、易于组装,提高了组装效率的特点。

A modular house frame unit and 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房屋框架单元及房屋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块化房屋,特别是一种模块化房屋框架单元及房屋。
技术介绍
模块化房屋,是将房子的组成部分,分化成不同的功能模块,用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生产实现工厂制造,房屋可以随时随地在现场组装,而整个过程只花费数小时即可完成,模块化集成建筑彻底颠覆了传统房屋建造与不可循环的模式,可简约、可复古、可居住、可娱乐、可用于特殊用途。模块化房屋的框架由多个箱式框架单元拼接而成,单个箱式框架单元通常包括角柱、承接顶板的上圈梁和承接底板的下圈梁,目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模块化房屋,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9680803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房屋框架”,又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6941822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房屋单元及房屋”,但是都存在连接组装不方便,组装费时,效率低下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连接结构简单、易于组装,提高组装效率的模块化房屋框架单元及房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模块化房屋框架单元,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包括角柱框架模块、上圈梁模块和下圈梁模块;所述角柱框架模块包括角柱连接结构和角柱。所述角柱连接结构包括角柱连接件,所述角柱连接件包括端部连接且相互垂直的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远离连接处的一端连接有垂直向内延伸的第一连接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个共有侧面构成两个连接侧面。所述角柱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第一个所述角柱连接件的一个安装板与第二个所述角柱连接件的一个连接侧面连接,且第一个所述角柱连接件的另一个安装板与第二个所述角柱连接件的一个安装板齐平并构成安装面,第一个所述角柱连接件的一个连接侧面与第二个所述角柱连接件的另一个安装板齐平;多个所述角柱与多个所述角柱连接结构中角柱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连接围成六面体框架结构。所述上圈梁模块和所述下圈梁模块均包括梁和梁连接件,所述梁连接件包括连接本体,所述连接本体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连接有支撑件。在所述连接本体的第一侧面,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构成第一焊接连接部,在所述连接本体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构成另一个第一焊接连接部,多个所述梁与多个所述梁连接件的第一焊接连接部焊接围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上圈梁模块底部与所述角柱框架模块顶部连接,所述下圈梁模块顶部与所述角柱框架模块底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角柱连接件中,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所围成结构的内侧连接有加强板。进一步地,在所述加强板的至少一侧,所述安装板设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设有多个螺栓孔;在所述加强板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设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设有多个螺栓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房屋框架单元,包括角柱框架模块、上圈梁模块和下圈梁模块;所述角柱框架模块包括角柱连接结构和角柱,将。所述角柱连接结构包括角柱连接件,所述角柱连接件包括端部连接且相互垂直的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两个共有侧面均连接有向两个安装板垂角内侧延伸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个延伸侧边与一个安装板远离垂角的一端构成一个第二焊接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个延伸侧边与另一安装板远离垂角的一端构成另一个第二焊接连接部。所述角柱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第一个所述角柱连接件的一个安装板与第二个所述角柱连接件的一个第一连接板连接,且第一个所述角柱连接件的另一个安装板与第二个所述角柱连接件的一个安装板齐平并构成安装面,第一个所述角柱连接件的一个第一连接板与第二个所述角柱连接件的另一个安装板齐平;多个所述角柱与多个所述角柱连接结构中角柱连接件的第二焊接连接部焊接围成六面体框架结构。所述上圈梁模块和所述下圈梁模块均包括梁和梁连接件,所述梁连接件包括连接本体,所述连接本体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连接有支撑件。在所述连接本体的第一侧面,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构成第一焊接连接部,在所述连接本体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构成另一个第一焊接连接部,多个所述梁与多个所述梁连接件的第一焊接连接部焊接围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上圈梁模块底部与所述角柱框架模块顶部连接,所述下圈梁模块顶部与所述角柱框架模块底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均设有多个螺栓孔。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两种优选方案中,所述上圈梁模块的梁连接件与所述角柱框架模块顶部的角柱连接结构的安装面连接,所述下圈梁模块的梁连接件与所述角柱框架模块底部的角柱连接结构的安装面连接。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两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撑件包括端部连接且相互垂直的两个支撑板,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侧面平行,另一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二侧面平行,且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垂角内侧。进一步地,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板在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垂角外侧设有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设有多个螺栓孔。进一步地,作为另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本体平行于第一侧面的第三侧面齐平,另一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本体平行于第二侧面的第四侧面齐平;所述第二连接板设有多个螺栓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房屋,包括上述的模块化房屋框架单元,多个所述模块化房屋框架单元之间拼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上圈梁模块和下圈梁模块通过多个梁连接件和梁围成,角柱框架模块通过多个角柱和多个角柱连接结构围成,使得房屋框架单元模块化;使用时,在上述第一种技术方案中,通过两个第一连接板对角柱连接;在上述第二种技术方案中,通过两个第二焊接连接部对角柱连接,一个角柱连接件可实现两个方向上的角柱连接,两个角柱连接件连接组成角柱连接结构,可对转角处三个方向的角柱进行连接;梁连接件的两个第一焊接连接部对梁进行连接,可见,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连接时只需将对应部位对齐即可,组装方便快捷,提高了组装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模块化房屋框架单元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角柱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角柱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实施例一中角柱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实施例一中梁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实施例一中梁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实施例二中角柱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二中角柱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三中梁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是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模块化房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房屋框架单元,其特征在于:/n包括角柱框架模块(1)、上圈梁模块(2)和下圈梁模块(3);/n所述角柱框架模块(1)包括角柱连接结构(1a)和角柱(4);/n所述角柱连接结构(1a)包括角柱连接件(10),所述角柱连接件(10)包括端部连接且相互垂直的两个安装板(11),两个所述安装板(11)远离连接处的一端连接有垂直向内延伸的第一连接板(12),所述安装板(11)和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两个共有侧面构成两个连接侧面(13);/n所述角柱连接件(10)的数量为两个,第一个所述角柱连接件(10)的一个安装板(11)与第二个所述角柱连接件(10)的一个连接侧面(13)连接,且第一个所述角柱连接件(10)的另一个安装板(11)与第二个所述角柱连接件(10)的一个安装板(11)齐平并构成安装面,第一个所述角柱连接件(10)的一个连接侧面(13)与第二个所述角柱连接件(10)的另一个安装板(11)齐平;多个所述角柱(4)与多个所述角柱连接结构(1a)中角柱连接件(10)的第一连接板(12)连接围成六面体框架结构;/n所述上圈梁模块(2)和所述下圈梁模块(3)均包括梁(5)和梁连接件(2a),所述梁连接件(2a)包括连接本体,所述连接本体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连接板(21),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21)之间连接有支撑件(22);/n在所述连接本体的第一侧面,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21)构成第一焊接连接部(23),在所述连接本体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21)构成另一个第一焊接连接部(23),多个所述梁(5)与多个所述梁连接件(2a)的第一焊接连接部(23)焊接围成矩形框架结构;/n所述上圈梁模块(2)底部与所述角柱框架模块(1)顶部连接,所述下圈梁模块(3)顶部与所述角柱框架模块(1)底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房屋框架单元,其特征在于:
包括角柱框架模块(1)、上圈梁模块(2)和下圈梁模块(3);
所述角柱框架模块(1)包括角柱连接结构(1a)和角柱(4);
所述角柱连接结构(1a)包括角柱连接件(10),所述角柱连接件(10)包括端部连接且相互垂直的两个安装板(11),两个所述安装板(11)远离连接处的一端连接有垂直向内延伸的第一连接板(12),所述安装板(11)和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两个共有侧面构成两个连接侧面(13);
所述角柱连接件(10)的数量为两个,第一个所述角柱连接件(10)的一个安装板(11)与第二个所述角柱连接件(10)的一个连接侧面(13)连接,且第一个所述角柱连接件(10)的另一个安装板(11)与第二个所述角柱连接件(10)的一个安装板(11)齐平并构成安装面,第一个所述角柱连接件(10)的一个连接侧面(13)与第二个所述角柱连接件(10)的另一个安装板(11)齐平;多个所述角柱(4)与多个所述角柱连接结构(1a)中角柱连接件(10)的第一连接板(12)连接围成六面体框架结构;
所述上圈梁模块(2)和所述下圈梁模块(3)均包括梁(5)和梁连接件(2a),所述梁连接件(2a)包括连接本体,所述连接本体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连接板(21),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21)之间连接有支撑件(22);
在所述连接本体的第一侧面,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21)构成第一焊接连接部(23),在所述连接本体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21)构成另一个第一焊接连接部(23),多个所述梁(5)与多个所述梁连接件(2a)的第一焊接连接部(23)焊接围成矩形框架结构;
所述上圈梁模块(2)底部与所述角柱框架模块(1)顶部连接,所述下圈梁模块(3)顶部与所述角柱框架模块(1)底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房屋框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柱连接件(10)中,所述安装板(11)和所述第一连接板(12)所围成结构的内侧连接有加强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房屋框架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强板(14)的至少一侧,所述安装板(11)设有第一延伸部(111),所述第一延伸部(111)设有多个螺栓孔;
在所述加强板(14)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12)设有第二延伸部(121),所述第二延伸部(121)设有多个螺栓孔。


4.一种模块化房屋框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角柱框架模块(1)、上圈梁模块(2)和下圈梁模块(3);
所述角柱框架模块(1)包括角柱连接结构(1a)和角柱(4);
所述角柱连接结构(1a)包括角柱连接件(10),所述角柱连接件(10)包括端部连接且相互垂直的两个安装板(11),两个所述安装板(11)的两个共有侧面均连接有向两个安装板(11)垂角内侧延伸的第一连接板(12);
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一个延伸侧边与一个安装板(11)远离垂角的一端构成一个第二焊接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宇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浩石模块化房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