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插入式共享盒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4157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8 17:11
插入式共享盒子,涉及建筑领域,包括盒子单体、钢结构框架、交通构件和附属设施;所述盒子单体插入钢结构框架中,所述交通构件固定于钢结构框架上,所述附属设施固定于钢结构框架的顶部或底部,所述钢结构框架以螺栓连接的方式在三维空间进行框架数量的增减。为装配式生产,可实现从设计到施工的多线程作业,大大缩短项目周期,同时可随时拆卸、分解、运输,具有较高的可持续性,可根据需求随时更换承载不同功能的盒子。盒子单体采用标准集装箱,可利用集装箱规整协调、高度模块化的特点,可方便快捷地进行组装和拆卸,同时可以整体移动运输,满足了通用标准化、环保节能化、快捷高效化的需求。

Plug in shared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入式共享盒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插入式共享盒子。
技术介绍
中国城市的公共空间一般是按服务半径来进行规划的,以这种方式形成的公共空间就较为粗放,功能单一且资源分配不均,服务系统末端小尺度空间不足,同时诸如广场等公共空间因体量太大而缺乏对市民真实需求的考虑,且市民对这类公共空间的话语权较少,导致公共利益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插入式共享盒子,在公共服务系统末端增加一些小尺度的功能空间来进行功能补足,打破中心化的模式,在空间上零散分布,对于一些像郊区新建的小区等地区,短期内配套跟不上,本专利技术可以作为临时过渡的服务设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插入式共享盒子,包括盒子单体、钢结构框架、交通构件和附属设施;所述盒子单体插入钢结构框架中,所述交通构件固定于钢结构框架上,所述附属设施固定于钢结构框架的顶部或底部。所述钢结构框架以螺栓连接的方式在三维空间进行框架数量的增减。所述盒子单体在钢结构框架内具有一预留空间,且相邻的盒子单体之间交错排列。所述盒子单体设有开放式门板;位于第一层的盒子单体,其开放式门板朝向预留空间设置或者设于预留空间的反方向;位于第二层及以上的盒子单体,其开放式门板朝向预留空间设置;所述开放式门板通过两个可伸缩支撑杆与盒子单体的两个侧板连接,以使开放式门板向上打开。所述交通构件包括预制钢架楼梯和钢制连廊;所述预制钢架楼梯和钢制连廊固定连接,且预制钢架楼梯通过梁柱承重体系支撑地面;所述钢制连廊以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于钢结构框架上,且钢制连廊与预留空间相通。所述附属设施包括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光伏板、水循环处理系统、太阳能热水器和污水处理系统,附属设施均以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钢结构框架的顶部或底部。所述盒子单体以10英尺标准集装箱作为其载体。所述盒子单体包括围护系统和外推式窗户;所述围护系统包括外围护板、中层保温结构和内部墙面,所述外围护板采用彩钢夹芯板,中层保温结构采用防火岩棉,内部墙面采用竹木纤维集成墙面;所述外推式窗户采用双层中空玻璃和断桥铝窗框。所述盒子单体包括灯光系统和空调系统;灯光系统采用日光灯,同时配备开关和插座,电灯线预埋在顶板内,插座线预埋在端板内;空调采用挂式空调。所述盒子单体的地面采用PVC石塑地板。所述盒子单体安装有智能共享系统,所述智能共享系统将盒子单体的位置、使用频率、报修信息等及时反馈到管理中心以便对盒子单体及时地进行增减挪移的调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空间功能进行精细化梳理,点对点地置入承载不同功能的共享盒子,根据不同地方的需求将共享盒子进行功能重组,变大体量单一开发为小尺度多元复合的微空间系统开发,各个盒子之间互相关联补充,有利于人们多时段的高效选择,减少时空限制。2、本专利技术为装配式生产,可实现从设计到施工的多线程作业,大大缩短项目周期,同时可随时拆卸、分解、运输,具有较高的可持续性。3、本专利技术的每个部件都在工厂预制生产,可以使施工更为精细化,投入更低;同时以钢结构为主要材料,材料可回收利用,无论从运输还是建造上都更为低碳环保。4、本专利技术由于高度模数化,使得所有的盒子单体都可以嵌入到同一个结构框架中,保证在整个区域范围内灵活调整,随意组合。在城市中结合反馈机制可对不同功能的盒子单体进行增减挪移的调整,把使用率较低的盒子单体整体移动到更需要的地方,直接插入这个地方的钢结构框架中,实现盒子单体的高效灵活配置。5、由于每个模块单元(包括钢结构框架、盒子单体和交通构件等模块单元)独立承载不同的使用功能,不同功能的模块单元自身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和可重复使用性,通过模块单元的重复和组合形成建筑整体;同时,每个模块单元之间相互独立,一个模块单元的增加或者减少不会对其他模块单元的嵌入产生影响,达到灵活的功能重组和调整的目的。6、钢结构框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横向和竖向上进行框架数量的增减,解决因产生新的需求而不断增加的功能盒子单体,具有很强的商业延展性。7、本专利技术可最大限度利用边角空间,降低空间成本,使土地增值活化。8、对于短期内配套跟不上如郊区的新小区等地区,本专利技术可以作为临时过渡的服务设施。9、本专利技术尺度宜人,更具人性化,可更好地满足市民使用需求,扩大社交,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对于城市、社区,能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多方共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盒子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盒子单体吊装施工嵌入钢结构框架的示意图;图4为共享休闲盒子示意图;图5为共享居住盒子示意图;图6为便民服务盒子示意图;图7为共享聚会盒子示意图;图8为共享餐厅盒子示意图;图9为儿童娱乐盒子示意图;图10为共享存储盒子示意图;图11为共享图书盒子示意图;图12为共享办公盒子示意图。附图标记:盒子单体1,钢结构框架2,预制钢架楼梯3,钢制连廊4,风力发电装置5,太阳能光伏板6,水循环处理系统7,太阳能热水器8,污水处理系统9,地面10,围护系统11,外推式窗户12,可伸缩支撑杆13,日光灯14,空调挂机15,空调机箱1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盒子单体1、钢结构框架2、交通构件和附属设施;所述盒子单体1插入钢结构框架2中并进行加固处理,实现即插即用,所述钢结构框架2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通过横向和竖向上的预留端口以螺栓连接的方式在三维空间进行框架数量的增减,进而灵活增减盒子单体1的数量;所述盒子单体1在钢结构框架2内具有一预留空间,且相邻的盒子单体1之间交错排列;盒子单体1设有开放式门板;位于第一层的盒子单体1,其开放式门板朝向预留空间设置或者设于预留空间的反方向;位于第二层及以上的盒子单体1,其开放式门板朝向预留空间设置;所述交通构件包括预制钢架楼梯3和钢制连廊4;所述预制钢架楼梯3和钢制连廊4固定连接,且预制钢架楼梯3通过梁柱承重体系支撑地面;所述钢制连廊4以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于钢结构框架2上,且钢制连廊4与预留空间相通;所述附属设施固定于钢结构框架2的顶部或底部;所述附属设施包括风力发电装置5、太阳能光伏板6、水循环处理系统7、太阳能热水器8和污水处理系统9,附属设施均以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钢结构框架2的顶部或底部。通过风力发电装置5和太阳能光伏板6可供室内用电,太阳能热水器8可供暖、供水,室内淋浴、生活用水的排放由污水处理系统9进行净化,以便再次利用。所述盒子单体1以10英尺标准集装箱作为其载体。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盒子单体1包括围护系统11、外推式窗户12、开放式门板、灯光系统和空调系统;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插入式共享盒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盒子单体、钢结构框架、交通构件和附属设施;所述盒子单体插入钢结构框架中,所述交通构件固定于钢结构框架上,所述附属设施固定于钢结构框架的顶部或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插入式共享盒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盒子单体、钢结构框架、交通构件和附属设施;所述盒子单体插入钢结构框架中,所述交通构件固定于钢结构框架上,所述附属设施固定于钢结构框架的顶部或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式共享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框架以螺栓连接的方式在三维空间进行框架数量的增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式共享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子单体在钢结构框架内具有一预留空间,且相邻的盒子单体之间交错排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入式共享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子单体设有开放式门板;位于第一层的盒子单体,其开放式门板朝向预留空间设置或者设于预留空间的反方向;位于第二层及以上的盒子单体,其开放式门板朝向预留空间设置;所述开放式门板通过两个可伸缩支撑杆与盒子单体的两个侧板连接,以使开放式门板向上打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入式共享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构件包括预制钢架楼梯和钢制连廊;所述预制钢架楼梯和钢制连廊固定连接,且预制钢架楼梯通过梁柱承重体系支撑地面;所述钢制连廊以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于钢结构框架上,且钢制连廊与预留空间相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新焦晓倩叶征冰石峰丁祥明梁婷越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