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量子点与纳米片互联的组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荧光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量子点与纳米片互联的组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新兴的纳米发光材料,量子点主要以“量子点膜”的形式应用于显示和照明领域。然而,“量子点膜”存在制造成本高,消耗量子点多,量子点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因此,搭载传统蓝光LED封装工艺的“量子点片上封装”由于具备制造成本低,消耗量子点少,量子点利用率高等优势,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量子点片上封装”即将量子点或者含有量子点的复合材料混合于LED封装材料(如硅胶)中,然后直接在LED芯片上进行点胶、固化,延续传统的“LED+荧光粉”封装工艺。但是,量子点在LED片上封装中,由于光致激发会导致量子点自身产热,同时LED封装材料一般为低热导材料,因此造成量子点的热量积累,从而导致量子点的热淬灭,制约了量子点在片上封装的使用。现有的提高量子点自身散热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LED封装材料中加入高导热填料(如氮化硼等)增大封装材料整体的热导率。但是此种情况下,量子点无法直接将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量子点与纳米片互联的组装复合材料,其特征为所述的材料包括量子点和纳米片,量子点的表面附着第一有机功能配体;纳米片的表面附着第二有机功能配体;量子点通过两种有机功能配体的聚合作用,附着在纳米片上下表面,形成量子点与纳米片互联的组装复合结构;/n其中,所述的第一与第二表面功能配体为相同或不同,为单种或2~3种结合的聚合物单体或者低聚物;组装复合结构为单层或层叠(2~500层)结构;单层纳米片厚度为2~60纳米,量子点的粒径为2~30纳米;形成的复合结构为上下表面附着有量子点的单层纳米片组装结构,以及以上述单层纳米片组装结构为单元的多层纳米片层叠组装结构;此复合结构的整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量子点与纳米片互联的组装复合材料,其特征为所述的材料包括量子点和纳米片,量子点的表面附着第一有机功能配体;纳米片的表面附着第二有机功能配体;量子点通过两种有机功能配体的聚合作用,附着在纳米片上下表面,形成量子点与纳米片互联的组装复合结构;
其中,所述的第一与第二表面功能配体为相同或不同,为单种或2~3种结合的聚合物单体或者低聚物;组装复合结构为单层或层叠(2~500层)结构;单层纳米片厚度为2~60纳米,量子点的粒径为2~30纳米;形成的复合结构为上下表面附着有量子点的单层纳米片组装结构,以及以上述单层纳米片组装结构为单元的多层纳米片层叠组装结构;此复合结构的整体粒径为5~50微米,厚度为10纳米~10微米;量子点表面附着的第一有机功能配体的厚度为0.1~10纳米;纳米片的表面附着第二有机功能配体的厚度为0.1~10纳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与纳米片互联的组装复合材料,其特征为所述的量子点为简单结构、核壳结构或异质结构,所述的简单结构为核结构纳米晶,所述的核壳结构为简单结构基础上增加壳层结构的核壳纳米晶;所述的异质结构为,基于上述简单结构和核壳结构的纳米晶,并进一步增加掺杂元素或者包覆结构所形成的异质结构复合物;量子点的整体粒径为2~30纳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与纳米片互联的组装复合材料,其特征为所述的核结构纳米晶,由单种或两种或三种金属元素,结合单种或两种或三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粒径为1~10纳米;
所述的核壳纳米晶体中,核是上述核结构纳米晶;壳由单种或两种或三种金属元素,结合单种或两种或三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粒径为2~30纳米;
所述的异质结构复合物中,纳米晶体包含上述核结构或核壳结构纳米晶体;掺杂元素包含Si,Al,Zn,O,P和S中的一种或多种;包覆结构物质包含SiO2,Al2O3,ZnO和ZnS中的一种或多种;粒径为3~30纳米;
所述的核结构纳米晶的构成材料均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类;摩尔比金属:非金属=1:1;所述的非金属元素具体为S,Se,Te,As,O,P,Cl,Br和I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金属元素具体为Cd,Zn,Pb,Ga,In,Cu和Cs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核壳结构纳米晶的构成材料均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类;摩尔比金属:非金属=1:1;所述的非金属元素具体为S,Se,Te,As,O,P,Cl,Br和I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金属元素具体为Cd,Zn,Pb,Ga,In,Cu和Cs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与纳米片互联的组装复合材料,其特征为所述的纳米片构成材料为氮化硼,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锌或硫化锌,其粒径为0.05~100微米,纳米片厚度为2~60纳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与纳米片互联的组装复合材料,其特征为所述的量子点的核材料具体为CdSe、CdS、CdTe、ZnSe、ZnTe、ZnS、ZnSeS、ZnSeTe、ZnSTe、CdZnS、CdSeS、CdSeTe、CdSTe、PbS、PbSeS、GaP、GaAs、InP、CuInS2、CuInSe2、CdZnSeS、CdZnSeTe、CdZnSTe、CuInSSe或CsPbX3(X=Cl,Br,I);其壳材料具体为CdS、ZnO、ZnS、ZnSe、ZnTe、GaP、ZnSeS、ZnSeTe、ZnSTe、CdZnS、CdZnSeS和CdZnSTe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与纳米片互联的组装复合材料,其特征为所述的第一与第二表面功能配体具体为硅酸甲酯、硅酸乙酯、硅酸丙脂、硅酸叔丁酯、3-(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杨杨,徐庶,耿翀,张璐璐,杨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