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新型控藻剂的立体生物孵化床及其孵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2084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新型控藻剂的立体生物孵化床,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初级混合池,溢流槽,过滤舱,生物孵化舱,开关舱,电池舱,取水潜水泵,喷洒潜水泵,前浮体舱,后浮体舱。前浮体舱与后浮体舱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取水潜水泵进水口设置在前浮体舱旁边,与前浮体舱通过螺栓相连,取水潜水泵出水口设置在初级混合池底部;喷洒潜水泵出水口固定在后浮体舱旁边,与取水潜水泵的进水口方向相反。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设备维护的时间,提高了微生物的生存率。

A three-dimensional biological incubator using a new algal control agent and its incub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新型控藻剂的立体生物孵化床及其孵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使用新型控藻剂的立体生物孵化床及其孵化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在进行自然水体保护时,尤其是湖泊治理时,通常要放入活化微生物。微生物投入使用前需要经过一定周期驯化,完成后再运到现场喷洒使用。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会有很多微生物死亡,而且运输过程成本较高。另外一种常见的方法是直接在准备使用的水体中用生物孵化床进行孵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驯化过程使用的水源来自污染水体,极易引起生物孵化床内水华爆发,严重破坏了生物孵化床内的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藻细胞释放的毒素会对生物孵化床内微生物构成威胁。目前主要是在生物孵化床中投放三氯化铁或者聚合氯化铝,这两类无机絮凝剂在水中可水解成带电正性的胶体,可中和藻类表面电荷并得到较高的藻类去除率。但是,这两类无机絮凝剂与藻类细胞所形成的絮体体积较大,结构疏松,沉降性能差,且易在水力冲击等外力作用下破碎,因而沉淀效果差且不稳定,影响生物孵化床的效率。因此需要新型的控藻剂和新型的生物孵化床提高生物孵化床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新型控藻剂的立体生物孵化床及其孵化方法。一种使用新型控藻剂的立体生物孵化床,包括:初级混合池,溢流槽,过滤舱,生物孵化舱,开关舱,电池舱,取水潜水泵,喷洒潜水泵,前浮体舱,后浮体舱;前浮体舱与后浮体舱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取水潜水泵进水口设置在前浮体舱旁边,与前浮体舱通过螺栓相连,取水潜水泵出水口设置在初级混合池底部;喷洒潜水泵出水口固定在后浮体舱旁边,与取水潜水泵的进水口方向相反。这样水体总的流道顺序是,从取水潜水泵进水口进入本装置,通过取水潜水泵然后通过取水潜水泵出水口,进入初级混合池,经初级混合池与控藻剂混合,流经低矮溢流墙,进入溢流槽,部分大块沉淀物被留在初级混合池内。进入溢流槽的混合水体在溢流槽内与控藻剂相互混合,经由过滤网架,和过滤袋的过滤,最终到达生物孵化舱中;初级混合池与取水潜水泵出水口间设置双层金属网,间距4mm,孔径1mm,金属网上铺设新型控藻剂;初级混合池与溢流槽之间设一低矮溢流墙,溢流槽中间为折线堰,折线角度为60度,总折线长度为溢流槽边长的2倍;溢流槽下接过滤舱,所述的过滤舱中安装三层过滤网架;每层网架为金属网结构,每层金属网上放置装有控藻剂的过滤袋,每层金属网下安装过滤膜;所述的过滤袋优选无纺布过滤袋,过滤袋中放置新型控藻剂,且三层网架上过滤袋中的控藻剂粒径自上而下分别为3cm、1cm和5mm;所述的过滤膜为土工膜。过滤舱下层设置生物孵化舱,过滤舱固定在生物孵化舱上部,比生物孵化舱高10cm。所述的过滤舱左右两侧设置有开关舱,所述开关舱与过滤舱通过螺栓相互连接;取水潜水泵设置在取水潜水泵进水口和取水潜水泵出水口中间,单台潜水泵功率为25w,进出水管管径10cm。所述的前浮体舱上部设置电池舱,所述的电池舱内安装蓄电池。所述的新型控藻剂由以下按成分质量份数组成:高岭土67.3~84.5份;聚合氯化铝7.5~14.8份;三氯化铁6.4~12.7份;所述高岭土为改性的高岭土。所述的新型控藻剂投入到需处理水体中的投加量为0.15-0.35g/L。所述的孵化舱内放置微生物原料。外部水体通过取水潜水泵进水口抽入初级混合池,水体从下部向上部溢出并推动初级混合池中的新型控藻剂,在初级混合池中污染水体与新型控藻剂混合,混合后的水体通过低矮溢流墙流经溢流槽,水体翻过溢流槽的折线堰,淌入置于溢流槽下方的过滤舱中,在过滤舱中继续与三层金属网上各层过滤袋中的新型控藻剂作用,作用产生的沉淀被过滤网架的各层过滤膜过滤;无藻水流入底部的孵化舱中,作为微生物培养用水。微生物孵化舱下部设置喷洒潜水泵,在微生物培养时间达到后将混有微生物的水体排入水中,喷洒潜水泵出水口与取水潜水泵的进水口方向相反。在整个过程中由于取水潜水泵和喷洒潜水泵的动力作用,整个生物孵化床会在水中缓慢移动。开关舱5内设置有单片机控制电路;本专利技术孵化床的孵化方法步骤为:1)首先将不同粒径的控藻剂灌装在过滤袋中,将过滤袋铺在过滤舱的过滤网架上;将控藻剂铺设在初级混合池的金属网上;安装前浮体舱和后浮体舱;2)将需要孵化的微生物亲本放置在微生物孵化舱中,将立体生物孵化床放置在准备放置微生物的水体中;3)生物孵化舱依以下时间顺序运行,a取水潜水泵运行15分钟后,停止;b水体通过初级混合池,溢流槽,过滤舱进入生物孵化舱;上述水体经检测分析,含有藻类絮凝体的粒径范围为0.01~0.7mm,中值粒径为0.25mm;c微生物与上述水体充分混合,测算细菌孵化量,发现在缺氧环境下,微生物量在2小时内达到预置量的128倍;d喷洒潜水泵在取水潜水泵停机后2小时起动,将微生物孵化舱中的水体喷洒到净化水体中。4)重复上述过程。工作人员只需要定期清理过滤袋、过滤膜和补充微生物就可完成工作。清理出来的过滤袋通过再处理,其中的新型控藻剂可以循环利用。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1)降低了设备维护的时间,提高了微生物的生存率。(2)本专利技术结构简洁,操作方便,可以平稳地漂浮在水面不会造成倾斜,利用微生物在在自然水体中进行环境驯化,具有较高的成活率。(3)本专利技术中形成的藻类絮凝体,能够使得微生物附着在上面获得藻类作为营养,其粒径组合和粒径范围能够使得水体中的溶解氧达到微生物繁殖的较优水平,因此单位时间的微生物产量超出普通的微生物孵化床。说明书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A-A截面剖视图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左视图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右视图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使用新型控藻剂的立体生物孵化床,包括:初级混合池1,溢流槽2,过滤舱3,生物孵化舱4,开关舱5,电池舱6,取水潜水泵7,喷洒潜水泵8,前浮体舱9,后浮体舱10,前浮体舱9与后浮体舱10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取水潜水泵进水口72设置在前浮体舱9旁边,与前浮体舱9通过螺栓相连,取水潜水泵出水口71设置在初级混合池1底部;喷洒潜水泵出水口81固定在后浮体舱10旁边,与取水潜水泵7的进水口72方向相反。这样水体总的流道顺序是,从取水潜水泵进水口72进入本装置,通过取水潜水泵7然后通过取水潜水泵出水口71,进入初级混合池1,经初级混合池1与控藻剂混合,流经低矮溢流墙21,进入溢流槽2,部分大块沉淀物被留在初级混合池1内。进入溢流槽2的混合水体在溢流槽2内与控藻剂相互混合,经由过滤网架31,和过滤袋32的过滤,最终到达生物孵化舱4中;初级混合池1与潜水泵出水口71间设置双层金属网11,间距4mm,孔径1mm,金属网上铺设新型控藻剂;初级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新型控藻剂的立体生物孵化床,包括:初级混合池,溢流槽,过滤舱,生物孵化舱,开关舱,电池舱,取水潜水泵,喷洒潜水泵,前浮体舱,后浮体舱;前浮体舱与后浮体舱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取水潜水泵进水口设置在前浮体舱旁边,与前浮体舱通过螺栓相连,取水潜水泵出水口设置在初级混合池底部;喷洒潜水泵出水口固定在后浮体舱旁边,与取水潜水泵的进水口方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新型控藻剂的立体生物孵化床,包括:初级混合池,溢流槽,过滤舱,生物孵化舱,开关舱,电池舱,取水潜水泵,喷洒潜水泵,前浮体舱,后浮体舱;前浮体舱与后浮体舱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取水潜水泵进水口设置在前浮体舱旁边,与前浮体舱通过螺栓相连,取水潜水泵出水口设置在初级混合池底部;喷洒潜水泵出水口固定在后浮体舱旁边,与取水潜水泵的进水口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新型控藻剂的立体生物孵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级混合池与潜水泵出水口间设置双层金属网,间距4mm,孔径1mm,金属网上铺设新型控藻剂;所述的初级混合池与溢流槽之间设一低矮溢流墙,溢流槽中间为折线堰,折线角度为60度,总折线长度为溢流槽边长的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新型控藻剂的立体生物孵化床,其特征在于:溢流槽下接过滤舱,所述的过滤舱中安装三层过滤网架;每层网架为金属网结构,每层金属网上放置装有控藻剂的过滤袋,每层金属网下安装过滤膜;所述的过滤袋优选无纺布过滤袋,过滤袋中放置新型控藻剂,且三层网架上过滤袋中的控藻剂粒径自上而下分别为3cm、1cm和5mm;所述的过滤膜为土工膜,所述的无纺布过滤袋能通过的滤过物的中值粒径为0.25mm,最大粒径为0.7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欢吴琼陈文龙杨芳李胜华陈倩黄紫涛李木桂卢俊成孙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