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焊机送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1581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焊机送丝装置,其中公开了一种电焊机送丝装置,包括焊机壳体以及设置于焊接壳体上的送丝腔,所述送丝腔中设置有用于绕卷焊丝的置料组件,所述置料组件包括卷料柱以及卷料筒,所述卷料柱固定于送丝腔的内壁上,所述卷料柱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卷料筒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绕其轴线转动设置于外筒中,所述外筒的轴线两端设置有挡环,所述挡环的内径小于内筒的外径,所述内筒的内侧设置有与卷料柱配合的内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送丝时,卷料柱与内筒之间的螺纹,限定卷料筒转动时轴向移动的目的,进而实现保护焊丝的目的。

A wire feeding device for electric wel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焊机送丝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焊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焊机送丝装置。
技术介绍
电焊机,是利用正负两极在瞬间短路时产生的高温电弧来熔化电焊条上的焊料和被焊材料,使被接触物相结合的目的。现有的电焊机送丝装置,包括焊机壳体以及设置于焊机壳体上的送丝腔,送丝腔的腔壁上设有出丝口,送丝腔内靠近出丝口的位置设有出丝轮以及驱动出丝轮转动的电机,远离出丝口的位置设有用于供丝盘套接的套杆,套杆的长度与丝盘的厚度相同。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的电焊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先打开送丝腔后,将丝盘套接于套杆上,再将丝盘上的电焊丝拉动至出丝轮上后再从出丝口穿出,通过电机带动出丝轮的转动以使丝盘转动从而将电焊丝逐渐从出丝口拉出,以实现电焊丝对工件的焊接作用;这种电焊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丝盘的厚度与套杆相同,且仅仅只是套接于套杆上,进而使得丝盘在转动送丝的过程中,易产生与套杆之间的相对移动,且由于电焊丝本身较细,在产生相对移动的过程中,电焊丝容易与丝盘的侧壁产生摩擦,进而导致电焊丝发生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焊机送丝装置,送丝时,卷料柱与内筒之间的螺纹,限定卷料筒转动时轴向移动的目的,进而实现保护焊丝的目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焊机送丝装置,包括焊机壳体以及设置于焊接壳体上的送丝腔,所述送丝腔中设置有用于绕卷焊丝的置料组件,所述置料组件包括卷料柱以及卷料筒,所述卷料柱固定于送丝腔的内壁上,所述卷料柱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卷料筒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绕其轴线转动设置于外筒中,所述外筒的轴线两端设置有挡环,所述挡环的内径小于内筒的外径,所述内筒的内侧设置有与卷料柱配合的内螺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焊丝卷固定于外筒上,而后将外筒与内筒滑动套设于卷料柱上,直至内螺纹与外螺纹之间抵接,且同时内筒轴线的一端与挡环之间挤压,转动外筒,挡环与内筒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内筒与卷料柱之间螺纹配合,实现卷料筒在卷料柱上的安装;当送丝时,卷料柱与内筒之间的螺纹配合限定了内筒的轴向移动,且同时内筒限定挡环的移动,进而限定外筒在轴线方向的移动,且同时外筒与内筒之间相对转动,限定卷料筒转动时轴向移动的目的,进而实现保护焊丝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环上螺纹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抵接于内筒轴线方向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更换焊丝卷时,转动限位柱,直至限位柱抵接分别抵接于内筒的相对两端,限位柱与内筒之间的挤压,使得内筒与外筒同步转动,再转动外筒,使得内筒从卷料柱上脱离,完成卷料筒在卷料柱上的拆卸。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筒轴线方向的两端设置有环形齿,所述限位柱朝向内筒的一端设置有与环形齿啮合的限位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限位柱抵接内筒时,限位齿卡接于环形齿中,减小限位柱与内筒之间所需的挤压力,同时满足内筒与外筒之间的相对固定,便于卷料筒的拆卸与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筒包括一对沿其轴向所在平面对称设置的半筒,所述半筒之间沿其径向拼接和拆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组装卷料筒时,将半筒分别从内筒的两侧拼合,进而实现外筒与内筒的快速组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筒的轴线两端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沿外筒的轴线方向滑动设置,且所述限位环上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栓,所述锁定螺栓一端抵接于外筒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半环拼接成外筒后,在外筒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套设限位环,限位环使得半筒之间稳定抵接,并且在限位环上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栓,转动锁定螺栓,直至锁定螺栓的一端抵接于外筒,进而实现限位环在外筒上的固定,并且限位环限定套设在外筒上的焊丝卷的移动,提升焊丝在卷料通上安装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半筒的内侧沿其轴线间隔设置嵌槽,所述嵌槽中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抵接于内筒外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料筒组装完成后,滚珠抵接于内筒的外周,减小外筒和内筒之间的摩擦力,且避免由于外筒与内筒之间的间隙造成外筒转动过程中的震动,提升外筒转动的稳定性,进而保证送丝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筒的外周同轴开设有环形槽,所述滚珠滚动嵌设于环形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珠嵌设于环形槽中,进而减小外筒在轴线方向的晃动,实现送丝的稳定性,且避免焊丝与卷料筒之间的摩擦,实现保护焊丝的目的,并且减小由于震动造成噪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半筒之间抵接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半筒之间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两端分别插接于安装槽的内壁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焊丝的一端绑定在安装杆上后,而后焊丝绕卷于外筒上,提升焊丝卷与外筒之间的相对固定,且便于焊丝在卷料筒上的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送丝时,卷料柱与内筒之间的螺纹配合限定了内筒的轴向移动,且同时内筒限定挡环的移动,进而限定外筒在轴线方向的移动,且同时外筒与内筒之间相对转动,限定卷料筒转动时轴向移动的目的,进而实现保护焊丝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电焊机送丝装置的总装示意图;图2是用于体现卷料柱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用与体现卷料筒结构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1、焊机壳体;2、送丝腔;3、出丝孔;4、送丝组件;41、主动辊;42、挤压辊;5、置料组件;6、卷料柱;61、外螺纹;7、卷料筒;8、外筒;81、挡环;82、限位柱;83、限位齿;84、半筒;841、嵌槽;842、滚珠;85、限位环;86、锁定螺栓;87、安装槽;88、安装杆;9、内筒;91、内螺纹;92、环形齿;93、环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电焊机送丝装置,包括焊机壳体1以及设置于焊机壳体1上的送丝腔2,并在焊机壳体1上设置有出丝孔3,出丝孔3与送丝腔2连通,在送丝腔2中设置有置料组件5和送丝组件4,将焊丝卷安装于置料组件5上,送丝组件4拉动焊丝的一端,实现焊丝从出丝孔3送出的目的。如图1所示,送丝组件4包括设置于送料腔中的电机以及送料辊组,送料辊组包括固定于电机转动端的主动辊41以及转动设置于送丝腔2中的挤压辊42,焊丝通过主动辊41和挤压辊42之间,启动电机,主动辊41转动,并且主动辊41与挤压辊42配合带动焊丝通过出丝孔3,实现送丝的目的。如图2和图3所示,置料组件5包括固定于送丝腔2中的卷料柱6以及转动设置的卷料筒7,卷料筒7转动套设于卷料柱6上,在卷料柱6上设置有外螺纹61,卷料筒7包括外筒8和内筒9,外筒8与内筒9同轴设置,且内筒9绕其轴线转动设置于外筒8中,在内筒9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91,进而实现内筒9于卷料柱6之间的螺纹连接,并且在外筒8的轴线两端同轴设置有挡环81;将焊丝卷固定于外筒8上,而后将外筒8与内筒9滑动套设于卷料柱6上,直至内螺纹91与外螺纹61之间抵接,且同时内筒9轴线的一端与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焊机送丝装置,包括焊机壳体(1)以及设置于焊接壳体上的送丝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腔(2)中设置有用于绕卷焊丝的置料组件(5),所述置料组件(5)包括卷料柱(6)以及卷料筒(7),所述卷料柱(6)固定于送丝腔(2)的内壁上,所述卷料柱(6)上设置有外螺纹(61),所述卷料筒(7)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筒(8)和内筒(9),所述内筒(9)绕其轴线转动设置于外筒(8)中,所述外筒(8)的轴线两端设置有挡环(81),所述挡环(81)的内径小于内筒(9)的外径,所述内筒(9)的内侧设置有与卷料柱(6)配合的内螺纹(9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焊机送丝装置,包括焊机壳体(1)以及设置于焊接壳体上的送丝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腔(2)中设置有用于绕卷焊丝的置料组件(5),所述置料组件(5)包括卷料柱(6)以及卷料筒(7),所述卷料柱(6)固定于送丝腔(2)的内壁上,所述卷料柱(6)上设置有外螺纹(61),所述卷料筒(7)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筒(8)和内筒(9),所述内筒(9)绕其轴线转动设置于外筒(8)中,所述外筒(8)的轴线两端设置有挡环(81),所述挡环(81)的内径小于内筒(9)的外径,所述内筒(9)的内侧设置有与卷料柱(6)配合的内螺纹(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焊机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环(81)上螺纹连接有限位柱(82),所述限位柱(82)抵接于内筒(9)轴线方向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焊机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9)轴线方向的两端设置有环形齿(92),所述限位柱(82)朝向内筒(9)的一端设置有与环形齿(92)啮合的限位齿(8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焊机送丝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阿凡达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