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手术麻醉头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51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术麻醉头架,由上框架、床体固定柱和弯盘状平台构成,所述的上框架下端、床体固定柱上端和弯盘状平台两端设有通孔并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的上框架的顶端两侧设有支撑架伸缩孔,其内装有可延伸出支撑架,所述的床体固定柱下部设有固定套筒。具有可提供宽敞严格的无菌及应用区域,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并且弯盘状平台为手术器械提供临时放置平台,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术中器械安全等优点。

Anesthesia head rest for multifunctional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手术麻醉头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可折叠手术麻醉头架。
技术介绍
手术麻醉头架属于手术床的配件之一,是手术中用来支撑无菌巾,遮挡患者并暴露面部,并严格区分无菌区和有菌区、方便麻醉医生观察患者呼吸的医疗设备配件。现临床上大部分均在使用L型麻醉头架,但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心脏手术中,麻醉及手术管路众多,L型头架不能充分发挥麻醉头架的作用。2、在甲类手术时,L型头架铺置无菌巾后,无菌区域范围局限,不能提供严格宽敞的无菌区域且用途单一,感染几率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提供宽敞严格的无菌及应用区域,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多功能可折叠手术麻醉头架。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可折叠手术麻醉头架,由上框架、床体固定柱和弯盘状平台构成,所述的上框架下端、床体固定柱上端和弯盘状平台两端设有通孔并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的上框架的顶端两侧设有支撑架伸缩孔,其内装有可延伸出支撑架,所述的床体固定柱下部设有固定套筒。所述的上框架中下端开出一个方形开口,面积为上框架的三分之一,弯盘状平台上的圆弧直径与上框架方形开口的边长大小相同。所述的上框架与弯盘状平台之间打开后的角度略大于100度。本技术的多功能可折叠手术麻醉头架在设计时,从人体工程学出发,不仅考虑患者的安全及护士的节力原则,还考虑手术床的宽度及头架整体的高度,以及突出的弯盘状平台的角度,选材使用304型号的不锈钢组成,表面光滑,术后便于消毒清洁。其具有以下技术优势:1、可提供严格宽敞的无菌区域,本专利技术头架的宽度及高度同时增加,使无菌区域的范围同时增大。确保铺置无菌巾后提供绝对无菌的手术条件进行手术。2、提供宽广的区域,满足心脏手术麻醉的各种需求,便于呼吸管路及各种导管的观察及管理;提供宽敞的空间,便于紧急抢救时的应急操作,赢得时间为病人保障生命安全。3、弯盘状平台部分提供临时空间方便手术医生放置器械,避免器械在术野的堆积,因重力作用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减少器械护士不能马上收回器械导致器械滑落到地上的机率,影响手术的进展。5、手术结束后,可进行折叠,减小占用体积,便于存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功能可折叠手术麻醉头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多功能可折叠手术麻醉头架的折叠后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上框架,3床体固定柱,4弯盘状平台,5支撑架伸缩孔,6铰链,7固定套筒。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多功能可折叠手术麻醉头架由网格结构的上框架2、圆弧开口与上框架2对应的弯盘状平台4及床体固定柱3组装一个类似靠椅结构形式的可折叠手术麻醉头架,由内向外依次为弯盘状平台4、上框架2及床体固定柱3通过铰链6连接而成。上框架2中下端开出一个方形开口,使得上框架2成凹形,面积为上框架2的三分之一,弯盘状平台4上的圆弧直径与上框架2方形开口的边长大小相同。所述的上框架2的顶端两侧设有支撑架伸缩孔5,其内装有可延伸出支撑架1,目的是扩大无菌空间。所述的床体固定柱3下部设有固定套筒7,便于将其安装在手术床上。所述的上框架2与弯盘状平台4之间打开后的角度略大于100度,方便工作。如图2所示,当多功能可折叠手术麻醉头架不使用时,将支撑架1向内缩回,收缩到支撑架伸缩孔5中,端头与上框架2的端头近乎重合,略伸出,以便下次使用时方便打出;将上框架2向固定柱3方向折叠旋转,紧靠床体固定柱3;将弯盘状平台4以同向旋转,紧靠上框架2,完成折叠,减小存放时的占用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可折叠手术麻醉头架,由上框架(2)、床体固定柱(3)和弯盘状平台(4)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框架(2)下端、床体固定柱(3)上端和弯盘状平台(4)两端设有通孔并通过铰链(6)连接,所述的上框架(2)的顶端两侧设有支撑架伸缩孔(5),其内装有可延伸出支撑架(1),所述的床体固定柱(3)下部设有固定套筒(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可折叠手术麻醉头架,由上框架(2)、床体固定柱(3)和弯盘状平台(4)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框架(2)下端、床体固定柱(3)上端和弯盘状平台(4)两端设有通孔并通过铰链(6)连接,所述的上框架(2)的顶端两侧设有支撑架伸缩孔(5),其内装有可延伸出支撑架(1),所述的床体固定柱(3)下部设有固定套筒(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金燕刘丹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