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造操作机夹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505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2:08
一种锻造操作机夹持机构,包括容置壳体、固定于固定板上的驱动电机以及两个夹持组件;容置壳体内设有容置空腔,驱动电机固定于容置空腔底面,驱动电机的转轴上固定有蜗杆,夹持组件包括蜗轮、连接臂以及夹持块,两蜗轮分别枢接于蜗杆的两侧且与蜗杆啮合相连,连接臂呈C型圆弧状,连接臂的一端与蜗轮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容置空腔的两侧面设有供连接臂摆动的开口,连接臂的另一端经开口伸出容置壳体外,两连接臂的凹侧面相互面对,夹持块呈C型圆弧状,夹持块的一侧面与连接臂的另一端铰接相连,两夹持块的凹侧面相互面对,夹持块的凹侧面之间形成夹持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适应各种形状的工件且灵活调整夹持力度的优点。

A clamping mechanism of forging manip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锻造操作机夹持机构
本技术涉及锻造技术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锻造操作机夹持机构。
技术介绍
在航空零件模具生产中,需要对毛坯料进行锻造,主要是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现有的锻造加工车间中,已经有通过机械臂控制夹持器来夹持坯料和成型工件,但是现有的夹持器很多都是为同一个锻造模具加工所定制的夹持器,不能适应多个尺寸不同形状的待加工坯料,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且,由于现有夹持器多采用气动或液压作为动力,其夹持力不能得到灵活的调整,容易损伤一些材质较软的加工件,因此需要提出有效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锻造操作机夹持机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自行适应待夹持件尺寸形状,应用局限较大以及不能灵活调整夹持力度的问题。一种锻造操作机夹持机构,包括容置壳体、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的驱动电机以及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锻造操作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n包括容置壳体(101)、固定于固定板上的驱动电机(201)以及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夹持组件;/n所述容置壳体(101)内设有容置空腔(103),所述驱动电机(201)固定于所述容置空腔(103)底面,所述驱动电机(201)的转轴上固定有蜗杆(202),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蜗轮(301)、连接臂(303)以及夹持块(304),两所述蜗轮(301)分别枢接于所述蜗杆(202)的两侧且与所述蜗杆(202)啮合相连,所述连接臂(303)呈C型圆弧状,所述连接臂(303)的一端与所述蜗轮(30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容置空腔(103)的两侧面设有供所述连接臂(3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造操作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容置壳体(101)、固定于固定板上的驱动电机(201)以及两个呈对称设置的夹持组件;
所述容置壳体(101)内设有容置空腔(103),所述驱动电机(201)固定于所述容置空腔(103)底面,所述驱动电机(201)的转轴上固定有蜗杆(202),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蜗轮(301)、连接臂(303)以及夹持块(304),两所述蜗轮(301)分别枢接于所述蜗杆(202)的两侧且与所述蜗杆(202)啮合相连,所述连接臂(303)呈C型圆弧状,所述连接臂(303)的一端与所述蜗轮(30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容置空腔(103)的两侧面设有供所述连接臂(303)摆动的开口(102),所述开口(102)与所述容置空腔(103)连接导通,所述连接臂(303)的另一端经所述开口(102)伸出所述容置壳体(101)外,两所述连接臂(303)的凹侧面相互面对,所述夹持块(304)呈C型圆弧状,所述夹持块(304)的一侧面靠近圆弧顶点位置与所述连接臂(303)的另一端铰接相连,两所述夹持块(304)的凹侧面相互面对,所述夹持块(304)与连接臂(303)的铰接处固定有调紧器,所述夹持块(304)的凹侧面之间形成夹持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造操作机夹持机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京程新民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景德镇明兴航空锻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