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高压氧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505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高压氧舱,其包括舱体和控制器,控制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制氧装置和加压装置,壳体内固定安装有固定架,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制氧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却机构、分离机构和湿化机构,第一压缩机与进气口连接,湿化机构与出气口连接,分离机构固定安装在固定架的侧壁上;加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压缩机和第二冷却机构,第二压缩机与进气口连接,第二冷却机构与出气口连接,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均固定安装在固定架的腔体内,第一冷却机构和第二冷却机构均固定安装在固定架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制氧装置、加压装置的大部分机构均安装在固定架上,便于安装人员安装,且便于后期的检修。

A micro hyperbaric oxygen cha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高压氧舱
本技术涉及一种康复辅助器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微高压氧舱。
技术介绍
家用微高压氧舱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兴起的一种新型高科技康复辅助器具。让使用者在微高压环境下吸入纯氧或高浓度氧,从而提高机体的血氧含量,能起到缓解身心疲劳、保持旺盛精力、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亚健康状态和疾病康复的辅助效果。现有的制氧装置和加压装置直接安装在控制器壳体内,其安装麻烦,管路连接比较杂乱,后期检修时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后期检修的微高压氧舱。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微高压氧舱包括舱体,通过气管与舱体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制氧装置和加压装置,壳体包括底座,罩合在底座上方的罩体,底座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固定架,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以固定架上固定安装有制氧装置和加压装置,固定架中部形成腔体;制氧装置包括进口与进气口连接的第一压缩机,进口与第一压缩机出口连接的第一冷却机构,进口与第一冷却机构出口连接的分离机构,以及进口与分离机构出口连接的湿化机构,湿化机构的出口与出气口连接,第一压缩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架的腔体内,第一冷却机构固定安装在固定架的上方,分离机构固定安装在固定架的侧壁上,湿化机构固定安装在罩体外;加压装置包括进口与进气口连接的第二压缩机,以及进口第二压缩机连接的第二冷却机构,第二冷却机构的出口与出气口连接,第二压缩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架的腔体内,第二冷却机构固定安装在固定架的上方。其中,制氧装置还包括第一消音机构,第一消音机构包括设置于进气口与第一压缩机之间的第一消音器,设置于第一压缩机与第一冷却机构之间的第二消音器,以及设置于分离机构与湿化机构之间的第三消音器。其中,制氧装置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设置于进气口与第一消音机构之间。其中,加压装置还包括第二消音机构,第二消音机构包括设置于进气口与第二压缩机之间的第四消音器,以及设置于第二压缩机与第二冷却机构之间的第五消音器。其中,固定架的一侧边开设有开口,开口与腔体连通。其中,固定架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封闭腔体的盖板。其中,固定架的腔体内壁上均固定设置有吸音棉。其中,固定架的腔体内别一横板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分别固定安装在上腔体或下腔体内。其中,罩体上固定安装有控制电路板,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均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其中,底座下方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将制氧装置、加压装置的大部分机构均安装在固定架上,便于安装人员安装,而且各机构安装在固定架表面,便于后期的检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微高压氧舱的控制器的横空气流向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微高压氧舱的控制器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微高压氧舱去除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图2和图4所示,本技术微高压氧舱包括舱体,通过气管与舱体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制氧装置和加压装置,壳体1包括底座11,罩合在底座11上方的罩体12,底座1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3,壳体1上设置有进气口14和出气口15,所以固定架13上固定安装有制氧装置和加压装置,固定架13中部形成腔体;进气口14的进口处设置有分流阀17,该分流阀固定安装在罩体12上,用于将从进气口进入的空气进行分流,一路引至制氧装置,另一路引至加压装置;制氧装置包括进口与进气口14连接的第一压缩机21,进口与第一压缩机21出口连接的第一冷却机构22,进口与第一冷却机构22出口连接的分离机构23,以及进口与分离机构23出口连接的湿化机构24,湿化机构24的出口与出气口15连接,第一压缩机21固定安装在固定架13的腔体内,第一冷却机构22固定安装在固定架13的上方,分离机构23固定安装在固定架13的侧壁上,湿化机构24固定安装在罩体12外;加压装置包括进口与进气口连接的第二压缩机31,以及进口第二压缩机31连接的第二冷却机构32,第二冷却机构32的出口与出气口15连接,第二压缩机31固定安装在固定架13的腔体内,第二冷却机构32固定安装在固定架13的上方。上述舱体内的压力保持在1.25-1.3个大气压。本技术将制氧装置、加压装置的大部分机构均安装在固定架上,便于安装人员安装,而且各机构安装在固定架表面,便于后期的检修。制氧装置还包括第一消音机构,第一消音机构包括设置于进气口14与第一压缩机21之间的第一消音器251,设置于第一压缩机21与第一冷却机构22之间的第二消音器252,以及设置于分离机构23与湿化机构24之间的第三消音器253。上述壳体上开设有排气口16,与分离机构的氮气排出口,用于排出氮气,分离机构的氮气排出口与排气口之间设置有第六消音器254。制氧装置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26,负离子发生器26设置于进气口与第一消音机构之间,该负离子发生器用于生成负离子,负离子对人体有医疗保健作用。加压装置还包括第二消音机构,第二消音机构包括设置于进气口14与第二压缩机31之间的第四消音器331,设置于第二压缩机31与第二冷却机构32之间的第五消音器332,以及设置于第二冷却机构32与出气口之间的第七消音器333。上述各消音器均为内填充有吸声材料的消音器,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消音器,各消音器的设置,以降低气体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如图3所示,固定架13的一侧边开设有开口,开口与腔体连通,便于后期的检修。固定架13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封闭腔体的盖板,盖上盖板后,腔体呈密闭状态,该盖板上设置有吸音棉,以降低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而且可防止灰尘进入。固定架13的腔体内壁上均固定设置有吸音棉,吸收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固定架13的腔体内别一横板131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第一压缩机21和第二压缩机31分别固定安装在上腔体或下腔体内,以便于隔开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横板的上、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吸音棉,以吸收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减少噪音排放。分离机构23为包括两个分离罐、储气罐和换向阀,换向阀的进口与冷却机构6的出口连接,其两个出口分别与两个分离罐的进口相连接,两个分离罐的氧气出口均与储气罐的进口连接,储气罐的出口与湿化机构24的进口连接,分离罐的氮气出口与排气口连接。工作时,空气通过换向阀进入其中一个分离罐进行氮气、氧气分离,数秒后,换向阀的阀体滑动,另一通道打开,空气经换向阀作用进入另一分离罐中,进行氮气、氧气分离,而原先分离罐内的氮气被排出,两个分离罐依次反复工作,及时将分离罐内的氮气排出,给舱体源源不断地提供高浓度氧气。每个分离罐的进口与氧气出口处均安装有分子筛板,以将氮气吸附出来,而让氧气通过,提高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上述换向阀为电磁换向阀,即通过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来驱动阀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高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高压氧舱包括舱体,通过气管与所述舱体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壳体(1),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制氧装置和加压装置,所述壳体(1)包括底座(11),罩合在所述底座(11)上方的罩体(12),所述底座(1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3),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进气口(14)和出气口(15),所以固定架(13)上固定安装有所述制氧装置和所述加压装置,所述固定架(13)中部形成腔体;所述制氧装置包括进口与所述进气口(14)连接的第一压缩机(21),进口与所述第一压缩机(21)出口连接的第一冷却机构(22),进口与所述第一冷却机构(22)出口连接的分离机构(23),以及进口与所述分离机构(23)出口连接的湿化机构(24),所述湿化机构(24)的出口与所述出气口(15)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21)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13)的腔体内,所述第一冷却机构(22)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13)的上方,所述分离机构(23)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13)的侧壁上,所述湿化机构(24)固定安装在罩体(12)外;所述加压装置包括进口与所述进气口连接的第二压缩机(31),以及进口所述第二压缩机(31)连接的第二冷却机构(32),所述第二冷却机构(32)的出口与所述出气口(15)连接,所述第二压缩机(31)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13)的腔体内,所述第二冷却机构(32)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13)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高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高压氧舱包括舱体,通过气管与所述舱体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壳体(1),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制氧装置和加压装置,所述壳体(1)包括底座(11),罩合在所述底座(11)上方的罩体(12),所述底座(1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3),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进气口(14)和出气口(15),所以固定架(13)上固定安装有所述制氧装置和所述加压装置,所述固定架(13)中部形成腔体;所述制氧装置包括进口与所述进气口(14)连接的第一压缩机(21),进口与所述第一压缩机(21)出口连接的第一冷却机构(22),进口与所述第一冷却机构(22)出口连接的分离机构(23),以及进口与所述分离机构(23)出口连接的湿化机构(24),所述湿化机构(24)的出口与所述出气口(15)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21)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13)的腔体内,所述第一冷却机构(22)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13)的上方,所述分离机构(23)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13)的侧壁上,所述湿化机构(24)固定安装在罩体(12)外;所述加压装置包括进口与所述进气口连接的第二压缩机(31),以及进口所述第二压缩机(31)连接的第二冷却机构(32),所述第二冷却机构(32)的出口与所述出气口(15)连接,所述第二压缩机(31)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13)的腔体内,所述第二冷却机构(32)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13)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高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装置还包括第一消音机构,所述第一消音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气口(14)与所述第一压缩机(21)之间的第一消音器(251),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缩机(21)与所述第一冷却机构(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富春肖华军肖建民温从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森航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