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舱用吸排氧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1832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舱用吸排氧控制装置,包括吸排氧箱、低阻呼吸器、截止阀、波纹软管、吸氧接口、呼氧接口、进氧接口、排氧接口;所述吸排氧箱开设有盖槽;所述进氧接口、排氧接口设置在吸排氧箱底部并与底部密封连接;所述排氧接口内端与低阻呼吸器连接,外端与舱外连接;所述截止阀安装在排氧接口内端上控制氧气通断;所述吸氧接口、呼氧接口设置在吸排氧箱顶部并与顶部密封连接;所述波纹软管、低阻呼吸器设置在吸排氧箱内部;所述波纹软管一端与吸氧接口内端密封连接,另一端与低阻呼吸器密封连接。本吸排氧控制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巧妙设置低阻呼吸器减小了吸排氧过程中的呼吸阻力,患者呼吸顺畅,提高了使用体验质量。

An oxygen suction and discharge control device for oxygen cab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舱用吸排氧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排氧控制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氧舱用吸排氧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氧舱常用的排氧方式均采用压差式排氧技术,即将患者呼出的废氧汇集于排氧管路内,排氧管路的一端采用开放式的方式与舱内空气相通,另一端输出舱外,通过管路排入大气,排氧管路中设有排氧控制阀,排氧时,打开排氧控制阀,因舱内环境压力高于舱外,舱内气体即通过排氧管路流向舱外,一并将患者呼入排氧管路的废氧带出舱外排放。目前市场上的氧舱用吸排氧控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呼吸阻力大的问题,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不畅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氧舱用吸排氧控制装置,简化了吸排氧控制装置的结构设计,通过设置低阻呼吸器减小了吸排氧过程中的呼吸阻力,患者使用时呼吸顺畅,提高了使用体验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氧舱用吸排氧控制装置,包括吸排氧箱、低阻呼吸器、截止阀、波纹软管、吸氧接口、呼氧接口、进氧接口、排氧接口;所述吸排氧箱上表面开设有可活动安装箱盖的盖槽;所述进氧接口、排氧接口设置在吸排氧箱底部并与底部密封连接;所述排氧接口内端与低阻呼吸器连接,外端与舱外连接;所述截止阀安装在排氧接口内端上控制氧气通断;所述吸氧接口、呼氧接口设置在吸排氧箱顶部并与顶部密封连接;所述波纹软管、低阻呼吸器设置在吸排氧箱内部;所述波纹软管一端与吸氧接口内端密封连接,另一端与低阻呼吸器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所述低阻呼吸器呈锥状。进一步地,所述所述低阻呼吸器上设置有腰型减轻槽。进一步地,所述吸氧接口、呼氧接口均为快接接头。所述吸排氧箱具有保护该吸排氧控制装置的作用,还具有防尘的作用。所述低阻呼吸器可有效降低呼吸过程中的阻力。所述吸氧接口为快接接头,吸氧面罩可以直接快速地连接在接口上。所述呼氧接口为快接接头,吸氧面罩可以直接快速地连接在接口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吸排氧控制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巧妙设置低阻呼吸器减小了吸排氧过程中的呼吸阻力,患者使用时呼吸顺畅,提高了使用体验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体结构侧剖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总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图中所示:1—吸排氧箱、11-盖槽、2—低阻呼吸器、21-腰型减轻槽、3—截止阀、4—波纹软管、5—吸氧接口、6—呼氧接口、7—进氧接口、8—排氧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所描述的“外端”、“内端”是相对于吸排氧箱1而言的,在吸排氧箱1的内部则称为“内端”,在吸排氧箱(1)的外部则称为“外端”。一种氧舱用吸排氧控制装置,包括吸排氧箱1、低阻呼吸器2、截止阀3、波纹软管4、吸氧接口5、呼氧接口6、进氧接口7、排氧接口8;所述吸排氧箱1上表面开设有可活动安装箱盖的盖槽11;所述进氧接口7、排氧接口8设置在吸排氧箱1底部并与底部密封连接;所述排氧接口8内端与低阻呼吸器2连接,外端与舱外连接;所述截止阀3安装在排氧接口8内端上控制氧气通断;所述吸氧接口5、呼氧接口6设置在吸排氧箱1顶部并与顶部密封连接;所述波纹软管4、低阻呼吸器2设置在吸排氧箱1内部;所述波纹软管4一端与吸氧接口5内端密封连接,另一端与低阻呼吸器2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所述低阻呼吸器2呈锥状。进一步地,所述所述低阻呼吸器2上设置有腰型减轻槽21。进一步地,所述吸氧接口5、呼氧接口6均为快接接头。使用时,患者将呼吸面罩与吸氧接口5、呼氧接口6进行连接,进氧接口7与进行氧源连接,通过吸氧接口5进行吸氧,通过呼氧接口6进行呼氧,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氧接口8排出舱外。由于患者在进行吸氧呼氧的过程中经过低阻呼吸器2时降低了呼吸阻力,使得患者呼吸顺畅,提高了使用体验质量。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吸排氧控制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巧妙设置低阻呼吸器2减小了吸排氧过程中的呼吸阻力,患者使用时呼吸顺畅,提高了使用体验质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氧舱用吸排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排氧箱(1)、低阻呼吸器(2)、截止阀(3)、波纹软管(4)、吸氧接口(5)、呼氧接口(6)、进氧接口(7)、排氧接口(8);所述吸排氧箱(1)上表面开设有可活动安装箱盖的盖槽(11);所述进氧接口(7)、排氧接口(8)设置在吸排氧箱(1)底部并与底部密封连接;所述排氧接口(8)内端与低阻呼吸器(2)连接,外端与舱外连接;所述截止阀(3)安装在排氧接口(8)内端上控制氧气通断;所述吸氧接口(5)、呼氧接口(6)设置在吸排氧箱(1)顶部并与顶部密封连接;所述波纹软管(4)、低阻呼吸器(2)设置在吸排氧箱(1)内部;所述波纹软管(4)一端与吸氧接口(5)内端密封连接,另一端与低阻呼吸器(2)密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舱用吸排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排氧箱(1)、低阻呼吸器(2)、截止阀(3)、波纹软管(4)、吸氧接口(5)、呼氧接口(6)、进氧接口(7)、排氧接口(8);所述吸排氧箱(1)上表面开设有可活动安装箱盖的盖槽(11);所述进氧接口(7)、排氧接口(8)设置在吸排氧箱(1)底部并与底部密封连接;所述排氧接口(8)内端与低阻呼吸器(2)连接,外端与舱外连接;所述截止阀(3)安装在排氧接口(8)内端上控制氧气通断;所述吸氧接口(5)、呼氧接口(6)设置在吸排氧箱(1)顶部并与顶部密封连接;所述波纹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家益徐健姚泽苍刘建军贺龙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风雷航空军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