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天牛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216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两用天牛诱捕器,包括挡雨盖,所述挡雨盖的下部设有十字型或Y型挡板,所述挡板的下部设有接虫器,所述接虫器的下部设有集虫器;所述挡雨盖的下部还设有发光装置;所述挡板设为中空,内置诱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挡板的中空处设置诱剂,同时在挡雨盖的下部设有发光装置,白天时,利用诱剂诱捕松林间天牛成虫,夜晚时,点亮发光装置诱捕松毛虫成虫,提高了天牛诱捕器的利用率。

A dual-purpose longicorn tr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用天牛诱捕器
本技术涉及病虫害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两用天牛诱捕器。
技术介绍
天牛是一种主要危害木本植物的害虫,对大部分木本植物皆会造成危害,尤其是松树、核桃、柑橘、苹果等果树植物。天牛在幼虫期蛀蚀树干、枝条及根部,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使树势衰弱,也易被风折断。天牛的成虫直接进食植物的花粉、嫩枝、嫩叶、树皮,对植物造成难以恢复的伤害。另外,天牛也是很多植物病害的传播媒介,病原可通过天牛钻蛀、取食或产卵的伤口传入寄主,扩散发展,造成危害。我国重大林业病害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就是以松褐天牛为主的媒介昆虫,该病害可在45-90天内造成松树植株发红枯死,危害极大,因此对媒介昆虫的防治尤其重要。实践中可通过天牛诱捕器结合诱剂的方法诱捕林间天牛,降低虫口密度和病害传播风险。此外松林中亦常有松毛虫危害,通过灯光诱杀成虫是一种较为较简单、且无害的方法。现有技术中的天牛诱捕装置的大多结构简单,作用较为单一,只能诱捕林间天牛,对其他害虫的防治无法兼顾,且集虫装置密闭,排水性差,容易造成积水,导致虫体腐烂,不利于监测、辨认。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两用天牛诱捕器,以提高天牛诱捕器的利用率。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一种两用天牛诱捕器,包括挡雨盖,所述挡雨盖的下部设有十字型或Y型挡板,所述挡板的下部设有接虫器,所述接虫器的下部设有集虫器;所述挡雨盖的下部还设有发光装置;所述挡板设为中空,内置诱剂。优选地,所述挡雨盖设为喇叭型结构,所述挡雨盖的顶部设有挂钩。优选地,所述挂钩的中部设有防风扣。优选地,所述挡板设为可折叠式。优选地,所述接虫器设为漏斗状。优选地,所述集虫器的底部设有若干均匀排布的漏水区。优选地,所述漏水区设为圆形结构,所述漏水区内设有网格状的漏水孔。优选地,所述挡雨盖设为透明;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太阳能板和灯泡,所述太阳能板置于挡雨盖的内部,所述灯泡置于挡雨盖的下方、诱剂的上方。优选地,所述挡雨盖与挡板、挡板与接虫器、接虫器与集虫器均通过螺纹或卡扣活动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挡板的中空处设置诱剂,同时在挡雨盖的下部设有发光装置,白天时,利用诱剂诱捕松林间天牛成虫,夜晚时,点亮发光装置诱捕松毛虫成虫,提高了天牛诱捕器的利用率。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挂钩的中部设有防风扣,能够增加诱捕器的稳定性;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发光装置设置有太阳能板,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在所述集虫器的底部设有若干均匀排布的漏水区,且所述漏水区设为圆形结构,所述漏水区内设有网格状的漏水孔,如此使诱捕器具有较好的排水性,利于虫体的监测和辨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漏水区部分的结构图附图中,1-挡雨盖,2-挡板,3-接虫器,4-集虫器,5-太阳能板,6-灯泡,7-诱剂,8-挂钩,9-防风扣,10-漏水区,11-漏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实施例一种两用天牛诱捕器,参照1-2,包括透明的喇叭型挡雨盖1,挡雨盖1的顶部设有不锈钢挂钩8,挂钩8的中部设有防风扣9,挡雨盖1的下部设有可折叠式十字型挡板2,挡板2设为中空,内置诱剂7,挡板2的下部设有为漏斗状接虫器3,接虫器3的下部设有透明的集虫器(集虫桶)4;挡雨盖1与挡板2、挡板2与接虫器3、接虫器3与集虫器4均通过卡扣活动连接,接虫器3的下部与集虫器4的上部对齐;挡雨盖1的下部还设有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太阳能板5和灯泡(LED灯)6,太阳能板5置于挡雨盖1的内部,灯泡6置于挡雨盖的下方、诱剂7的上方,太阳能板5和灯泡6通过导线和设置在挡雨盖1内的蓄电池连接,以使发光装置在夜晚发光;集虫器4的底部设有四个均匀排布的圆形漏水区10,漏水区10内设有网格状的漏水孔11。本技术在挡板2的中空处设置诱剂7,同时在挡雨盖1的下部设有发光装置,白天时,利用诱剂7诱捕松林间天牛成虫,夜晚时,点亮发光装置诱捕松毛虫成虫,提高了天牛诱捕器的利用率。此外,挂钩8的中部设有防风扣9,能够增加诱捕器的稳定性。此外,在集虫器4的底部设有圆形结构的漏水区10,且漏水区10内设有网格状的漏水孔11,如此使诱捕器具有较好的排水性,利于虫体的监测和辨认。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技术,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技术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用天牛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挡雨盖,所述挡雨盖的下部设有十字型或Y型挡板,所述挡板的下部设有接虫器,所述接虫器的下部设有集虫器;所述挡雨盖的下部还设有发光装置;所述挡板设为中空,内置诱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用天牛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挡雨盖,所述挡雨盖的下部设有十字型或Y型挡板,所述挡板的下部设有接虫器,所述接虫器的下部设有集虫器;所述挡雨盖的下部还设有发光装置;所述挡板设为中空,内置诱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天牛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盖设为喇叭型结构,所述挡雨盖的顶部设有挂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用天牛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的中部设有防风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用天牛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设为可折叠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用天牛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洁源梁源娜高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