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孝举专利>正文

一种诱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216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日常用品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诱蚊器。包括下箱体,下箱体上方设置有上箱体,上箱体下端与下箱体上端通过连接框体固定连接,上水泵出液管的出液端上固定有喷头,喷头右侧的下箱体底板上固定有感应器,隔板左侧的下箱体上端开设有开孔,开孔下方的下箱体内固定有托板,托板右端向下倾斜,开孔右侧的下箱体顶板上固定有立板,立板下端与托板之间设置有间隙,开孔上方固定有矩形围板,隔板右侧的下箱体上方固定有蓄电池和控制器,隔板左侧上固定有诱蚊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会对使用者的身体造成伤害,诱杀蚊子的效率更高。

A mosquito tr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诱蚊器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日常用品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诱蚊器。
技术介绍
许多传染疾病如疟疾、登革热等大多以蚊子为媒介进行传播。因此,有效捕杀蚊子对遏制传染疾病有显著效果。目前人们常用的捕杀蚊子的方式主要为:1、蚊香:由高温燃烧后释放出的除蚊剂释放到空气中,达到杀蚊效果。2、电蚊香:将液态的杀虫剂利用热气蒸发,达到杀蚊效果。3、杀虫剂:以具有相当毒性的化学药剂,以直接喷洒的方式灭蚊。4、捕蚊灯:利用蚊子的趋光性,以灯管发光引诱蚊子,再利用电网瞬间高压电击蚊子,将其烧焦。上述灭蚊方式可以达到一定的灭蚊效果,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具有许多缺点,除捕蚊灯外,其他灭蚊方式均需要利用特定的化学物质,其使用过程中均会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此外,利用化学物质来杀蚊,长久后蚊子会产生抗药性,甚至发生变异,造成更大的威胁。而采用电击的方法灭蚊,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还会在电击时发生较大的响声并发出火花。现有的技术中采用风机或涡轮将蚊子卷入一仓室之中,让蚊子风干至死,这种杀蚊方法虽然较为安全,但是杀死蚊子的时间较长,而且杀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安全可靠,结构简单,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对使用者造成伤害,适用于在儿童房间内使用的诱蚊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诱蚊器,包括下箱体,下箱体上方设置有上箱体,上箱体下端与下箱体上端通过连接框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框体包括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侧板,两侧板之间固定有与其垂直的隔板,上箱体上端固定有上水泵,上水泵的进液管与上箱体连通,上水泵出液管的出液端延伸至上箱体下端,上水泵出液管的出液端上固定有喷头,喷头右侧的上箱体底板上固定有感应器,隔板左侧的下箱体上端开设有开孔,开孔下方的下箱体内固定有托板,托板右端向下倾斜,开孔右侧的下箱体顶板上固定有立板,立板和托板的前后两侧均与下箱体的前后侧壁固定密封连接,立板下端与托板之间设置有间隙,下箱体上固定有下水泵,下水泵的进液管与下箱体连通,开孔上方固定有矩形围板,围板左侧的侧壁上固定有右端向下倾斜的下液管,下水泵的出液管与下液管连通,隔板右侧的下箱体上方固定有蓄电池,隔板左侧上固定有诱蚊灯,诱蚊灯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感应器的输出端、控制电路、上水泵、下水泵和蓄电池电性连接。具体的,所述诱蚊灯为紫外线灯。具体的,所述诱蚊灯外侧的隔板上固定有透明的灯罩。具体的,所述上箱体上固定有与其连通的上注液管,下箱体上固定有与其连通的下注液管,上注液管和下注液管上均螺纹连接有封盖,封盖上开设有进气孔。具体的,所述感应器为红外检测装置或声波检测装置。具体的,所述下箱体内固定有滤网,下水泵的进液管与滤网下方的下箱体部分连通。具体的,所述喷头的喷射方向朝向开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上箱体中部通入糖水,在下箱体中加入啤酒,启动诱蚊灯,当蚊子进入到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被感应器感应到后,感应器发出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首先启动上水泵运动,上水泵将上箱体中的糖水雾化后从喷头喷出,雾化后的糖水粘在蚊子的翅膀上后蚊子不能够飞行,因此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的蚊子就会落到开孔内的托板上,控制电路延时启动下水泵,下水泵将下箱体中的啤酒从下箱体抽出后从下液管排出,将落在托板上的蚊子冲进下箱体内。使用糖水和啤酒进行灭蚊,不会对使用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同时由于蚊子靠嗅觉发现宿主的特点,使用糖水或啤酒时,蚊子闻到甜味或酒味就会向本技术靠近,使得诱杀蚊子的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诱蚊器,包括下箱体1,下箱体1上方设置有上箱体2,上箱体2下端与下箱体1上端通过连接框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框体包括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侧板3,两侧板3之间固定有与其垂直的隔板4,上箱体2上端固定有上水泵10,上水泵10的进液管与上箱体2连通,上水泵10出液管的出液端延伸至上箱体2下端,上水泵10出液管的出液端上固定有喷头9,喷头9右侧的上箱体2底板上固定有感应器19,所述感应器19为红外检测装置或声波检测装置。隔板4左侧的下箱体1上端开设有开孔,所述喷头9的喷射方向朝向开孔,开孔下方的下箱体1内固定有托板14,托板14右端向下倾斜,开孔右侧的下箱体1顶板上固定有立板15,立板15和托板14的前后两侧均与下箱体1的前后侧壁固定密封连接,立板15下端与托板14之间设置有间隙,下箱体1上固定有下水泵18,所述下箱体1内固定有滤网17,下水泵18的进液管与滤网17下方的下箱体1部分连通,开孔上方固定有矩形围板16,围板16左侧的侧壁上固定有右端向下倾斜的下液管13,下水泵的出液管与下液管13连通,隔板4右侧的下箱体1上方固定有蓄电池5,隔板4左侧上固定有诱蚊灯7,所述诱蚊灯7为紫外线灯,所述诱蚊灯外侧的隔板4上固定有透明的灯罩8。诱蚊灯7与蓄电池5电性连接,感应器19的输出端、控制电路、上水泵10、下水泵18和蓄电池5电性连接。所述上箱体2上固定有与其连通的上注液管11,下箱体1上固定有与其连通的下注液管12,上注液管11和下注液管12上均螺纹连接有封盖,封盖上开设有进气孔。本技术使用时,在上箱体2中部通入糖水,在下箱体1中加入啤酒,启动诱蚊灯7,当蚊子进入到上箱体2和下箱体1之间被感应器19感应到后,感应器19发出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首先启动上水泵10,上水泵10将上箱体2中的糖水雾化后从喷头9喷出,雾化后的糖水瞬时填充到上箱体2、下箱体1、侧板3和隔板4之间构成的空间,雾化后的糖水粘在蚊子的翅膀上后蚊子不能够风行,因此上箱体2和下箱体1之间的蚊子就会落到开孔内的托板14上,控制电路延时启动下水泵18,下水泵18将下箱体1中的啤酒从下箱体1抽出后从下液管13排出,将落在托板14上的蚊子通过立板15和托板14之间的间隙冲进下箱体1内。使用糖水和啤酒进行灭蚊,不会对使用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同时由于蚊子靠嗅觉发现宿主的特点,使用糖水或啤酒时,蚊子闻到甜味或酒味时就会向本技术靠近,使得诱杀蚊子的效率更高。下箱体1中的滤网17能够将进入到其内部的蚊子进行阻挡,防止死亡的蚊子进入到下水泵18内造成堵塞。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诱蚊器,包括下箱体(1),其特征在于,下箱体(1)上方设置有上箱体(2),上箱体(2)下端与下箱体(1)上端通过连接框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框体包括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侧板(3),两侧板(3)之间固定有与其垂直的隔板(4),上箱体(2)上端固定有上水泵(10),上水泵(10)的进液管与上箱体(2)连通,上水泵(10)出液管的出液端延伸至上箱体(2)下端,上水泵(10)出液管的出液端上固定有喷头(9),喷头(9)右侧的上箱体(2)底板上固定有感应器(19),隔板(4)左侧的下箱体(1)上端开设有开孔,开孔下方的下箱体(1)内固定有托板(14),托板(14)右端向下倾斜,开孔右侧的下箱体(1)顶板上固定有立板(15),立板(15)和托板(14)的前后两侧均与下箱体(1)的前后侧壁固定密封连接,立板(15)下端与托板(14)之间设置有间隙,下箱体(1)上固定有下水泵(18),下水泵(18)的进液管与下箱体(1)连通,开孔上方固定有矩形围板(16),围板(16)左侧的侧壁上固定有右端向下倾斜的下液管(13),下水泵的出液管与下液管(13)连通,隔板(4)右侧的下箱体(1)上方固定有蓄电池(5),隔板(4)左侧上固定有诱蚊灯(7),诱蚊灯(7)与蓄电池(5)电性连接,感应器(19)的输出端、控制电路、上水泵(10)、下水泵(18)和蓄电池(5)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蚊器,包括下箱体(1),其特征在于,下箱体(1)上方设置有上箱体(2),上箱体(2)下端与下箱体(1)上端通过连接框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框体包括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侧板(3),两侧板(3)之间固定有与其垂直的隔板(4),上箱体(2)上端固定有上水泵(10),上水泵(10)的进液管与上箱体(2)连通,上水泵(10)出液管的出液端延伸至上箱体(2)下端,上水泵(10)出液管的出液端上固定有喷头(9),喷头(9)右侧的上箱体(2)底板上固定有感应器(19),隔板(4)左侧的下箱体(1)上端开设有开孔,开孔下方的下箱体(1)内固定有托板(14),托板(14)右端向下倾斜,开孔右侧的下箱体(1)顶板上固定有立板(15),立板(15)和托板(14)的前后两侧均与下箱体(1)的前后侧壁固定密封连接,立板(15)下端与托板(14)之间设置有间隙,下箱体(1)上固定有下水泵(18),下水泵(18)的进液管与下箱体(1)连通,开孔上方固定有矩形围板(16),围板(16)左侧的侧壁上固定有右端向下倾斜的下液管(13),下水泵的出液管与下液管(13)连通,隔板(4)右侧的下箱体(1)上方固定有蓄电池(5),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孝举
申请(专利权)人:侯孝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