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钢缺气保用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196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钢缺气保用轮胎,涉及轮胎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胶芯(2)连接于钢丝圈(3)上端,胎体(1)是单层胎体结构,胎体(1)位于轮胎内侧且延伸至钢丝圈(3)后绕过钢丝圈(3)反包向轮胎的外侧,其反包端点位于胶芯(2)端点和钢丝圈(3)之间,支撑胶(4)位于胎体(1)和气密层(6)之间,支撑胶(4)的上端点与带束层(5)端点距离a=15‑30mm;带束层(5)和胎体(1)骨架材料都选用钢丝帘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胎体结构为单层胎体设计,大大降低轮胎成本;轮胎结构可以配上厚度较低的支撑胶结构设计,大大降低轮胎成本;提高了轮胎的耐久性能;提高了轮胎乘车舒适度。

A kind of all steel tire for air short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钢缺气保用轮胎
本技术涉及轮胎结构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全钢缺气保用轮胎。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高端汽车品牌迅速占领中国,相对应的高安全性能轮胎的需求量也逐步增大。轮胎巨头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商机,固特异、米其林和普利司通等都推出了具有缺气保用功能的轮胎,缺气保用产品使人们驾驶车辆时更加安全。目前缺气保用轮胎正以每年15%的速度发展,是未来汽车配套工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目前多数品牌已推出了缺气保用轮胎产品,但是在生产中轮胎的成本和性能很难同时满足,因为目前该产品需要增加支撑胶部件,同时85%产品都是2层胎体+2层带束+2层冠带结构设计,这样同比正常产品,重量要平均重2.5-4.5kg,同时产品的耐久性能和舒适性能也随之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全钢缺气保用轮胎,通过结构设计,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全钢缺气保用轮胎,包括胎体、胶芯、钢丝圈、支撑胶、带束层和气密层;胶芯连接于钢丝圈上端,胎体位于轮胎内侧且延伸至钢丝圈,支撑胶位于胎体和气密层之间;胎体是单层胎体结构,胎体延伸至钢丝圈后绕过钢丝圈反包向轮胎的外侧,其反包端点位于胶芯端点和钢丝圈之间;支撑胶的上端点与带束层端点距离为15-30mm;支撑胶的下端点根据轮胎规格进行设计,轮胎规格不同,其断面高度不同,支撑胶宽度的设计也不同。带束层和胎体骨架材料都选用钢丝帘布,即全钢结构。其中,胎体骨架材料选用的钢丝材料具有弯曲刚度低和钢丝直径细的特点,保证胎体的加工性和胎体的曲绕性能。<br>进一步,支撑胶的厚度是5-9mm。本技术中支撑胶的厚度比现有缺气保用轮胎支撑胶的厚度薄一些,现有缺气保用轮胎支撑胶的厚度为8-12mm,本技术中全钢结构可以将支撑胶的厚度设计至5.5-8mm。不仅保持缺气保用零气压耐久性能,还能很大程度的提高产品的普通耐久性能,根据实验,耐久性能可以提高20-35%。本技术中全钢结构,胎体是单层胎体结构,而且胎体的反包位置下降至胶芯端点和钢丝圈之间,重量比现有缺气保用轮胎轻5-10%,同时提高了产品的乘车舒适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胎体结构为单层胎体设计,大大降低轮胎成本;轮胎结构可以配上厚度较低的支撑胶结构设计,大大降低轮胎成本;提高了轮胎的耐久性能;提高了轮胎乘车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全钢缺气保用子午线轮胎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胎体,2、胶芯,3、钢丝圈,4、支撑胶,5、带束层,6、气密层,a、支撑胶上端点距离带束层端点的距离。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1:图1,一种全钢缺气保用轮胎,包括胎体1、胶芯2、钢丝圈3、支撑胶4、带束层5和气密层6;胶芯2连接于钢丝圈3上端,胎体1位于轮胎内侧且延伸至钢丝圈3,支撑胶4位于胎体1和气密层6之间;胎体1是单层胎体结构,胎体1延伸至钢丝圈3后绕过钢丝圈3反包向轮胎的外侧,其反包端点位于胶芯2端点和钢丝圈3之间;支撑胶4的上端点与带束层5端点距离a=15mm;支撑胶4的下端点根据轮胎规格进行设计,轮胎规格不同,其断面高度不同,支撑胶宽度的设计也不同。带束层5和胎体1骨架材料都选用钢丝帘布,即全钢结构。其中,胎体骨架材料选用的钢丝材料具有弯曲刚度低和钢丝直径细的特点,保证胎体的加工性和胎体的曲绕性能。支撑胶4的厚度是6mm。本技术中全钢缺气保用子午线轮胎结构的工艺与现有缺气保用轮胎的工艺相同。实施例2:支撑胶4的厚度设计为9mm,支撑胶4的上端点与带束层5端点距离a=20mm,支撑胶4的下端点根据轮胎规格进行设计,轮胎规格不同,其断面高度不同,支撑胶4宽度的设计也不同。其余设计与实施例1相同或类似。实施例3:支撑胶4的厚度设计为5.5mm,支撑胶4的上端点与带束层5端点距离a=30mm,支撑胶4的下端点根据轮胎规格进行设计,轮胎规格不同,其断面高度不同,支撑胶4宽度的设计也不同。其余设计与实施例1相同或类似。本技术中胎体1为单层胎体,带束层5和胎体1骨架材料都选用钢丝帘布,即全钢结构,支撑胶4的厚度比现有缺气保用轮胎薄1.5-3.5mm;重量比现有缺气保用轮胎轻5-10%。进行零气压耐久性能、普通耐久性能与乘车舒适性比较,性能测试如下表:备注:性能优标记“+”,相当标记“=”。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技术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钢缺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n包括胎体(1)、胶芯(2)、钢丝圈(3)、支撑胶(4)、带束层(5)和气密层(6);/n胶芯(2)连接于钢丝圈(3)上端,/n胎体(1)是单层胎体结构,胎体(1)位于轮胎内侧且延伸至钢丝圈(3)后绕过钢丝圈(3)反包向轮胎的外侧,其反包端点位于胶芯(2)端点和钢丝圈(3)之间;/n支撑胶(4)位于胎体(1)和气密层(6)之间,支撑胶(4)的厚度是5-9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钢缺气保用轮胎,其特征在于,
包括胎体(1)、胶芯(2)、钢丝圈(3)、支撑胶(4)、带束层(5)和气密层(6);
胶芯(2)连接于钢丝圈(3)上端,
胎体(1)是单层胎体结构,胎体(1)位于轮胎内侧且延伸至钢丝圈(3)后绕过钢丝圈(3)反包向轮胎的外侧,其反包端点位于胶芯(2)端点和钢丝圈(3)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海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方兴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