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视频叠加信息传输方法,该方法通过通讯接口向叠加信息处理模块发起事务启动命令;将叠加信息按照预设的命令类别进行编码,并通过通讯接口传输至叠加信息处理模块;传输完毕后,通过通讯接口向叠加信息处理模块发送事务提交命令;从而将预在主视频上叠加的信息通过命令及其参数的形式进行传输,该方法中的命令信息非常丰富,可扩展性强,可以实现在显示设备屏幕的任何位置显示任意字符、图形。根据上述叠加信息传输方法的视频信号的叠加系统,将行频场频信号识别模块、显示缓冲模块及点时钟产生模块等设置在同一个单片机内,通过廉价的单片机将用户需要的字符和图形叠加在主视频信号或者独自输出视频信号,成本低,并且适用性强。
Video overla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video signal overla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视频叠加信息传输方法及视频信号叠加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视频信号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视频叠加信息传输方法及视频信号叠加系统。
技术介绍
视频传输系统依托于芯片技术的发展,使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在视频传输过程中,对视频进行字符叠加的需求也变得很迫切。在字符叠加时,一般会用单色来表示字符的颜色,然后把需要的字符再叠加到视频上。视频信号的字符叠加电路已经比较成熟,市场上多种档次的视频叠加芯片都很常见,这些芯片的字符叠加原理非常类似,都是利用行、场同步信号确定叠加位置,然后在原始视频信号与字符电平之间进行快速切换。目前,该部分主要使用传统的专用芯片方案,所有功能都已经固定,只能简单地将显示缓冲区中的内容输出,无法满足客户对功能的定制性需求,并且其硬件接口固定,不能灵活地适配用户的需求,现有方案存在功能不具有扩展性、成本高等问题。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视频叠加信息传输方法及视频信号叠加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在视频上叠加信息使用专用芯片可扩展性差的技术问题,以及成本高无法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视频叠加信息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通讯接口向叠加信息处理模块发起叠加信息事务启动命令;将预叠加在主视频上的叠加信息按照预设的命令类别进行编码,并通过所述通讯接口传输至所述叠加信息处理模块;在所述叠加信息传输完毕后,通过通讯接口向所述叠加信息处理模块发送叠加信息事务提交命令。在一些实施例中,叠加信息处理模块将接收到的叠加信息,传输至显示缓冲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命令类别包括:叠加信息内容的命令、叠加内容显示位置的命令、叠加内容显示方式的命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命令的传输方式为一次传输至少一个命令组,其中所述命令组为一叠加信息对应的内容命令、叠加位置命令及叠加方式命令的命令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讯接口为串行通讯接口。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上述视频叠加信息传输方法的视频信号叠加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讯接口,用于传输预叠加至主视频的叠加信息的接口结构;叠加信息处理模块,与所述通讯接口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通讯接口传输的数据命令信息并将叠加信息转换为预叠加的点阵信息;显示缓冲模块,与所述叠加信息处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点阵信息;点时钟产生模块,用于产生时钟信息,使得所述叠加信息的点阵信息与所述主视频同步输出叠加的模块结构;行频场频信号分离模块,用于对主视频信号进行行频、场频信号分离;行频场频信号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视频信号的时序,识别出所述行频场频信号分离模块分离后信号中的行频、场频信号;信号叠加模块,与所述显示缓冲模块相连接,用于将所述主视频信号与所述预叠加的点阵信息进行叠加的模块结构;其中,所述行频场频信号识别模块、所述显示缓冲模块及所述点时钟产生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单片机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缓冲模块包括第一缓冲区、第二缓冲区,所述第一缓冲区与所述第二缓冲区并列设置,所述第一缓冲区存储当前正在显示的叠加信息;所述第二缓冲区接收并存储来自叠加信息处理模块传输的下一次即将显示的叠加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虚拟行场频信号产生模块,设置在所述单片机内,与所述点时钟产生模块相连接,用于产生与所述预叠加信息同步的虚拟行场频信号的模块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视频开关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单片机内,在没有所述主视频信息输入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虚拟行场频信号产生模块产生的虚拟行频场频信号与所述预叠加信息进行叠加。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视频开关控制模块包括:切换开关,一端与所述信号叠加模块相连接,另一端可切换地与所述主视频输入端及虚拟行场频信号产生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是否存在主视频输入,确定与预叠加的信息进行叠加的信号来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视频叠加信息传输方法,首先通过通讯接口向叠加信息处理模块发起叠加信息事务启动命令;将预叠加在主视频上的叠加信息按照预设的命令类别进行编码,并通过所述通讯接口传输至所述叠加信息处理模块;在所述叠加信息传输完毕后,通过通讯接口向所述叠加信息处理模块发送叠加信息事务提交命令;从而将预在主视频上叠加的信息通过命令及其参数的形式进行传输,该方法中的命令信息非常丰富,并且具有可扩展性,可以实现在显示设备显示屏幕的任何位置显示任意字符、图形,能够有效地处理复杂的字符和图形的叠加功能。根据上述叠加信息传输方法的视频信号的叠加系统,为将所述行频场频信号识别模块、所述显示缓冲模块及所述点时钟产生模块等设置在同一个单片机内,通过廉价的单片机将用户需要的字符和图形叠加在主视频信号或者独自输出视频信号,成本低,并且可扩展性及适用性强。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视频叠加信息传输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视频信号叠加系统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参图1及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视频叠加信息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通过通讯接口向叠加信息处理模块发起叠加信息事务启动命令;S2将预叠加在主视频上的叠加信息按照预设的命令类别进行编码,并通过所述通讯接口传输至所述叠加信息处理模块;S3在所述叠加信息传输完毕后,通过通讯接口向所述叠加信息处理模块发送叠加信息事务提交命令。在该实施例中,通讯接口具体可以通过串口实现,例如,SPI、IIC串口,或者其他能够实现双向通讯的物理接口,或者在特殊情况下,单向通讯的物理接口也能限制性地实现本专利技术叠加信息的数据传输;其中的叠加信息处理模块接收通过通讯接口传输的叠加信息,并对该叠加信息进行解码、识别出具体的叠加信息内容、叠加位置、叠加方式等信息;其中的事务启动命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频叠加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a通过通讯接口向叠加信息处理模块发起叠加信息事务启动命令;/nb将预叠加在主视频上的叠加信息按照预设的命令类别进行编码,并通过所述通讯接口传输至所述叠加信息处理模块;/nc在所述叠加信息传输完毕后,通过通讯接口向所述叠加信息处理模块发送叠加信息事务提交命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频叠加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a通过通讯接口向叠加信息处理模块发起叠加信息事务启动命令;
b将预叠加在主视频上的叠加信息按照预设的命令类别进行编码,并通过所述通讯接口传输至所述叠加信息处理模块;
c在所述叠加信息传输完毕后,通过通讯接口向所述叠加信息处理模块发送叠加信息事务提交命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叠加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叠加信息处理模块将接收到的叠加信息,传输至显示缓冲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叠加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类别包括:
叠加信息内容的命令、叠加内容显示位置的命令、叠加内容显示方式的命令。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视频叠加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的传输方式为一次传输至少一个命令组,其中所述命令组为一叠加信息对应的内容命令、叠加位置命令及叠加方式命令的命令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接口为串行通讯接口。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5的视频叠加信息传输方法的视频信号叠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通讯接口,用于传输预叠加至主视频的叠加信息的接口结构;
叠加信息处理模块,与所述通讯接口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通讯接口传输的数据命令信息并将叠加信息转换为预叠加的点阵信息;
显示缓冲模块,与所述叠加信息处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点阵信息;
点时钟产生模块,用于产生时钟信息,使得所述叠加信息的点阵信息与所述主视频同步输出叠加的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波,商忠民,解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睿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