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控制方法、装置及虚拟电厂
本专利技术涉及虚拟电厂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储能控制方法、装置及虚拟电厂。
技术介绍
虚拟电厂是一种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能够实现多个DER(英文全称:DistributedEnergyResource,中文名称:分布式能源)的聚合和协调优化,例如DG(英文全称:DistributedGeneration,中文名称:分布式发电装置)、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可以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网运行和电力交易。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将虚拟电厂接入电网后,电网运行会出现一些问题,从而导致电网稳定性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控制方法、装置及虚拟电厂,通过分级储能控制提高对负荷功率的控制精度,保证虚拟电厂参与电网运行或电力交易时的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储能控制方法,应用于虚拟电厂的控制器,所述虚拟电厂还包括:一级储能系统和二级储能系统,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虚拟电厂的控制器,所述虚拟电厂还包括:一级储能系统和二级储能系统,所述一级储能系统接入所述虚拟电厂的配电系统,所述二级储能系统部署在所述虚拟电厂内的园区微网,所述方法包括:/n确定所述虚拟电厂的运行模式;/n依据所述虚拟电厂的运行模式,确定所述园区微网并网点的第一功率区间和虚拟电厂并网点的第二功率区间;/n控制所述二级储能系统充电或放电,将所述园区微网并网点输出至所述配电系统的功率控制在所述第一功率区间内;/n控制所述一级储能系统运行削峰填谷模式,将所述配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控制在所述第二功率区间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虚拟电厂的控制器,所述虚拟电厂还包括:一级储能系统和二级储能系统,所述一级储能系统接入所述虚拟电厂的配电系统,所述二级储能系统部署在所述虚拟电厂内的园区微网,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虚拟电厂的运行模式;
依据所述虚拟电厂的运行模式,确定所述园区微网并网点的第一功率区间和虚拟电厂并网点的第二功率区间;
控制所述二级储能系统充电或放电,将所述园区微网并网点输出至所述配电系统的功率控制在所述第一功率区间内;
控制所述一级储能系统运行削峰填谷模式,将所述配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控制在所述第二功率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虚拟电厂的运行模式为对内负荷管理时,所述依据所述虚拟电厂的运行模式,确定所述园区微网并网点的第一功率区间和虚拟电厂并网点的第二功率区间,包括:
获取所述园区微网并网点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功率历史数据;
根据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功率历史数据,计算所述园区微网储能的最大需量控制值和最佳存储容量值;
依据所述园区微网储能的最佳存储容量值确定所述园区微网储能的充电边界功率值;
将所述园区微网储能的最大需量控制值确定为所述第一功率区间的上限值,并将所述园区微网储能的充电边界功率值确定为所述第一功率区间的下限值;
利用所述园区微网储能的最大需量控制值和削峰填谷裕度系数,计算所述第二功率区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园区微网并网点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功率历史数据,计算所述园区微网储能的最大需量控制值和最佳存储容量值,包括:
对于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每个计算周期,依据所述计算周期内的功率历史数据以及预先设定的目标需量值的初始值和增量,计算得到所述计算周期内的多个储能容量值和多个储能功率值,并以用户侧收益最大为优化目标计算所述计算周期中的最佳储能容量值和最佳储能功率值;
依据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每个计算周期的最佳储能容量值和最佳储能功率值确定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最佳储能容量值和最佳储能功率值,并将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最佳储能功率值确定为所述园区微网储能的最大需量控制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削峰填谷裕度系数包括一级削峰填谷放电裕度系数和一级削峰填谷充电裕度系数,所述利用所述园区微网储能的最大需量控制值和削峰填谷裕度系数,计算所述第二功率区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包括:
将所述虚拟电厂中所有所述园区微网储能的最大需量控制值的和值确定为所述一级储能系统的最大需量值;
将所述一级储能系统的最大需量值与一级削峰填谷放电裕度系数的乘积值,确定为所述第二功率区间的上限值;
将所述第二功率区间的上限值与一级削峰填谷充电裕度系数的乘积值,确定为所述第二功率区间的下限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二级储能系统充电或放电,将所述园区微网并网点输出至所述配电系统的功率控制在所述第一功率区间内,包括:
当所述园区微网并网点功率超过所述第一功率区间的上限值时,控制所述二级储能系统放电,将所述园区微网并网点输出至所述配电系统的功率控制在所述第一功率区间内;
当所述园区微网并网点功率低于所述第一功率区间的下限值时,控制所述二级储能系统充电,将所述园区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开金,胡遥,苏阳,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