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视觉鞋类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为待识别的鞋子在合适的位置上贴上条码,利用传输设备将鞋子依次送入识别区域;S2、通过扫码模块扫描鞋子上的条码,得到条码中记录的信息,扫码模块将信息传输给上位机中的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调用上位机中的数据库,查询得到扫码的鞋子对应的生产批次、型号等信息;S3、通过图像采集模块采集鞋子的高清图案,通过图像处理模块处理后,将图案传输给上位机中的对比模块;S4、对比模块将采集到的图案与标准图案进行比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来对鞋子进行自动化的检测,节省了大量人力,降低人工成本,识别准确率高。
A visual footwear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视觉鞋类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鞋类生产
,具体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视觉鞋类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最早人们为了克服特殊情况,不让脚难受或者受伤,就专利技术了毛皮鞋子。鞋子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类用品,各种样式功能的鞋子随处可见。传统的鞋类制造企业中,鞋类外观检测和规格检测基本靠人工完成,人工劳动强度较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视觉鞋类识别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视觉鞋类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为待识别的鞋子在合适的位置上贴上条码,利用传输设备将鞋子依次送入识别区域;S2、通过扫码模块扫描鞋子上的条码,得到条码中记录的信息,扫码模块将信息传输给上位机中的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调用上位机中的数据库,查询得到扫码的鞋子对应的生产批次、型号等信息;S3、通过图像采集模块采集鞋子的高清图案,通过图像处理模块处理后,将图案传输给上位机中的对比模块;S4、对比模块将采集到的图案与标准图案进行比对,判断鞋子的轮廓、尺码、颜色是否与标准图案存在偏差,若偏差在阈值之下,则通过报警模块输出合格信号,若偏差超过阈值,则通过报警模块输出不合格信号。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1中的条码为二维码或条形码。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1中条码由以下步骤生成:根据每双鞋子的型号、生产日期、次序,在上位机中自动生成一组序列号作为料号,并记录在数据库中,同时上位机将料号传输给条码生成模块,条码生成模块将料号生成为条码图案,并通过打印模块打印成可贴附的条码。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3中的图案采集模块为工业相机。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4中的标准图案由人工事先对合格品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并根据鞋子的不同型号,一一记录在数据库中。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4在比对之前,还包括标准图像的更换,具体步骤如下:在步骤S2中信息处理模块得到扫码信息之后,上位机根据扫码信息,从数据库中将对应鞋子的标准图案发送给对比模块,对比模块判断发送来的标准图案与目前采用的标准图案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继续使用,若不一致则从上位机中重新下载新的标准图案。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位机上设置有人机交互界面,工作人员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来查看各项信息,且可以改变对比模块中的阈值大小。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报警模块为报警灯,合格信号为绿光,不合格信号为红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来对鞋子进行自动化的检测,节省了大量人力,降低人工成本,识别准确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人机交互界面的实时显示图像;图2为在检测到不匹配鞋子时人机交互界面的图像;图3为在检测到匹配鞋子时的人机交互界面的图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视觉鞋类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为待识别的鞋子在合适的位置上贴上条码,利用传输设备将鞋子依次送入识别区域;S2、通过扫码模块扫描鞋子上的条码,得到条码中记录的信息,扫码模块将信息传输给上位机中的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调用上位机中的数据库,查询得到扫码的鞋子对应的生产批次、型号等信息;S3、通过图像采集模块采集鞋子的高清图案,通过图像处理模块处理后,将图案传输给上位机中的对比模块;S4、对比模块将采集到的图案与标准图案进行比对,判断鞋子的轮廓、尺码、颜色是否与标准图案存在偏差,若偏差在阈值之下,则通过报警模块输出合格信号,若偏差超过阈值,则通过报警模块输出不合格信号。所述步骤S1中的条码为二维码或条形码。所述步骤S1中条码由以下步骤生成:根据每双鞋子的型号、生产日期、次序,在上位机中自动生成一组序列号作为料号,并记录在数据库中,同时上位机将料号传输给条码生成模块,条码生成模块将料号生成为条码图案,并通过打印模块打印成可贴附的条码。所述步骤S3中的图案采集模块为工业相机。所述步骤S4中的标准图案由人工事先对合格品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并根据鞋子的不同型号,一一记录在数据库中。所述步骤S4在比对之前,还包括标准图像的更换,具体步骤如下:在步骤S2中信息处理模块得到扫码信息之后,上位机根据扫码信息,从数据库中将对应鞋子的标准图案发送给对比模块,对比模块判断发送来的标准图案与目前采用的标准图案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继续使用,若不一致则从上位机中重新下载新的标准图案。所述上位机上设置有人机交互界面,工作人员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来查看各项信息,且可以改变对比模块中的阈值大小,如图1-3,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显示拍摄到的图案,并在图案右侧显示鞋子尺寸、颜色、左右脚、料号等信息,便于工作人员查看。图1为一对匹配的鞋子,此时输出合格信号,而图2为一黑一白两只不匹配的鞋子,右侧的信息栏中显示的两只鞋子的尺寸和颜色信息就不一致,此时输出不合格信号,在将其中一只鞋子更换后,如图3,对比模块再次对比图案,匹对成功,就会输出合格信号。所述报警模块为报警灯,合格信号为绿光,不合格信号为红光。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视觉鞋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为待识别的鞋子在合适的位置上贴上条码,利用传输设备将鞋子依次送入识别区域;/nS2、通过扫码模块扫描鞋子上的条码,得到条码中记录的信息,扫码模块将信息传输给上位机中的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调用上位机中的数据库,查询得到扫码的鞋子对应的生产批次、型号等信息;/nS3、通过图像采集模块采集鞋子的高清图案,通过图像处理模块处理后,将图案传输给上位机中的对比模块;/nS4、对比模块将采集到的图案与标准图案进行比对,判断鞋子的轮廓、尺码、颜色是否与标准图案存在偏差,若偏差在阈值之下,则通过报警模块输出合格信号,若偏差超过阈值,则通过报警模块输出不合格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视觉鞋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为待识别的鞋子在合适的位置上贴上条码,利用传输设备将鞋子依次送入识别区域;
S2、通过扫码模块扫描鞋子上的条码,得到条码中记录的信息,扫码模块将信息传输给上位机中的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调用上位机中的数据库,查询得到扫码的鞋子对应的生产批次、型号等信息;
S3、通过图像采集模块采集鞋子的高清图案,通过图像处理模块处理后,将图案传输给上位机中的对比模块;
S4、对比模块将采集到的图案与标准图案进行比对,判断鞋子的轮廓、尺码、颜色是否与标准图案存在偏差,若偏差在阈值之下,则通过报警模块输出合格信号,若偏差超过阈值,则通过报警模块输出不合格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视觉鞋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条码为二维码或条形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视觉鞋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条码由以下步骤生成:根据每双鞋子的型号、生产日期、次序,在上位机中自动生成一组序列号作为料号,并记录在数据库中,同时上位机将料号传输给条码生成模块,条码生成模块将料号生成为条码图案,并通过打印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榛子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