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斌专利>正文

高效火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451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高效火嘴,其特征是火嘴外套内设有火嘴盘,火嘴盘的锥面A上制有进风螺旋槽,锥面B上制有进风孔,盘底端面上制有进气孔,并与主进气管座和拉杆相固定连接,主进气管座上连接分气管,拉杆上连接调节螺母。其优点是风气通孔结构与布局先进合理,火焰旋转燃烧,扇面形扩散,炉膛接触火焰面积大,受热均匀,热效率高,节能;自动点火,既能与锅炉全自动燃烧器配套使用,也可以单独在其它有风有气的场合使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燃烧器的组件,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效火咀。火咀是燃烧器的重要组件,它直接关系到燃烧质量的好坏。目前油田锅炉点火的火咀是由两根不等径金属管相套装组成,两管的圆周上相对应加工有进风孔。套管中心是封头天然气管,管的头部和圆周上也加工有通气孔。工作时可用手转动套管的内管,当内外套管的进风孔重合时进风量最大,相错时进风量减小。这种结构的不足之处是1、套管的进风孔与风向垂直,产生进风阻力,使风量减少,造成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低。2、风是从天然气管圆周通气孔进入管中心吹进炉内,燃烧集中在炉膛中心,炉壁不能直接接触火焰,影响热效率提高。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节能燃烧效果好的高效火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设计的核心是根据燃烧的基本原理和天然气燃烧设备的特性,将现在火咀简单的套管式结构,改进为多件组合连接可调式的结构,使风气通道与风气流向平行减少阻力,风通道是由进风螺旋槽和进风孔构成,气通道进气孔和分气管构成,同时还设有调节进气量和自动点火结构,以此达到提供一种具有自动点火、燃烧质量好的高效火嘴的目的。其技术要点是高效火咀,它包括火咀外套、拉杆、支杆、夹板、插座,其特征是火咀外套内设有火咀盘,火咀盘的锥面A上制有进风螺旋槽,锥面B上制有进风孔,盘底端面上制有进气孔,并与主进气管座和拉杆相固定连接,主进气管座上连接分气管,拉杆上连接调节螺母。上述火咀,其特征是火咀外套上制有圆锥斜面,带电打火杆和接地打火杆一端位于火咀盘内,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插座和支杆上。上述火咀,其特征是锥面A上的进风螺旋槽数为7-12个,锥面B上的进风孔数为60-100个,盘底端面上进气孔数为12-16个,主进气管座上连接的分气管数为5-10个。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措施,本技术的优点是1、风气通孔设计成多种形状结构,布局合理,流畅,阻力小,火焰旋转燃烧,扇面形扩散,使炉腔接触火焰面积大,受热均匀,热效率高,节能。2、火咀外套与火咀盘之间风气通道是可调的,对风气流量可以进行调节控制,改变火焰形状,打火杆与电器控制系统相接后,可进行自动点火。3、高效火咀除与锅炉全自动燃烧器配套使用外,也可以应用在其它通风通气的燃烧设备上,或连接在有风有气的和管路上使用。本技术的细节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示意图。图3是图1中沿B-B线的剖视图。由图1-3所示,高效火咀是由火咀盘1、带电打火杆2、接地打火杆3、分气管9、主进气管座11、火咀外套12、拉杆13、调节螺母14、支杆15、夹板16、插座17组成。火咀外套12上制有圆锥斜面7,套内设置有呈碗状的火盘盘1,火盘1上有锥面A5和锥面B6,锥面A5上制有7-12个进风螺旋槽4,锥面B6上制有60-100个进风孔B,盘底端面上制有12--16个进气孔10,并与状管主进气管座11和拉杆13相固定连接,拉杆13一端位于主进气管座11内连接在盘底端面中心上,另一端与调节螺母14相螺连,多个分气管9固定连接在主进气管座11圆周上并相通。带电打火杆2和接地打火杆3一端是弯形,另一端是直杆,两杆弯形端相对应位于火咀盘1内,直杆端分别连接在插座17和支杆15上。插座17紧固在夹板16内。工作时,高效火咀安装在锅炉全自动燃烧器上,火咀外套12、调节螺母14、主进气管座11、带电打火杆2、接地打火杆3分别与燃烧器的机壳出风口、机壳后上端、气管弯头、控制器引出线相连接。火咀与燃烧器装配后,按控制程序进行工作。燃气由主进气管座11经分气管9、进气孔10在火咀外套12和火咀盘1内被打火杆2、3放电点燃。吹风由火咀外套12与火咀盘1之间的间隙和进风螺旋槽4和进风孔8吹入,火随风势旋转燃烧,呈扇面形扩散吹进炉腔内。火咀若应用在其它燃烧设备上或有风有气的管路上使用时,只要采用一定的连接固定措施,接好风气通道后,人工点火或电打火点燃后即可进行燃烧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火咀,它包括火咀外套、拉杆、支杆、夹板、插座,其特征是火咀外套内设有火咀盘,火咀盘的锥面A上制有进风螺旋槽,锥面B上制有进风孔,盘底端面上制有进气孔,并与主进气管座和拉杆相固定连接,主进气管座上连接分气管,拉杆上连接调节螺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火咀,其特征是火咀外套上制有圆锥斜面,带电打火杆和接地打火杆一端位于火咀盘内,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插座和支杆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火咀,其特征是锥面A上的进风螺旋槽数为7-12个,锥面B上的进风孔数为60-100个,盘底端面上进气孔数为12-16个,主进气管座上连接的分气管数为5-10个。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高效火嘴,其特征是火嘴外套内设有火嘴盘,火嘴盘的锥面A上制有进风螺旋槽,锥面B上制有进风孔,盘底端面上制有进气孔,并与主进气管座和拉杆相固定连接,主进气管座上连接分气管,拉杆上连接调节螺母。其优点是风气通孔结构与布局先进合理,火焰旋转燃烧,扇面形扩散,炉腔接触火焰面积大,受热均匀,热效率高,节能;自动点火,既能与锅炉全自动燃烧器配套使用,也可以单独在其它有风有气的场合使用。文档编号F23D1/02GK2331844SQ9823805公开日1999年8月4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23日专利技术者孙景才, 宋树良, 李振国, 张树森 申请人:王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火咀,它包括火咀外套、拉杆、支杆、夹板、插座,其特征是火咀外套内设有火咀盘,火咀盘的锥面A上制有进风螺旋槽,锥面B上制有进风孔,盘底端面上制有进气孔,并与主进气管座和拉杆相固定连接,主进气管座上连接分气管,拉杆上连接调节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景才宋树良李振国张树森
申请(专利权)人:王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