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0381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排布的子像素和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扫描线,子像素包括开口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第一区和第二区沿第一方向排布;第一区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开口区;第二区包括第二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二开口区;第一开口区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二开口区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不同区域的显示需求进行显示内容分区域显示、自由切换、和相应的清晰度调整,清晰度要求不同的区域所需要的背光源亮度不同,有效降低了显示装置的功耗。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如今,各种大尺寸和超大尺寸显示装置的需求与日俱增,汽车显示屏的研究与开发也开始向超大显示屏发展,例如48寸的狭长汽车显示屏,将仪表盘显示屏、中控显示屏、以及娱乐显示屏做成一体,横跨主驾驶和副驾驶的位置。现有技术中的超大液晶显示屏是将几块不同的液晶显示面板进行相邻拼接形成的,但是不同液晶显示面板四周边缘都存在一定宽度的非显示区,在拼接时相邻两块显示面板之间存在拼缝,由于拼缝的存在,会大大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图像的完整性,严重影响显示效果,并且增加了制作工艺流程。并且现有设计中一整块超大显示面板都使用相同的像素密度,不能根据不同区域的显示需求进行显示内容分区域显示、自由切换、和相应的清晰度调整,此外整块显示面板的开口率相同,使得液晶显示装置中各部分需要的背光源中LED的数量相同,增加了显示装置的功耗,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用于进行无缝分区显示,且能够降低显示功耗。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排布的子像素和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扫描线,所述子像素包括开口区,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所述第一区包括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开口区;所述第二区包括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二开口区;所述第一开口区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开口区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显示装置包括一整块完整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第一区和第二区用于显示不同的内容,第一区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区包括第二子像素,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开口区,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二开口区,第一开口区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二开口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即同一块显示面板上第一区的开口率大于第二区的开口率,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开口率大可增加显示面板的亮度,则显示面板第一区的亮度大于第二区的亮度,可以通过降低第一区的背光亮度来调整整个显示面板画面亮度的均匀性,背光亮度的降低可有效降低显示装置的功耗,降低了成本;由第一开口区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二开口区在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可知第一区中第一子像素的密度小于第二区中第二子像素的密度,像素密度大可增加显示面板的分辨率,使得显示面板第二区的画面分辨率高于第一区的画面分辨率,有效提高了第二区画面的清晰度;本专利技术中的显示面板为一整块完整的显示面板,相对于拼接屏来说减少了制作工艺流程,降低了成本;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针对不同区域进行了差异化设计,可根据不同区域的显示需求进行显示内容分区域显示、自由切换、和相应的清晰度调整,使一个显示面板可以进行多样化显示,并且清晰度要求不同的区域所需要的背光源亮度不同,有效降低了显示装置的功耗、降低了成本。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1中A-A向剖面图;图11是图10中背光模组的俯视图;图12是图2中B-B向剖面图;图13是图12中背光模组的俯视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C-C向剖视图;图16是图15中背光模组的俯视图;图17是图14中另一种C-C向剖视图;图18是图17中背光模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请参考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1,显示面板1包括阵列基板2,阵列基板2包括衬底基板3;显示面板1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排布的子像素和多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扫描线4,子像素包括开口区,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交叉;显示面板1包括第一区5和第二区6,第一区5和第二区6沿第一方向X排布;第一区5包括第一子像素7,第一子像素7包括第一开口区8;第二区6包括第二子像素9,第二子像素9包括第二开口区10;第一开口区8在衬底基板3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二开口区10在衬底基板3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为一整块完整显示面板,显示面板1的第一区5和第二区6可以用于显示不同的内容、也可以用于显示相同的内容,第一区5中的第一开口区8在衬底基板3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二开口区10在衬底基板3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即同一块显示面板1上第一区5的开口率大于第二区6的开口率,开口率大可增加显示面板1的亮度,则显示面板1第一区5的亮度大于第二区6的亮度,当第一区5和第二区用来显示相同的内容时,可以通过降低第一区5的背光亮度来匹配第二区5的显示亮度,以此使整个显示面板1画面亮度均一,显示效果好,背光亮度的降低可有效降低显示装置100的功耗,从而降低了成本;由第一开口区8在衬底基板3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二开口区10在衬底基板3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可知第一区5中第一子像素7的密度小于第二区6中第二子像素9的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n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排布的子像素和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扫描线,所述子像素包括开口区,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n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所述第一区包括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开口区;所述第二区包括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二开口区;所述第一开口区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开口区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排布的子像素和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扫描线,所述子像素包括开口区,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二区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所述第一区包括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开口区;所述第二区包括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二开口区;所述第一开口区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开口区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还包括非开口区,所述非开口区围绕所述开口区设置;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黑矩阵,所述黑矩阵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非开口区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之内;所述黑矩阵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区的第一黑矩阵和位于所述第二区的第二黑矩阵;所述第一黑矩阵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甲黑矩阵,所述第二黑矩阵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甲黑矩阵;所述第一甲黑矩阵与所述第二甲黑矩阵相连接;所述第一甲黑矩阵和所述第二甲黑矩阵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开口区和所述第二开口区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无交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黑矩阵还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乙黑矩阵,所述第二黑矩阵还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乙黑矩阵,所述第一乙黑矩阵与所述第二乙黑矩阵相连接;所述第一乙黑矩阵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开口区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二乙黑矩阵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开口区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无交叠;所述第一乙黑矩阵沿第二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乙黑矩阵沿第二方向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乙黑矩阵沿第二方向的宽度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二甲黑矩阵沿第二方向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黑矩阵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丙黑矩阵,所述第二黑矩阵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丙黑矩阵;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丙黑矩阵或所述第二丙黑矩阵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之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甲黑矩阵与所述第一乙黑矩阵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所述第二甲黑矩阵与所述第二乙黑矩阵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所述扫描线包括第一扫描线和第二扫描线,所述第一扫描线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甲黑矩阵和第二甲黑矩阵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之内;所述第二扫描线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乙黑矩阵和所述第二乙黑矩阵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之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行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子像素与同一条所述第一扫描线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设置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背光源,所述第一背光源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LED;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玲沈柏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