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0381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栅极线和数据线,栅极线和数据线交叉限定出多个子像素区,子像素区设有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触控检测单元、多个指纹识别单元和控制电路,驱动方法包括:控制电路判断是否进行指纹检测;若是,则控制电路以第一扫描方式扫描触控检测单元,且扫描指纹识别单元,第一扫描方式采用第一报点率;若否,则控制电路以第二扫描方式扫描触控检测单元,第二扫描方式采用第二报点率;其中,第一报点率小于第二报点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指纹检测性能和指纹检测速率。

Display panel, driv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指纹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是与生俱来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如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用户在操作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前,只需要用手指触摸显示装置就可以进行权限验证,简化了权限验证过程,并且,随着指纹识别功能应用场景的逐渐增加,指纹识别区域逐渐由部分区域演变为全屏识别。现有的基于光学式指纹识别技术的显示装置中,光感指纹传感器基于半导体器件形成,利用半导体器件受到光照会产生漏流的特性实现指纹检测,具体地,指纹识别光源产生的光线在手指与显示装置触控的表面发生反射后,反射光线照射到指纹识别传感器,光感指纹传感器来检测由于指纹谷峰波动带来的光线强度,从而生成指纹谱。但是,现有的光感指纹传感器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测量时间来确保手指触碰产生的放电效应足够大到检测出指纹脊和指纹谷的差异,因此,造成现有的基于光学式指纹识别技术的显示装置中,其指纹检测性能和指纹检测速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指纹检测性能和指纹检测速率。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栅极线和数据线,栅极线和数据线交叉限定出多个子像素区,子像素区设有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栅极线电连接,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数据线电连接,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像素电极电连接;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触控检测单元、多个指纹识别单元和控制电路,驱动方法包括:控制电路判断是否进行指纹检测;若是,则控制电路以第一扫描方式扫描触控检测单元,且扫描指纹识别单元,第一扫描方式采用第一报点率;若否,则控制电路以第二扫描方式扫描触控检测单元,第二扫描方式采用第二报点率;其中,第一报点率小于第二报点率。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数据线,栅极线和数据线交叉限定出多个子像素区,子像素区设有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栅极线电连接,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数据线电连接,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像素电极电连接;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触控检测单元、多个指纹识别单元和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用于判断是否进行指纹检测;当进行指纹检测时,驱动电路以第一扫描方式扫描触控检测单元,且扫描指纹识别单元,第一扫描方式采用第一报点率;当不进行指纹检测时,驱动电路以第二扫描方式扫描触控检测单元,第二扫描方式采用第二报点率;其中,第一报点率小于第二报点率。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其中,显示面板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应用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方法的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数据线,栅极线和数据线交叉限定出多个子像素区,子像素区设有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栅极线电连接,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数据线电连接,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像素电极电连接。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触控检测单元、多个指纹识别单元和控制电路。显示面板中控制电路判断是否进行指纹检测,当需要进行指纹检测时,控制电路以第一扫描方式扫描触控检测单元,且扫描指纹识别单元,第一扫描方式采用第一报点率;当不需要进行指纹检测时,控制电路以第二扫描方式扫描触控检测单元,控制电路不需要扫描指纹识别单元,第二扫描方式采用第二报点率。第一报点率小于第二报点率,即当需要进行指纹检测时每秒完成扫描所有的触控检测单元并向控制电路上传触控点信号的次数小于当不需要进行指纹检测时每秒完成扫描所有的触控检测单元并向控制电路上传触控点信号的次数,由于完成一次扫描所有的触控检测单元并向控制电路上传触控点信号的时间是固定的,因此,和当不需要进行指纹检测时每秒用于扫描触控检测单元所需要的时间相比,当需要进行指纹检测时每秒用于扫描触控检测单元所需要的时间较小,省下的时间可用于控制电路扫描指纹识别单元,使得当需要进行指纹检测时控制电路扫描指纹识别单元的时间增长,从而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指纹检测性能和指纹检测速率。且当需要进行指纹识别时,用户并不会做过多例如多点触控、滑动触控等触控动作,即对显示面板的触控检测性能要求不高,在需要进行指纹识别时,降低控制电路扫描触控检测单元时的报点率,并不会影响用户对显示面板的触控检测性能的要求。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在不进行指纹检测时的驱动时序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在进行指纹检测时的驱动时序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单元的等效电路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述的显示装置中背光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参考图1,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栅极线G和多条数据线D,栅极线G和数据线D交叉限定出多个子像素区10,子像素区10设有像素电极11和薄膜晶体管12,薄膜晶体管12的控制端与栅极线G电连接,薄膜晶体管12的第一极与数据线D电连接,薄膜晶体管12的第二极与像素电极11电连接;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数据线,所述栅极线和所述数据线交叉限定出多个子像素区,所述子像素区设有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栅极线电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像素电极电连接;/n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触控检测单元、多个指纹识别单元和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方法包括:/n所述控制电路判断是否进行指纹检测;/n若是,则所述控制电路以第一扫描方式扫描所述触控检测单元,且扫描所述指纹识别单元,所述第一扫描方式采用第一报点率;/n若否,则所述控制电路以第二扫描方式扫描所述触控检测单元,所述第二扫描方式采用第二报点率;其中,/n所述第一报点率小于所述第二报点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数据线,所述栅极线和所述数据线交叉限定出多个子像素区,所述子像素区设有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栅极线电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像素电极电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触控检测单元、多个指纹识别单元和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电路判断是否进行指纹检测;
若是,则所述控制电路以第一扫描方式扫描所述触控检测单元,且扫描所述指纹识别单元,所述第一扫描方式采用第一报点率;
若否,则所述控制电路以第二扫描方式扫描所述触控检测单元,所述第二扫描方式采用第二报点率;其中,
所述第一报点率小于所述第二报点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需要进行指纹检测时,所述控制电路判断所述指纹识别单元采集的指纹是否匹配;
若是,则所述控制电路以所述第二扫描方式扫描所述触控检测单元,并停止扫描所述指纹识别单元;
若否,则所述控制电路以所述第一扫描方式扫描所述触控检测单元,且继续扫描所述指纹识别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指纹识别单元采集的指纹不匹配时,所述控制电路判断检测所述指纹识别单元采集的指纹的次数是否超过第一阈值;
若是,则所述控制电路以所述第二扫描方式扫描所述触控检测单元,并停止扫描所述指纹识别单元;
若否,则所述控制电路以所述第一扫描方式扫描所述触控检测单元,且继续扫描所述指纹识别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发出多个周期性的扫描控制信号,每一周期包括多帧扫描时间;
当不进行指纹检测时,每一周期中每一帧所述扫描时间均包括触控检测时间和显示扫描时间;
当进行指纹检测时,每一周期中部分帧所述扫描时间包括所述触控检测时间和所述显示扫描时间,其余帧所述扫描时间包括指纹检测时间和所述显示扫描时间;
在所述触控检测时间内,所述控制电路扫描所述触控检测单元;在所述显示扫描时间内,所述控制电路依次扫描所述栅极线,且通过所述数据线向所述像素电极传输数据电压信号;在所述指纹检测时间内,所述控制电路扫描所述指纹识别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报点率为10Hz,所述第二报点率为120Hz。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包括光感二极管、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第四薄膜晶体管和存储电容;
所述光感二级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光感二级管的第二极接有偏置电压;
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宗骏孙莹许育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