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多前置角叠加与末端修正的新型前置导引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制导与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采用多前置角叠加的高精度前置导引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目前在飞行器制导领域采用多前置角的方法完全可以实现。而传统单前置角的物理意义比较明确,因此在导引算法中广泛应用。但单前置角相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多前置角导引来说,显然容错性差一些。而且多前置角导引的物理意义更加明确,尤其是在飞行过程中,根据目标运动态势的变化,可以不断地调制前置角的信息,使得打击精度更高,飞行弹道更合理,导引律的解算更加复合设计要求。同时传统导引律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在末端视线角变化较大时,导引律的输出容易达到饱和,因此本专利技术针对末端的视线角过大问题,单独设计了大视线角处理环节,通过引入该环节,可以明显的改善导引末端弹道变得平缓而形成尾追态势,从而使得导引律的设计更合理,导引精度更高。因此基于以上两方面背景所提出的多前置角新型导引方法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与经济价值,能够广泛应用于军民两用的各种飞行器制导与导航领域。r>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多前置角叠加与末端修正的新型前置导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0,采用陀螺仪测量飞行器的偏航角,采用导引头测量飞行器相对于机动目标运动的视线角信号与初始距离,并采用惯性导航设备测量飞行器的运动距离;/n步骤S20,根据所述的初始距离与运动距离以及视线角信号设置条件,多次截取前置角信号;/n步骤S30,讲所述的多个前置角截取信号与飞行器偏航角测量信号进行比较与修正,得到多个前置误差信号,并对多误差信号进行比例综合;/n步骤S40,将所述视线角测量信号与偏航角测量信号进行对比,得到视线角误差信号,并对视线角信号进行非线性处理,得到大视线角处理信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多前置角叠加与末端修正的新型前置导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采用陀螺仪测量飞行器的偏航角,采用导引头测量飞行器相对于机动目标运动的视线角信号与初始距离,并采用惯性导航设备测量飞行器的运动距离;
步骤S20,根据所述的初始距离与运动距离以及视线角信号设置条件,多次截取前置角信号;
步骤S30,讲所述的多个前置角截取信号与飞行器偏航角测量信号进行比较与修正,得到多个前置误差信号,并对多误差信号进行比例综合;
步骤S40,将所述视线角测量信号与偏航角测量信号进行对比,得到视线角误差信号,并对视线角信号进行非线性处理,得到大视线角处理信号;
步骤S50,将所述的多个误差信号与大视线角处理信号进行综合,得到综合信号,并进行积分运算,输出给飞行器姿态稳定回路,导引飞行器准确命中目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多前置角叠加与末端修正的新型前置导引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前向飞行距离进行前置角信号的多次截取包括:
选取满足飞行器飞行距离x>xn的最小时刻,记作tn。然后截取tn时刻的视线角qu(tn),作为第n次前置角的值。其中而xt(0)为初始时刻目标距离飞行器的距离在x轴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作娥,冯林平,潘爽,孙东平,聂永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