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循环冷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17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循环冷却机构,包括进液管、出液管、柔性连接件和若干散热模块,若干所述散热模块均设在所述柔性连接件上,所述散热模块上设有供冷却液流通的冷却通道,所述进液管一端连通所述冷却通道的进口,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外部冷却液进液管路,所述出液管一端连通所述冷却通道的出口,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外部冷却液出液管路,用柔性连接件将多个散热模块连接并固定在工件的侧壁上,并在散热模块内的冷却通道中通入冷却液,使散热模块可以与工件进行热交换,提高冷却效率,冷却过程中冷却液不会与工件表面接触,起到有效保护工件的金属性能的作用。

A flexible circulating cool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循环冷却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増材制造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循环冷却机构。
技术介绍
增材制造中高的热输入造成工件快速升温,为保证产品质量,工件需保持一相对稳定的温度水平,现有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停机等待自然冷却方式,冷却效率低,影响制造效率;采用冷却液直接接触来换热降温的方式虽然可以有效提高冷却效率,但由于冷却液在组分含量上不仅仅只有水,还会有一定比例的冷却油和电解质等组分,这些组分会氧化或腐蚀工件表面,进而会影响到工件表面的工艺性能,因而直接接触冷却的方式并不适合直接应用在抗氧化性能不佳的材质冷却操作上,适应性低,并且现有的直接接触冷却的操作方式大多都是采用浇淋的形式,冷却液的流量不容易控制,不可控的直接接触冷却会造成降温过快,易产生产品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柔性循环冷却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柔性循环冷却机构,包括进液管、出液管、柔性连接件和若干散热模块,其中,所述散热模块的材质为铜,若干所述散热模块均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循环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管、出液管、柔性连接件和若干散热模块,若干所述散热模块均设在所述柔性连接件上,所述散热模块上设有供冷却液流通的冷却通道,所述进液管一端连通所述冷却通道的进口,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外部冷却液进液管路,所述出液管一端连通所述冷却通道的出口,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外部冷却液出液管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循环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管、出液管、柔性连接件和若干散热模块,若干所述散热模块均设在所述柔性连接件上,所述散热模块上设有供冷却液流通的冷却通道,所述进液管一端连通所述冷却通道的进口,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外部冷却液进液管路,所述出液管一端连通所述冷却通道的出口,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外部冷却液出液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循环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在所述散热模块中呈U字型或呈S字型分布,若干个所述散热模块等距并排设置在所述柔性连接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柔性循环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冷却通道之间通过软管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柔性循环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冷却通道的进口均连通所述进液管,若干个所述冷却通道的出口均连通所述出液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循环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件为薄钢带,所述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宇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