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使空调风形成环流的新型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12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能使空调风形成环流的新型空调器,包括空调外壳,空调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引流组件,空调外壳的左下方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的左上方设置有扫风叶片一,出风口的右下方设置有扫风叶片二,扫风叶片一上设置有扫风旋转轴一,扫风叶片二上设置有扫风旋转轴二,空调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换热器以及风向轮轴,风向轮轴上设置有轴片。该能使空调风形成环流的新型空调器,通过在出风口设置有可旋转的扫风叶片一以及扫风叶片二,达到了控制扫风角度,在室内形成环流风,使得空调风最大限度的避开用户的活动区域,不会直吹人体,达到了提高用户舒适性的目的。

A new type of air conditioner which can make the air circ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使空调风形成环流的新型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为一种能使空调风形成环流的新型空调器。
技术介绍
空调机用于使室内空气在换热器中循环,利用加热、冷却、除湿功能等对室内空气进行调整,通过将其吹送到室内而对室内空气进行调节,这时,除了进行湿度、温度调节以外,还附加各种功能,使室内成为清洁、舒适的空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空调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件必不可少的家电用品了,现有的空调器的送风方式是在面板上侧设计出风口,利用出风口内进行送风,这种送风方式的风流会十分集中吹到一个地方,甚至直吹人体,严重影响用户的体验与健康,尽管可以设置左右、上下扫风装置控制风向,但这种空调器的风流过于集中密集的缺陷还是无法避免的存在,是空调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生活中环流风的吹拂无疑是最舒适的存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能使空调风形成环流的新型空调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使空调风形成环流的新型空调器。具备能使空调风形成环流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空调风直流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能使空调风形成环流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使空调风形成环流的新型空调器,包括空调外壳,所述空调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引流组件,所述空调外壳的左下方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左上方设置有扫风叶片一,所述出风口的右下方设置有扫风叶片二,所述扫风叶片一上设置有扫风旋转轴一,所述扫风叶片二上设置有扫风旋转轴二,所述扫风叶片一上方设置有第一引流通道,所述第一引流通道的上方且位于空调外壳上设置有第一引流部,所述第一引流部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扩压部,所述扫风叶片二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引流通道,所述第二引流通道的下方且位于空调外壳上设置第二引流部,所述第二引流部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扩压部,所述空调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换热器以及风向轮轴,所述风向轮轴上设置有轴片。优选的,所述轴片呈S状凸出固定安装在风向轮轴上方,使空调风经过轴片被打散无法形成直流。优选的,所述扫风旋转轴一以及扫风旋转轴二分别为扫风叶片一与扫风叶片二的轴心。优选的,所述风向轮轴呈圆柱状,用于转动。优选的,所述扫风叶片一与扫风叶片二均带有弧度,使得空调风经过扫风叶片一与扫风叶片二带有弧度,避免形成直流风。(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使空调风形成环流的新型空调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能使空调风形成环流的新型空调器,通过空调器整体工作,吹出空调风,空调风经过风向转轴,带动风向转轴转动,空调风经过风向转轴上的轴片,轴片呈S状凸出,空调风随着风向转轴的转动沿着轴片吹出去,空调风被打散,无法形成直流风,空调风进行分流到达出风口,出风口处设置有扫风叶片一以及扫风叶片二,可通过其上的扫风旋转轴一以及扫风旋转轴二进行旋转,以控制送风的角度,空调风由上下两股环抱式吹出,形成环流风,通过其上结构的互相配合,达到了使空调风形成环流的目的。2、该能使空调风形成环流的新型空调器,通过将扫风叶片一以及扫风叶片二设置为可旋转,以改变第一引流通道以及第二引流通道送风方向,扫风叶片一以及扫风叶片二为带有弧度的长条板,更大限度的避免了送过来的风形成直流风,通过在出风口设置有可旋转的扫风叶片一以及扫风叶片二,达到了控制扫风角度,在室内形成环流风,使得空调风最大限度的避开用户的活动区域,不会直吹人体,达到了提高用户舒适性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与传统空调对比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风向转轴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空调外壳、101-换热器、2-引流组件、3-出风口、4-扫风叶片一、5-扫风叶片二、6-扫风旋转轴一、7-扫风旋转轴二、8-风向轮轴、9-轴片、201-第一引流通道、202-第一引流部、203-第一扩压部、204-第二引流通道、205-第二引流部、206-第二扩压部、10-传统空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能使空调风形成环流的新型空调器,包括空调外壳1,空调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引流组件2,空调外壳1的左下方设置有出风口3,出风口3的左上方设置有扫风叶片一4,出风口3的右下方设置有扫风叶片二5,通过将扫风叶片一4以及扫风叶片二5设置为可旋转,以改变第一引流通道201以及第二引流通道204送风方向,扫风叶片一4以及扫风叶片二5为带有弧度的长条板,更大限度的避免了送过来的风形成直流风,通过在出风口3设置有可旋转的扫风叶片一4以及扫风叶片二5,达到了控制扫风角度,在室内形成环流风,使得空调风最大限度的避开用户的活动区域,不会直吹人体,达到了提高用户舒适性的目的,扫风叶片一4上设置有扫风旋转轴一6,扫风叶片二5上设置有扫风旋转轴二7,扫风旋转轴一6以及扫风旋转轴二7分别为扫风叶片一4与扫风叶片二5的轴心,扫风叶片一4上方设置有第一引流通道201,第一引流通道201的上方且位于空调外壳1上设置有第一引流部202,第一引流部202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扩压部203,扫风叶片二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引流通道204,第二引流通道204的下方且位于空调外壳1上设置第二引流部205,第二引流部205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扩压部206,空调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换热器101以及风向轮轴8,风向轮轴8呈圆柱状,风向轮轴8上设置有轴片9,通过空调器整体工作,吹出空调风,空调风经过风向转轴8,带动风向转轴8转动,空调风经过风向转轴8上的轴片9,轴片9呈S状凸出,空调风随着风向转轴8的转动沿着轴片9吹出去,空调风被打散,无法形成直流风,空调风进行分流到达出风口3,出风口3处设置有扫风叶片一4以及扫风叶片二5,可通过其上的扫风旋转轴一6以及扫风旋转轴二7进行旋转,以控制送风的角度,空调风由上下两股环抱式吹出,形成环流风(参阅图3),通过其上结构的互相配合,达到了使空调风形成环流的目的。工作原理:该能使空调风形成环流的新型空调器,通过空调器整体工作,吹出空调风,空调风经过风向转轴8,带动风向转轴8转动,空调风经过风向转轴8上的轴片9,轴片9呈S状凸出,空调风随着风向转轴8的转动沿着轴片9吹出去,空调风被打散,无法形成直流风,空调风进行分流到达出风口3,出风口3处设置有扫风叶片一4以及扫风叶片二5,可通过其上的扫风旋转轴一6以及扫风旋转轴二7进行旋转,以控制送风的角度,空调风由上下两股环抱式吹出,形成环流风(参阅图3),通过其上结构的互相配合,达到了使空调风形成环流的目的,通过将扫风叶片一4以及扫风叶片二5设置为可旋转,以改变第一引流通道201以及第二引流通道204送风方向,扫风叶片一4以及扫风叶片二5为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使空调风形成环流的新型空调器,包括空调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引流组件(2),所述空调外壳(1)的左下方设置有出风口(3),所述出风口(3)的左上方设置有扫风叶片一(4),所述出风口(3)的右下方设置有扫风叶片二(5),所述扫风叶片一(4)上设置有扫风旋转轴一(6),所述扫风叶片二(5)上设置有扫风旋转轴二(7),所述扫风叶片一(4)上方设置有第一引流通道(201),所述第一引流通道(201)的上方且位于空调外壳(1)上设置有第一引流部(202),所述第一引流部(202)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扩压部(203),所述扫风叶片二(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引流通道(204),所述第二引流通道(204)的下方且位于空调外壳(1)上设置第二引流部(205),所述第二引流部(205)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扩压部(206),所述空调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换热器(101)以及风向轮轴(8),所述风向轮轴(8)上设置有轴片(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使空调风形成环流的新型空调器,包括空调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引流组件(2),所述空调外壳(1)的左下方设置有出风口(3),所述出风口(3)的左上方设置有扫风叶片一(4),所述出风口(3)的右下方设置有扫风叶片二(5),所述扫风叶片一(4)上设置有扫风旋转轴一(6),所述扫风叶片二(5)上设置有扫风旋转轴二(7),所述扫风叶片一(4)上方设置有第一引流通道(201),所述第一引流通道(201)的上方且位于空调外壳(1)上设置有第一引流部(202),所述第一引流部(202)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扩压部(203),所述扫风叶片二(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引流通道(204),所述第二引流通道(204)的下方且位于空调外壳(1)上设置第二引流部(205),所述第二引流部(205)的右侧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勇梁洁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