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内机导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012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调内机导风装置,所述空调内机包括骨架,所述骨架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装置包括柔性卷帘,所述柔性卷帘上设置有出风区,所述出风区内设置有出风孔,所述柔性卷帘的一端固定于第一转轴,所述柔性卷帘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出风口顶部的所述骨架相枢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导风板的内侧面相枢接。空调出风口吹出的风,经过所述柔性卷帘后被吹向用户,所述柔性卷帘上的所述出风孔将空调出风的气流进行分散,实现柔和出风,提高了空调出风的柔和度,且不会改变用户对出风量和出风方向的需求。

A kind of air guide device for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内机导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内机导风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空调通常直接从出风口出风,吹出的风不柔和,用户感受不舒适。通过调节风扇转速、风口大小和风向只能改变出风量和出风方向,不能改变风的柔和度,且不能满足用户对出风量和出风方向的多样化需求。在导板上布置微孔虽可提高风的柔和度,但微孔大小形状已固定,风的柔和度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内机导风装置,以解决空调出风柔和度低的问题。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内机导风装置,所述空调内机包括骨架,所述骨架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装置包括柔性卷帘,所述柔性卷帘上设置有出风区,所述出风区内设置有出风孔,所述柔性卷帘的一端固定于第一转轴,所述柔性卷帘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出风口顶部的所述骨架相枢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导风板的内侧面相枢接。空调出风口吹出的风,经过所述柔性卷帘后被吹向用户,所述柔性卷帘上的所述出风孔将空调出风的气流进行分散,实现柔和出风,提高了空调出风的柔和度,且不会改变用户对出风量和出风方向的需求。可选地,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个端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个端部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转轴沿轴向转动,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转轴沿轴向转动。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分别设置于所述柔性卷帘沿横向的两侧,以避免所述导风板闭合时,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的相互干涉。可选地,所述出风区包括第一出风区、第二出风区和第三出风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出风区内设置有第一出风孔,所述第二出风区内设置有第二出风孔,所述第三出风区内设置有第三出风孔,所述第一出风孔、所述第二出风孔和所述第三出风孔的表面积依次增大,实现柔和度的多样化,以满足用户对柔和度的多种需求。可选地,所述出风区还包括混合出风区,所述混合出风区内设置有所述第一出风孔、所述第二出风孔和所述第三出风孔中的多种,所述混合出风区的出风更加分散,柔和度更高。可选地,所述柔性卷帘上还设置有无遮挡区,所述无遮挡区的横向长度略小于所述柔性卷帘的横向长度,所述无遮挡区的纵向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的最大距离。当用户不需要将出风进行分散时,可转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将所述无遮挡区旋转至空调的所述出风口处,方便快捷,提升用户使用感受。可选地,所述出风区的纵向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的最大距离,以使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能够覆盖所述出风区,提高出风效果。可选地,所述出风孔的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的一种或多种,实现出风形式的多样化。可选地,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与所述出风口的长边平行,以最大限度地使所述出风口的出风经过所述柔性卷帘后吹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内机导风装置,空调出风口吹出的风,经过柔性卷帘后被吹向用户,柔性卷帘上的出风孔将空调出风的气流进行分散,实现柔和出风,提高了空调出风的柔和度,且不会改变用户对出风量和出风方向的需求。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内机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内机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空调内机导风装置与空调安装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空调内机导风装置与空调安装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柔性卷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骨架,11-出风口,12-导风板;2-柔性卷帘,21-出风区,22-出风孔,23-第一转轴,24-第二转轴,25-第一电机,26-第二电机,27-电机预置槽;211-第一出风区,212-第二出风区,213-第三出风区,214-混合出风区,215-无遮挡区;221-第一出风孔,222-第二出风孔,223-第三出风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各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专利技术”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专利技术,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专利技术或专利技术构思。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结构、产品等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部分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此外,在本文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种”的含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内机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内机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空调内机导风装置与空调安装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空调内机导风装置与空调安装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内机导风装置,空调内机包括骨架1,骨架1上设置有出风口11,出风口11处设置有导风板12;导风装置包括柔性卷帘2,柔性卷帘2上设置有出风区21,出风区21内设置有出风孔22,柔性卷帘2的一端固定于第一转轴23,柔性卷帘2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转轴24,第一转轴23与出风口11顶部的骨架1相枢接,第二转轴24与导风板12的内侧面相枢接。空调出风口11吹出的风,经过柔性卷帘2后被吹向用户,柔性卷帘2上的出风孔22将空调出风的气流进行分散,实现柔和出风,提高了空调出风的柔和度,且不会改变用户对出风量和出风方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内机导风装置,所述空调内机包括骨架,所述骨架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装置包括柔性卷帘,所述柔性卷帘上设置有出风区,所述出风区内设置有出风孔,所述柔性卷帘的一端固定于第一转轴,所述柔性卷帘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出风口顶部的所述骨架相枢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导风板的内侧面相枢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内机导风装置,所述空调内机包括骨架,所述骨架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装置包括柔性卷帘,所述柔性卷帘上设置有出风区,所述出风区内设置有出风孔,所述柔性卷帘的一端固定于第一转轴,所述柔性卷帘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出风口顶部的所述骨架相枢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导风板的内侧面相枢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个端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个端部连接有第二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分别设置于所述柔性卷帘沿横向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区包括第一出风区、第二出风区和第三出风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出风区内设置有第一出风孔,所述第二出风区内设置有第二出风孔,所述第三出风区内设置有第三出风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振豪李建科贺世权樊明敬吴洪金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