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东红专利>正文

回风式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012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油料燃烧设备,具体是回风式燃烧器,包括后端盖板、外壳总体和火焰筒三部分,外壳总体包括外壳和内套,外壳上装有回风斗,内套上装有进风斗,火焰筒由相互套接在一起的两节火焰筒构成每节火焰筒上开有通风孔,油枪套筒一端与后火焰筒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承套,后端盖板将支承套与外壳总体连成一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与传统燃烧器相比具有变负荷性、冷却保护作用及自身预热助燃空气。(*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油料燃烧设备,具体是回风式燃烧器。现有的油料燃料器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存在下列弊病(1)无变负荷性,即不能根据烧油量的多少来调节燃烧室的体积,不能调节燃烧筒内的风量与风压;(2)无冷却保护作用,传统的燃烧器没有回风冷却作用,常被烧穿;(3)燃烧效率还没有得到充分提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回风式燃烧器,具有变负荷性、冷却保护作用及自身预热助燃空气,从而延长了燃烧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燃烧效率。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包括后端盖板、外壳总体和火焰筒三部分,外壳总体是由外壳和内套构成,其中在外壳上连接有回风斗,进风斗穿过外壳与内套连通,且外壳与内套在火焰筒前端连通,火焰筒是由相互套接在一起的两节火焰筒构成,在火焰筒上开有通风孔,后火焰筒的后端板上带旋流缝,油枪套筒的一端连接在后火焰筒上,另一端穿过支承套,后端盖板将支承套与外壳总体连接成一整体。其详细内容参见附图描述如下附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的结构图。参见附图1,本技术将火焰筒(3)设计成两节火焰筒(31)、(32),通过油枪套筒(4)在支撑套(4)内移动从而使后火焰筒(31)左右移动,改变火焰筒(3)内燃烧室体积的大小及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风式燃烧器,包括后端盖板、外壳总体和火焰筒三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外壳总体(2)是由外壳(21)和内套(22)构成,其中在外壳(21)上连接有回风斗(23),进风斗(24)穿过外壳(21)与内套(22)连通,外壳(21)与内套(22)在火焰筒(3)前端连通,火焰筒(3)是由相互套接在一起的两节火焰筒(31)、(32)构成,在火焰筒(31)、(32)上开有通风孔(311)、(312),后火焰筒(31)的后端板上开有旋流缝,油枪套筒(4)的一端连接在后火焰筒(31)上,另一端穿过支承套(5),后端盖板(1)将支承套(5)与外套总体(2)连接成一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红
申请(专利权)人:李东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