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片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871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切片光伏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串联连接的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串联或并联连接的电池串系列,所述电池串系列包括一个或多个通过汇流条并联连接的电池串,所述电池串包括多个通过连接材料串联连接的小电池片;所述小电池片为156*156至300*300mm等大小的太阳能电池,经过激光切割成2‑8个独立的小电池,每个小电池片上都有正电极和背电极,且每个正电极和背电极位置相互重合或者分别在电池片两端边缘,小电池片间的间距为‑2至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组件功率大幅提升的同时,不会带来组件短路电流的大幅提升,避免增加功率损耗,同时也可避免因线盒额定电流增大而给组件带来潜失效风险。

A chip photovoltaic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片光伏组件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
,具体涉及一种切片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太阳能组件一般采用整片或者整片经过激光切半的电池片,电池片尺寸一般是156.75*156.75mm,然后经过串联或者串并联连接组成电路,其中纵向一般采用6串电池排布,组件短路电流一般为整片电池片的电流。随着市场对高功率组件需求持续提升,在现有电池技术提效逐步受限的情况下,加大硅片面积,导入大硅片,逐步成为快速提升组件功率及效率的一种捷径。导入大硅片虽然提升了组件功率,但是,也带来了至少下述几方面的缺点:1、组件Isc大幅提升,组件接线盒额定电流也随之需要提升,旁路二极管性能需要提升,当电流达到一定程度,现有旁路二极管已无法满足;同时在线盒中二极管出现短路时,大电流会增加线盒发热烧毁的风险。2、组件尺寸门幅变大,超出现有业内玻璃厂生产能力,需要设备升级改造,增加成本。3、对于非常规组件较难实现旁路二极管连接。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光伏组件,在增加电池数量提升功率的同时,避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切片光伏组件,在导入大尺寸硅片、提升组件功率的同时,不大幅增加组件Isc以及门幅尺寸,降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功率损耗,改善太阳能电池组件热斑功率损失。为此,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切片光伏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串联连接的电池单元(4),所述电池单元(4)包括一个或多个串联或并联连接的电池串系列(3),所述电池串系列(3)包括一个或多个通过汇流条(10)并联连接的电池串(2),所述电池串包括多个通过连接材料(9)串联连接的小电池片(1);其中:所述小电池片(1)为156*156至300*300mm等大小的太阳能电池,经过激光切割成2-8个独立的小电池,每个小电池片(1)上都有正电极和背电极,且每个正电极和背电极位置相互重合或者分别在电池片两端边缘,小电池片(1)间的间距为-2至5mm。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池单元(4)由两个电池串系列(3)串联而成,或,由一个电池串系列构成,各电池单元(4)之间通过中间汇流条(11)串联。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串系列(3)可以是在同一串的电池串的基础上形成,也可以通过两个电池串拼接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串系列(3)为同一串时,在一串电池串的中间区域,某片小电池片(1)与连接材料(9)的互联方向发生改变,同时互联方向发生改变的这两片小电池片之间的间距较其它相邻小电池片的间距大;所述电池串系列(3)为两个电池串拼接时,两个电池串(2)中电池片与互联条互联方向一致,通过旋转其中一串电池串使两串电池串保持相反的互联方向并在汇流条(10)上进行拼接,组成一个电池串系列(3),同时拼接处两片小电池片之间的间距较其它相邻小电池片之间的间距大。进一步地,所述每个电池单元(4)中,以中间汇流条(11)为分界,中间汇流条(11)以上为上部分电池串(5),中间汇流条(11)以下为下部分电池串(6),上部分电池串(5)与下部分电池串(6)之间彼此并联,且每一个电池单元(4)均并联有一个旁路二极管(7)。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串系列(3)为三个,形成三个电池单元(4),旁路二极管具有三个,分别为第一旁路二极管(7A)、第二旁路二极管(7B)、第三旁路二极管(7C),三个旁路二极管均位于组件纵向的中间位置,第三旁路二极管通过跳线(8)与相应的电池串进行并联连接。在组件正常工作情况下,跳线(8)用于传输组件电流,当通过跳线连接的这个电池单元出现阴影遮挡时,旁路二极管启动工作,组件电流主要从旁路二极管流过,跳线以及电池单元将逐渐被屏蔽,避免被遮挡的电池片因长期过热而损坏。作为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每一个电池串系列(3)均形成一个电池单元(4),各电池单元(4)之间通过中间汇流条(11)串联,每一电池单元均并联有一个旁路二极管(7)。进一步地,所述各旁路二极管(7)均位于组件纵向中间位置,其中,旁路二极管正极端直接与相应的电池串的负极端连接,旁路二极管的负极端通过跳线(8)与电池串的正极端连接。在组件正常工作情况下跳线(8)用于传输组件电流,当通过跳线连接的这个电池单元出现阴影遮挡时,与该电池单元连接的旁路二极管启动工作,组件电流主要从旁路二极管流过,跳线(8)以及该电池单元(4)将逐渐被屏蔽,避免被遮挡的电池片因长期过热而损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将现有大尺寸硅片(156*156至300*300mm)的太阳能电池片经过激光切割成2-8个独立的相同规格的小电池片,然后通过电路设计,将上述若干小电池片进行串联、并联,依次形成电池串、电池串系列以及电池单元,在此基础上再形成电池组件,通过优化电路设计,实现:1、在导入大尺寸硅片、组件功率提升的同时,不大幅增加组件短路电流,避免增加组件的功率损耗,同时也可避免因线盒额定电流增大,给组件带来潜失效的风险。2、组件功率大幅提升的同时避免组件门幅大幅增加,超出业内玻璃厂商生产能力。3、引入跳线设计,巧妙地解决了对于并联电池串并联二极管连接方法。可方便接入旁路二极管,实现旁路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另一种电路图;图3本发技术实施例2的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中小电池片的一种连接方式;图5为本技术中小电池片的另一种连接方式;其中:1为小电池片,2为电池串,3为电池串系列,4为电池单元,5为上部分电池串,6为下部分电池串,7为旁路二极管,7A为第一旁路二极管,7B为第二旁路二极管,7C为第三旁路二极管,8为跳线,9为连接材料,10为汇流条,11为中间汇流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4、5所示,本实施例中,对156*156至300*300mm尺寸的太阳能电池,经过激光切割成2-8个独立的小电池片1,每个小电池片上都有正电极和背电极,且每个正电极和背电极位置相互重合或者分别在电池片两端边缘。将切好的小电池片1通过连接材料9串联成电池串2,具体地,连接材料9可以是涂锡铜带或者导电胶粘结材料。串联的小电池片与小电池片之间有-2至5mm的间距,如图4,相邻小电池片之间有一定间距;如图5,相邻小电池片之间为负间距。其中,涂锡铜带可以是扁平带装,或是圆形状,在或者是微三角形状等;导电胶粘结材料可以是柔性胶带装或者是膏状等,通过热压固化使导电颗粒紧密接触导电,导电颗粒可以是银或者镍或者银包通或者石墨等等。通过上述连接材料9将小电池片1串联成电池串2,然后对电池串2进行排布连接。具体地,两个电池串2通过互联条并联连接,形成一个电池串系列3。所述电池串系列3可以是在同一串的电池串的基础上形成,也可以通过两个电池串拼接而成。当为同一串时,在一串电池串的中间区域,某片小电池片1与连接材料9的互联方向发生改变,同时互联方向发生改变的这两片小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片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串联连接的电池单元(4),所述电池单元(4)包括一个或多个串联或并联连接的电池串系列(3),所述电池串系列(3)包括一个或多个通过汇流条(10)并联连接的电池串(2),所述电池串包括多个通过连接材料(9)串联连接的小电池片(1);其中:/n所述小电池片(1)为156*156至300*300mm等大小的太阳能电池,经过激光切割成2-8个独立的小电池,每个小电池片(1)上都有正电极和背电极,且每个正电极和背电极位置相互重合或者分别在电池片两端边缘,小电池片(1)间的间距为-2至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片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串联连接的电池单元(4),所述电池单元(4)包括一个或多个串联或并联连接的电池串系列(3),所述电池串系列(3)包括一个或多个通过汇流条(10)并联连接的电池串(2),所述电池串包括多个通过连接材料(9)串联连接的小电池片(1);其中:
所述小电池片(1)为156*156至300*300mm等大小的太阳能电池,经过激光切割成2-8个独立的小电池,每个小电池片(1)上都有正电极和背电极,且每个正电极和背电极位置相互重合或者分别在电池片两端边缘,小电池片(1)间的间距为-2至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片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4)由两个电池串系列(3)串联而成,或,由一个电池串系列构成,各电池单元(4)之间通过中间汇流条(11)串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片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串系列(3)可以是在同一串的电池串的基础上形成,也可以通过两个电池串拼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片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串系列(3)为同一串时,在一串电池串的中间区域,某片小电池片(1)与连接材料(9)的互联方向发生改变,同时互联方向发生改变的这两片小电池片之间的间距较其它相邻小电池片的间距大;所述电池串系列(3)为两个电池串拼接时,两个电池串(2)中电池片与互联条互联方向一致,通过旋转其中一串电池串使两串电池串保持相反的互联方向并在汇流条(10)上进行拼接,组成一个电池串系列(3),同时拼接处两片小电池片之间的间距较其它相邻小电池片之间的间距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俊盼张舒黄宏伟王乐
申请(专利权)人: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