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涛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埋件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86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埋件施工工艺,属于预埋件施工领域,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埋件施工工艺,通过双向定位机构的设置,在上悬空定位板作用下,可以从上方将预埋件在不与模板和钢筋的接触的悬空状态下,从上方固定在模板内,同时在拱桥定位修复板的作用下,可以从下方对预埋件提供一定的支撑力,有效保持其稳定性,降低其在浇筑过程中发生歪斜的情况的发生,对于预埋件双向的固定作用,有效降低后期对于其位置调整的工作量,进而显著提高预埋件浇筑到预制件的混凝土层内的效率,并且在泡沫板和降水因子作用下,可以有效吸收二者附近的水分,有效避免因二者相互靠近的部位由于积水过多导致钢筋和预埋件锈蚀严重的情况。

A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embedded parts used in assembly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埋件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埋件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埋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预埋件(预制埋件)就是预先安装(埋藏)在隐蔽工程内的构件。就是在结构浇筑时安置的构配件,用于砌筑上部结构时的搭接。以利于外部工程设备基础的安装固定。预埋件大多由金属制造,例如:钢筋或者铸铁,也可用木头,塑料等非金属刚性材料。预埋件的安装的流程包括:根据图纸进行加工→测量定位→支设支架→安放螺栓、预埋件及临时固定→复测及最后固定。测量定位:首先由技术员熟悉图纸,进行测量技术交底,然后专职测量工根据技术测量要求从测量控制网上引出控制埋件和螺栓的控制线和标高控制线。再根据设计预埋地脚螺栓及预埋件的中心、标高定出具体位置;固定支架:在固定支架立桩上投上相对标高点,底部应焊接可靠,与模板固定架,钢筋固定架等完全分开,并且保证固定架应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安放螺栓:固定架支设好后,螺栓安装时应先根据定位线固定好中心,然后调整标高,并按方案要求进行临时加固;复测最后固定:螺栓及预埋件安放后由测量工再次对螺栓及预埋件进行调整、校核,经检查达到规范要求后,再把螺栓下部与固定架焊牢固定。同时对螺栓固定架纵横两个方向加焊剪刀撑予以加强。现有的预埋件在浇筑到装配式建筑的预制件内部时,同时只有来自模板外一个方向的固定,但是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体量感,很容易对预埋件产生一定的冲击力,使得预埋件发生歪斜,导致偏移目标位置,使得后期需要对预埋件进行较大工作量的调整,影响了预埋件浇筑到预制件的混凝土层内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埋件施工工艺,它可以通过双向定位机构的设置,在上悬空定位板作用下,可以从上方将预埋件在不与模板和钢筋的接触的悬空状态下,从上方固定在模板内,同时在拱桥定位修复板的作用下,可以从下方对预埋件提供一定的支撑力,有效保持其稳定性,降低其在浇筑过程中发生歪斜的情况的发生,对于预埋件双向的固定作用,有效降低后期对于其位置调整的工作量,进而显著提高预埋件浇筑到预制件的混凝土层内的效率,并且在泡沫板和降水因子作用下,可以有效吸收二者附近的水分,有效避免因二者相互靠近的部位由于积水过多导致钢筋和预埋件锈蚀严重的情况。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埋件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根据预埋件的尺寸形状,进行钢筋和钢板的下料和焊接;S2、然后进行支模,将下料后的钢筋和钢板柱安装到支好的模板上,然后通过双向定位机构将预埋件安装到模板的大致位置上,预埋件位于横向和纵向的钢筋之间且不与二者相接触;S3、根据施工图纸尺寸,对预埋件的位置进行校对;S4、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并进行位置的轻微修复处理之后进行混凝土的养护,结束后进行拆模;S5、对预埋件的实际位置进行检验,并按照图纸的目标位置对预埋件附近进行修补处理,完成预埋件浇筑在装配式建筑的预制件上。可以通过双向定位机构的设置,在上悬空定位板作用下,可以从上方将预埋件在不与模板和钢筋的接触的悬空状态下,从上方固定在模板内,同时在拱桥定位修复板的作用下,可以从下方对预埋件提供一定的支撑力,有效保持其稳定性,降低其在浇筑过程中发生歪斜的情况的发生,对于预埋件双向的固定作用,有效降低后期对于其位置调整的工作量,进而显著提高预埋件浇筑到预制件的混凝土层内的效率,并且在泡沫板和降水因子作用下,可以有效吸收二者附近的水分,有效避免因二者相互靠近的部位由于积水过多导致钢筋和预埋件锈蚀严重的情况。进一步的,在所述S4中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控制浇筑点与预埋件相互错开,所述错开距离不低于20cm,使得浇筑时,混凝土不会直接落在预埋件上,从而有效避免预埋件在混凝土冲击下发生歪斜的情况,进而有效提高预埋件的安装效果和效率。进一步的,在所述S4中浇筑过程中,需要不断用振动棒进行夯实,在使用振动棒时,需要控制振动棒不与预埋件相接触,避免在将混凝土震动夯实的过程中对预埋件的位置造成影响,从而降低后期对于预埋件位置进行调整的工作量。进一步的,所述双向定位机构包括上悬空定位板和拱桥定位修复板,所述上悬空定位板连接在预埋件上端,所述拱桥定位修复板安装在模板内底端和预埋件之间,通过上悬空定位板可以将预埋件在不与模板和钢筋的接触的悬空状态下,固定在模板内,使得在浇筑过程中不与钢筋接触的预埋件能够更好地嵌在混凝土内,使其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不易因受力对钢筋产生影响,进而有效提高预制件的强度以及使用寿命,通过拱桥定位修复板可以从下方对预埋件提供一定的支撑力,有效保持其在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其浇筑过程中发生歪斜的情况的发生。进一步的,所述上悬空定位板包括两个对预埋件进行螺纹连接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水平面相抵的定位柱,两个限位板可以从两边对预埋件进行限位固定,同时配合定位柱的作用,可以提高上悬空定位板的稳定性,使其固定作用更好。进一步的,所述拱桥定位修复板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夹层支杆,两个所述夹层支杆之间连接有拱桥状支杆,所述拱桥状支杆的端部与夹层支杆中点偏上的端部固定连接,通过两个夹层支杆和拱桥状支杆可以从底部对预埋件进行多点支撑,从而进一步提高预埋件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在浇筑过程中发生倾斜。进一步的,所述拱桥状支杆的顶点和两个夹层支杆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使得固定支撑效果更好,同时可以有效保持预埋件呈现水平状态,所述拱桥状支杆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弹性微调整杆,所述弹性微调整杆端部超出夹层支杆和拱桥状支杆端部所在水平线,由于弹性微调整杆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其一方面可以有效减缓在进行浇筑时混凝土带来的震动,便于维持预埋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弹性微调整杆使得在浇筑完成后,使得预埋件更加方便进行轻微的左右调整作用,便于预埋件调整至目标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夹层支杆包括多孔外壳和石灰粉颗粒,所述石灰粉颗粒填充在多孔外壳内部,通过石灰粉颗粒和多孔的多孔外壳,可以在竖向上吸收水分,使得混凝土在与夹层支杆的接触部分不易因水分过多而导致开裂损坏混凝土层的情况。进一步的,所述预埋件下端和纵向的钢筋之间放置有泡沫板,泡沫板填补在预埋件和钢筋之间,其多孔结构可以有效吸收二者附近的水分,有效避免因二者相互靠近的部位由于积水过多导致钢筋和预埋件锈蚀严重的情况,所述泡沫板为中空结构,且泡沫板内部填充有降水因子,通过降水因子可以提高进一步提高吸水效果,使得泡沫板对于钢筋和预埋件的保护作用更好。进一步的,所述降水因子由石灰粉和吸水石颗粒按照1:1-2比例均匀混合而成,石灰粉在吸水后会变硬,同时吸水石具有较好的吸水效果,可以有效避免预埋件与钢筋之间水分的沉积,进而可以有效避免二者因水分过多而产生锈蚀的情况,石灰粉在变硬后,还可以使得浇筑的预制件内部的强度提高,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且石灰粉和吸水石填充在泡沫板内,泡沫板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使得二者会吸收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埋件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首先根据预埋件的尺寸形状,进行钢筋和钢板的下料和焊接;/nS2、然后进行支模,将下料后的钢筋和钢板柱安装到支好的模板上,然后通过双向定位机构将预埋件安装到模板的大致位置上,预埋件位于横向和纵向的钢筋之间且不与二者相接触;/nS3、根据施工图纸尺寸,对预埋件的位置进行校对;/nS4、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并进行位置的轻微修复处理之后进行混凝土的养护,结束后进行拆模;/nS5、对预埋件的实际位置进行检验,并按照图纸的目标位置对预埋件附近进行修补处理,完成预埋件浇筑在装配式建筑的预制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埋件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根据预埋件的尺寸形状,进行钢筋和钢板的下料和焊接;
S2、然后进行支模,将下料后的钢筋和钢板柱安装到支好的模板上,然后通过双向定位机构将预埋件安装到模板的大致位置上,预埋件位于横向和纵向的钢筋之间且不与二者相接触;
S3、根据施工图纸尺寸,对预埋件的位置进行校对;
S4、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并进行位置的轻微修复处理之后进行混凝土的养护,结束后进行拆模;
S5、对预埋件的实际位置进行检验,并按照图纸的目标位置对预埋件附近进行修补处理,完成预埋件浇筑在装配式建筑的预制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埋件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4中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控制浇筑点与预埋件相互错开,所述错开距离不低于2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埋件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4中浇筑过程中,需要不断用振动棒进行夯实,在使用振动棒时,需要控制振动棒不与预埋件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埋件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定位机构包括上悬空定位板和拱桥定位修复板,所述上悬空定位板连接在预埋件上端,所述拱桥定位修复板安装在模板内底端和预埋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埋件施工工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杨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