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扎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7543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扎带,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扎带,包括:壳体,壳体设有通道;卡带,卡带具有卡齿且部分容纳在通道内;主体部,主体部容纳在壳体内且与壳体卡扣锁定连接,主体部包括啮合部、标签位、以及多个刺穿部,啮合部周向设有啮合齿且与通道内卡带啮合;当位于所述通道内的卡带与啮合部啮合时扎带锁定;当拉动卡带带动啮合部移动时,带动刺穿部和标签位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时,刺穿部损坏标签。拉动卡带,卡带带动啮合部发生移动,啮合部与刺穿部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标签由于啮合部和刺穿部之间发生的相对位移而被刺穿部损坏,从而有效防止标签的重复利用,起到防伪的作用。

A tie b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扎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扎带。
技术介绍
目前,在利益的驱使下,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日益横行,给企业和消费者造成巨大损失。因此防伪工作已经成为企业保护产品的重中之重,采用合理的防伪措施能够捍卫企业品牌,防止不法分子回收利用标签,给假冒产品穿上合法的外衣,侵害消费者和企业的权益。现有的扎带为一段设有锁环的塑料带,其上设有单向锯齿,锁环内设有锁舌,使得扎带一端穿过锁环后只能单向越拉越紧,这种扎带锁环里的锁舌很容易被撬起,从而解开扎带,还可以再重新绑扎重复使用标签,无法起到防伪的作用。因此,提供一种能够自毁的不可逆标签防止标签被冒用,是目前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扎带,能够自毁标签,起到防伪作用。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扎带,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通道;卡带,所述卡带具有卡齿且部分容纳在所述通道内;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容纳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卡扣锁定连接,所述主体部包括啮合部、标签位、以及多个刺穿部,所述啮合部周向设有啮合齿且与通道内所述卡带啮合;当位于所述通道内的所述卡带与所述啮合部啮合时所述扎带锁定;当拉动所述卡带带动所述啮合部移动时,带动所述刺穿部和所述标签位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时,刺穿部损坏标签。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还包括盖板,所述啮合部的表面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刺穿部的一端固定在盖板上,另一端容纳在所述限位滑槽中,所述标签位位于所述啮合部和所述刺穿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表面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刺穿部的一端固定在啮合部上,另一端容纳在所述限位滑槽中,所述标签位位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刺穿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滑槽为与所述啮合部同轴的环形限位滑槽。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啮合部相对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安装座卡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壳体通过卡扣锁定连接,其中,所述主体部的外侧设有卡舌,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卡块,当所述主体部容纳在所述壳体内时,所述卡舌卡合在所述卡块内。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壳体通过卡扣锁定连接,其中,所述主体部的外侧设有卡舌,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卡块,当所述主体部容纳在所述壳体内时,所述卡舌卡合在所述卡块内。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凹槽,所述盖板上设有凸部,所述凸部容纳在所述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卡带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壳体上设有卡扣件,当所述卡带容纳在所述通道内时,所述卡扣件扣合在所述通孔内。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限位滑槽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环形限位滑槽内容纳有多个刺穿部。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扎带中卡带容纳在通道内,主体部容纳并卡扣锁定在壳体中,并且卡带上的卡齿与啮合部的啮合齿配合;拉动卡带,卡带带动啮合部发生移动,啮合部与刺穿部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标签由于啮合部和刺穿部之间发生的相对位移而被刺穿部损坏,从而有效防止标签的重复利用,起到防伪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扎带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扎带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扎带的侧视图;图4为图3中扎带J-J的截面图;图5为图2中扎带K-K的截面图。图中:10、壳体;101、卡块;102、通道;103、卡扣件;12、主体部;121、卡舌;122、啮合部;1221、啮合齿;1222、限位滑槽;1223、转动槽;123、刺穿部;124、安装座;1241、凹槽;1242、支撑部;125、盖板;1251、凸部;13、卡带;131、卡齿;132、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一种扎带,该扎带包括壳体10、卡带13、以及主体部12。其中壳体10具有通道102,卡带13具有卡齿131,卡带13的部分容纳在通道102内。主体部12容纳在壳体10内的腔体中与壳体10锁定连接,主体部12包括啮合部122、标签位、以及多个刺穿部123,所述啮合部122周向设有啮合齿1221且与位于通道102内的卡带12部分啮合。当位于通道102内的卡带13与啮合部122啮合时,扎带锁定;当拉动卡带13移动,卡带13带动啮合部122移动时,带动刺穿部123和标签位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时,刺穿部损坏标签。应当理解的是,当标签位设置在啮合部122上并随着啮合部122一起转动,标签位位于刺穿部123和啮合部122之间时刺穿部123固定不动,当卡带13带动啮合部122和标签位一起移动时,标签位与刺穿部123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刺穿部123损坏标签;当刺穿部123设置在啮合部122上并随着啮合部122一起转动,标签位固定不动,当卡带13带动啮合部122和刺穿部123一起移动时,标签位和刺穿部123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刺穿部123损坏标签。另外,啮合部和壳体之前还可以设有芯片,进行功能扩展优选地,芯片位于标签位相对的一面,即标签位和芯片分别位于啮合部的两侧。参考图1至图5,该扎带包括壳体10和主体部12,壳体10具有腔体,主体部12容纳在壳体10的腔体中,主体部12的外侧侧壁上设有卡舌121,壳体10的内壁设有卡块101,当主体部12容纳在壳体10内时,卡舌121卡合在卡块101内,形成卡扣锁定连接,保证容纳在壳体中的主体部12不可拆。壳体10设有具有卡齿131的卡带13并形成有容纳卡带13的通道102,其中通道102与腔体连通,当卡带13的自由端容纳在通道102内时扎带处于锁定状态。主体部12包括啮合部122和多个刺穿部123,啮合部122周向具有啮合齿1221且与卡带13啮合,且部分啮合齿1221延伸凸出在通道102内与卡带13的卡齿131啮合。将标贴贴合在刺穿部123和啮合部122之间,刺穿部123抵接标签。使用时将标签放置在刺穿部123和啮合部122之间,然后将主体部12放置在壳体10的腔体内,主体部12的卡舌121与壳体10的卡块101抵接,形成卡扣锁定连接,使得主体部12固定在壳体10内。此时,啮合部122的啮合齿1221与通道102内卡带13的卡齿131啮合,扎带锁定;当拉动卡带13移动,卡带13带动啮合部122移动时,刺穿部123和啮合部122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时,刺穿部123损坏标签,从而有效防止标签的重复利用,起到防伪的作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图5,主体部12还包括安装座124和盖板125,安装座124上设有圆柱形的支撑部1242,啮合部122设有套接在支撑部1242的转动槽1223,使得啮合部122可相对于安装座124转动连接;盖板125覆盖在安装座124上并与安装座124卡合连接,盖板125和安装座124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啮合部122位于该容纳空间中。具体地,安装座124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扎带,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设有通道;/n卡带,所述卡带具有卡齿且部分容纳在所述通道内;/n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容纳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锁定连接,所述主体部包括啮合部、标签位、以及多个刺穿部,所述啮合部周向设有啮合齿且与通道内所述卡带啮合;/n当位于所述通道内的所述卡带与所述啮合部啮合时所述扎带锁定;当拉动所述卡带带动所述啮合部移动时,带动所述刺穿部和所述标签位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时,刺穿部损坏标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扎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通道;
卡带,所述卡带具有卡齿且部分容纳在所述通道内;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容纳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锁定连接,所述主体部包括啮合部、标签位、以及多个刺穿部,所述啮合部周向设有啮合齿且与通道内所述卡带啮合;
当位于所述通道内的所述卡带与所述啮合部啮合时所述扎带锁定;当拉动所述卡带带动所述啮合部移动时,带动所述刺穿部和所述标签位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时,刺穿部损坏标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还包括盖板,所述啮合部的表面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刺穿部的一端固定在盖板上,另一端容纳在所述限位滑槽中,所述标签位位于所述啮合部和所述刺穿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表面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刺穿部的一端固定在啮合部上,另一端容纳在所述限位滑槽中,所述标签位位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刺穿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槽为与所述啮合部同轴的环形限位滑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涌耀袁兴忠黄志明詹友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沃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