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感烟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71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光电感烟探测器,涉及感烟探测器技术领域,外壳底端呈环绕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隔板,且外壳内部底端开有入烟口,外壳内部顶端中部开有延伸到入烟口的检测区,且检测区右上角开有与其为一体的出烟口,出烟口内部嵌接有过滤网,在工作时大多通过烟雾气流自身上浮而进行检测,为被动感应,感应的时间长,对火灾的抢救带来影响,吸气泵嵌接在入烟口左上角,且吸气泵右侧插接有连接导管,连接导管末端插接在检测区边壁,将烟雾中的灰尘滤出,避免排出的烟雾灰尘较大,解决了大多通过烟雾气流自身上浮而进行检测,为被动感应,感应的时间长,探测器内被测烟雾排出时,依然带有上浮时的灰尘,对烟雾无净化效果的问题。

Photoelectric smoke de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电感烟探测器
本技术涉及光电感烟探测器,特别是涉及感烟探测器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传统式光电感应探测器,在工作时大多通过烟雾气流自身上浮而进行检测,为被动感应,感应的时间长,对火灾的抢救带来影响,且探测器内被测烟雾排出时,依然带有上浮时的灰尘,对烟雾无净化效果,故而,我们提出将烟雾吸入到入烟口中,主动式感应检测,相比传统的烟雾探测感应器更灵敏,将烟雾中的灰尘滤出,避免排出的烟雾灰尘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大多通过烟雾气流自身上浮而进行检测,为被动感应,感应的时间长,探测器内被测烟雾排出时,依然带有上浮时的灰尘,对烟雾无净化效果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光电感烟探测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光电感烟探测器,包括外壳和控制器,控制器嵌接在外壳内部右上角,外壳底端呈环绕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隔板,且外壳内部底端开有入烟口,外壳内部顶端中部开有延伸到入烟口的检测区,且检测区右上角开有与其为一体的出烟口,出烟口内部嵌接有过滤网,且出烟口外侧套接有盖子,盖子内侧嵌接有橡胶堵块;吸气泵,吸气泵嵌接在入烟口左上角,且吸气泵右侧插接有连接导管,连接导管末端插接在检测区边壁。优选的,外壳内部左上角嵌接有电源,且检测区左侧嵌入设置有受光器,检测区右侧嵌入设置有放射器,且检测区与放射器相对。优选的,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受光器、放射器和吸气泵输入端电性连接,且隔板之间间隔有缝隙,并缝隙与入烟口相互贯通。优选的,吸气泵由吸气口和出气口组成,且吸气泵的吸气口设置在底端与检测区相通。优选的,吸气泵的出气口设置在右侧与连接导管相通,且吸气泵通过连接导管与检测区相通。优选的,橡胶堵块由四块扇形的橡胶块相互拼接组成,且橡胶堵块位于过滤网正前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通过吸气泵可将烟雾吸入到入烟口中,并将烟雾排入连接导管,由连接导管将烟雾排入检测区直接对烟雾进行检测,为主动式感应检测,相比传统的烟雾探测感应器更灵敏。烟雾排出时,通过过滤网将烟雾中的灰尘滤出,避免排出的烟雾灰尘较大,对火灾的环境进一步造成影响,且烟雾从橡胶堵块中四块橡胶块之间的缝隙通过,且气流不便于通过橡胶堵块进入到盖子,限于气流单向的流动。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前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壳结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吸气泵结构前视示意图。图中结构:1外壳;101隔板;102入烟口;2检测区;201放射器;202受光器;3控制器;301电源;4出烟口;401过滤网;5盖子;501橡胶堵块;6吸气泵;601连接导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图2所示,光电感烟探测器,包括外壳1和控制器3,控制器3嵌接在外壳1内部右上角,外壳1底端呈环绕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隔板101,且外壳1内部底端开有入烟口102,外壳1内部顶端中部开有延伸到入烟口102的检测区2,且检测区2右上角开有与其为一体的出烟口4,出烟口4内部嵌接有过滤网401,且出烟口4外侧套接有盖子5,盖子5内侧嵌接有橡胶堵块501,首先使用者将外壳1安装在天花板上;如图1和图3所示,吸气泵6,吸气泵6嵌接在入烟口102左上角,且吸气泵6右侧插接有连接导管601,连接导管601末端插接在检测区2边壁,外壳1内部左上角嵌接有电源301,且检测区2左侧嵌入设置有受光器202,检测区2右侧嵌入设置有放射器201,且检测区2与放射器201相对,并将外部电源接入到电源301中,电源301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3、受光器202、放射器201和吸气泵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隔板101之间间隔有缝隙,并缝隙与入烟口102相互贯通,由电源301将电流分别传输到控制器3、受光器202、放射器201和吸气泵6中,吸气泵6接电后将外部的气流吸入,外部的气流从隔板101之间间隔的缝隙进入到入烟口102内;如图1和图3所示,吸气泵6由吸气口和出气口组成,且吸气泵6的输吸气口设置在底端与入烟口102相通,吸气泵6的输出气口设置在右侧与连接导管601相通,且吸气泵6通过连接导管601与检测区2相通,气流进入吸气泵6的输吸气口,可提高对烟雾的感应效果,传统的检测器是通过烟雾气流自身上浮而进行检测,为被动感应,通过吸气泵6可将烟雾吸入到入烟口102中,并将烟雾排入连接导管601,由连接导管601将烟雾排入检测区2直接对烟雾进行检测,为主动式感应检测,相比传统的烟雾探测感应器更灵敏,放射器201将光源散射到检测区2中,且受光器202接收放射器201所发出的光源,放射器201对准受光器202发射光束,烟雾通过时阻挡放射器201的光路,受光器202的受光性就受到影响,通过光源对检测区2中的烟雾进行检测,控制器3内设有存储烟雾浓度标准阀值的芯片和起到报警作用的蜂鸣器,如果被检测烟雾超过阀值,就由蜂鸣器起到报警效果;如图1~图2所示,橡胶堵块501由四块扇形的橡胶块相互拼接组成,且橡胶堵块501位于过滤网401正前方,检测区2内部的烟雾从出烟口4中排出,烟雾排出时,通过过滤网401将烟雾中的灰尘滤出,避免排出的烟雾灰尘较大,对火灾的环境进一步造成影响,且烟雾从橡胶堵块501中四块橡胶块之间的缝隙通过,且气流不便于通过橡胶堵块501进入到盖子5,限于气流单向的流动。本技术中所使用的设备:放射器为CHQ0038型号;受光器为CHT1738型号;控制器为EN8F675型号;电源为582728型号;吸气泵为ZR370-02PM型号。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光电感烟探测器,包括外壳(1)和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嵌接在外壳(1)内部右上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端呈环绕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隔板(101),且外壳(1)内部底端开有入烟口(102),所述外壳(1)内部顶端中部开有延伸到入烟口(102)的检测区(2),且检测区(2)右上角开有与其为一体的出烟口(4),所述出烟口(4)内部嵌接有过滤网(401),且出烟口(4)外侧套接有盖子(5),所述盖子(5)内侧嵌接有橡胶堵块(501);/n吸气泵(6),所述吸气泵(6)嵌接在入烟口(102)左上角,且吸气泵(6)右侧插接有连接导管(601),所述连接导管(601)末端插接在检测区(2)边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光电感烟探测器,包括外壳(1)和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嵌接在外壳(1)内部右上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底端呈环绕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隔板(101),且外壳(1)内部底端开有入烟口(102),所述外壳(1)内部顶端中部开有延伸到入烟口(102)的检测区(2),且检测区(2)右上角开有与其为一体的出烟口(4),所述出烟口(4)内部嵌接有过滤网(401),且出烟口(4)外侧套接有盖子(5),所述盖子(5)内侧嵌接有橡胶堵块(501);
吸气泵(6),所述吸气泵(6)嵌接在入烟口(102)左上角,且吸气泵(6)右侧插接有连接导管(601),所述连接导管(601)末端插接在检测区(2)边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感烟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左上角嵌接有电源(301),且检测区(2)左侧嵌入设置有受光器(202),所述检测区(2)右侧嵌入设置有放射器(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超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威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