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烟雾检测的颗粒物过滤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13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烟雾检测的颗粒物过滤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两侧分别设有颗粒物进口和颗粒物出口,所述盒体的内部一体连接有交错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颗粒物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隔板与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连通,且第三通道与颗粒物出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收集过滤出空气中的较大颗粒,减小干扰颗粒的影响,确保只有粒径较小的气溶胶态颗粒物进入激光腔,提升了对颗粒物的辨别能力,从而探测器可以执行准确的报警信息。以执行准确的报警信息。以执行准确的报警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烟雾检测的颗粒物过滤盒


[0001]本技术涉及烟雾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烟雾检测的颗粒物过滤盒。

技术介绍

[0002]烟雾检测器是一种能够检测外界空气中烟雾的浓度,根据烟雾的浓度来判断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并且发出警报的一种火灾发生前期的预警设备,主要用于消防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由太空消防措施转为民用的设备,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0003]烟雾检测器在进行浓度分析时利用了光学原理,即激光束照射空气中的颗粒群时,其衍射和散射的光能的空间(角度)分布与粒子的粒径有关,从而可以通过计算各特定角光能量在总光能量中的比例来进行粒子浓度分析。但是在烟雾检测的过程中,空气样本中存在较大的干扰颗粒,这些干扰颗粒较多时就会影响烟雾探测器的分析判断,造成误报警,降低了探测器的使用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烟雾检测的颗粒物过滤盒,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烟雾检测的颗粒物过滤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两侧分别设有颗粒物进口和颗粒物出口,所述盒体的内部一体连接有交错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颗粒物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隔板与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连通,且第三通道与颗粒物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隔板的端部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一隔板之间形成第一滤腔,所述第一滤腔靠近颗粒物进口,所述第二隔板上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第二隔板和盒体内壁之间形成第二滤腔,所述第二滤腔设于第一通道的尾端,所述盒体的内壁上连接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与盒体内壁之间形成第三滤腔,所述第三滤腔设于第二通道的尾端,所述颗粒物出口上连接有第四挡板,所述第四挡板与盒体内壁之间形成第四滤腔,所述第四滤腔设于第三通道的尾端。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纵截面的面积逐级减小。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以及第四挡板均为折板状。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滤腔、第二滤腔、第三滤腔以及第四滤腔均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滤腔的开口与第一通道连通且与颗粒物进口对应,所述第二滤腔的开口与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滤腔的开口与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四滤腔的开口与第三通道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盒体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以及第四挡板一体设计成型。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以在
盒体的内部形成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当空气由颗粒物进口进入到过滤盒内部时,由于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形成连续弯道,且纵截面的面积逐级减小,空气运动速度逐渐提高,同时不同的滤腔在空气运动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有效收集过滤出空气中的较大颗粒,减小干扰颗粒的影响,确保只有粒径较小的气溶胶态颗粒物进入激光腔,提升了对颗粒物的辨别能力,从而探测器可以执行准确的报警信息。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中颗粒物进入第一滤腔时的状态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中颗粒物进入第二滤腔时的状态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中颗粒物进入第三滤腔时的状态示意图;
[0017]图6为本技术中颗粒物进入第四滤腔时的状态示意图。
[0018]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盒体1、颗粒物进口101、颗粒物出口102、第一隔板111、第二隔板112、第一通道121、第二通道122、第三通道123、第一挡板131、第二挡板132、第三挡板133、第四挡板134、第一滤腔141、第二滤腔142、第三滤腔143、第四滤腔144。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的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0]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烟雾检测的颗粒物过滤盒,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颗粒物进口101和颗粒物出口102,所述盒体1的内部一体连接有交错设置的第一隔板111和第二隔板112,所述第一隔板111与盒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通道121,所述第一通道121与颗粒物进口101相连通,所述第一隔板111与第二隔板112之间形成第二通道122,所述第二隔板112与盒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三通道123,所述第二通道1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道121和第三通道123连通,且第三通道123与颗粒物出口102相连通,所述第一隔板111的端部连接有第一挡板131,所述第一挡板131与第一隔板111之间形成第一滤腔141,所述第一滤腔141靠近颗粒物进口101,所述第二隔板112上连接有第二挡板132,所述第二挡板132、第二隔板112和盒体1内壁之间形成第二滤腔142,所述第二滤腔142设于第一通道121的尾端,所述盒体1的内壁上连接有第三挡板133,所述第三挡板133与盒体1内壁之间形成第三滤腔143,所述第三滤腔143设于第二通道122的尾端,所述颗粒物
出口102上连接有第四挡板134,所述第四挡板134与盒体1内壁之间形成第四滤腔144,所述第四滤腔144设于第三通道123的尾端。
[0022]其中,所述第一通道121、第二通道122以及第三通道123纵截面的面积逐级减小。
[0023]其中,所述第一挡板131、第二挡板132、第三挡板133以及第四挡板134均为折板状。
[0024]其中,所述第一滤腔141、第二滤腔142、第三滤腔143以及第四滤腔144均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滤腔141的开口与第一通道121连通且与颗粒物进口101对应,所述第二滤腔142的开口与第一通道121连通,所述第三滤腔143的开口与第二通道122连通,所述第四滤腔144的开口与第三通道123连通。
[0025]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烟雾检测的颗粒物过滤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两侧分别设有颗粒物进口和颗粒物出口,所述盒体的内部一体连接有交错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颗粒物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隔板与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连通,且第三通道与颗粒物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隔板的端部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一隔板之间形成第一滤腔,所述第一滤腔靠近颗粒物进口,所述第二隔板上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第二隔板和盒体内壁之间形成第二滤腔,所述第二滤腔设于第一通道的尾端,所述盒体的内壁上连接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与盒体内壁之间形成第三滤腔,所述第三滤腔设于第二通道的尾端,所述颗粒物出口上连接有第四挡板,所述第四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超李娜朱嵘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威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