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7系铝合金薄板的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合金制造
,涉及一种高性能7系铝合金薄板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铝合金作为一种轻质高强材料,以其优异的比刚度,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其中7系及2系作为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被大量使用于飞机机身、加筋板、蒙皮板和一些结构件中。厚度≤4mm的7系铝合金超宽板材需要经气垫式连续退火炉生产,当温度高于480℃时,板材经水冷后板形较差,易引起弓背、下垂等缺陷,在风冷段容易引起划伤。同时由于退火炉的炉区长度有限,在保温时间较长时,板材在退火炉的速度较慢,易引起板材在退火炉内断裂。由于固溶温度和固溶时间的限制,普通成分的7系铝合金性能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或板形较差,不平度不满足客户需求。2系和7系铝合金冷轧板材对热轧轧制和卷取提出了较高要求,当板材较薄时,卷取存在较大风险。当热轧温度过高时或卷取力过大时板材卷材表面会出现较多粘伤;当终轧温度较低,轧制乳液无法完全挥发而导致卷材表面会出现乳液斑。卷材宽度越宽,对卷取张力要求越大,同时板材中间出现褶皱的风险增大,严重时出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7系铝合金薄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配料:将制备7系铝合金薄板的铝合金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料,即:Si≤0.10%、Fe≤0.15%、Cu:1.7~1.9%、Mg:2.4~2.55%、Zn:5.8~6.0%、Cr≤0.24%、Ni≤0.04%、Ti≤0.03%、Mn≤0.05%、单个杂质≤0.05%,合计≤0.15%,余量为Al;/nB、熔铸:计算各铝合金原料用量并将配制好的铁块、铜块、镁块、工业硅块和铝锭分别转入熔炼炉内熔融至半熔化状态,加锌锭进行扒渣,使得铝液表面无明显浮渣残留,当铝合金原料完全融熔化后,对合金成分进行检测,当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7系铝合金薄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配料:将制备7系铝合金薄板的铝合金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料,即:Si≤0.10%、Fe≤0.15%、Cu:1.7~1.9%、Mg:2.4~2.55%、Zn:5.8~6.0%、Cr≤0.24%、Ni≤0.04%、Ti≤0.03%、Mn≤0.05%、单个杂质≤0.05%,合计≤0.15%,余量为Al;
B、熔铸:计算各铝合金原料用量并将配制好的铁块、铜块、镁块、工业硅块和铝锭分别转入熔炼炉内熔融至半熔化状态,加锌锭进行扒渣,使得铝液表面无明显浮渣残留,当铝合金原料完全融熔化后,对合金成分进行检测,当成分合格后进行倒炉熔炼,倒炉温度为740~750℃,采用氯氩混合气对熔体进行精炼、扒渣处理,精炼时间为30~45min,精炼后的铝液熔铸为铝合金铸锭;
C、均匀化:铝合金铸锭在均质炉中进行均匀化热处理;
D、锯切铣面:将均匀化热处理后的铝合金铸锭锯在冷却室冷却后切去头尾并铣去铝合金铸锭表面凝壳层;
E、铸锭加热:将锯切铣面后的铝合金铸锭置于加热炉中加热,加热炉温度为420~430℃,保温时间为3~6h;
F、热轧:加热保温后的铝合金铸锭出炉进行轧制,热粗轧开轧温度为410±10℃,热粗轧的中间坯厚度为40±2mm,中间坯宽度为2250±5mm,热精轧的开轧温度为360±10℃,热轧终轧厚度为3.5±0.2mm,切边后宽度为2235±5mm,为保证热轧卷材卷取成功,增加乳液喷射压力和喷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才,葛浩龙,蔡鹏程,崔学团,付彦军,景子毅,玄宝,杜凤彪,祖立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忠旺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