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加工方法、皮革及皮革制品技术

技术编号:2359628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革加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蓝湿革挤水、削匀、称重→回湿→中和→填充染色→粒面填充→干整理①→刷裂纹树脂→干整理②→回水→加脂→后整理;所述粒面填充工序包括,在转鼓内加入35‑45℃水50‑100%、0.5‑2.5%多金属配合物、转动10‑30min;再加入2‑6%的植物栲胶、1‑3%的马来酸酐聚合物、转动30‑60min;最后加入0.5‑1.5%的甲酸,转动20‑40min,调解浴液pH至3.6‑3.8,排液、水洗;本申请的皮革手感柔软轻飘,革身柔软丰满有弹性,革面裂纹自然粗犷、饱满凸出,立体感强烈,可见伤残和缺陷明显减少,得革率大、利用率高。

Leather processing method, leather and leather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皮革加工方法、皮革及皮革制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革化学与制革工程
,尤其涉及皮革加工方法、皮革及皮革制品。
技术介绍
原料皮经过碱、酸、酶等处理除去毛发、非胶原纤维等制革无用之物,再采用碱式铬盐鞣制得到的外观呈现湖蓝色的在制品,就称为蓝湿革。蓝湿革普遍存在着伤残、缺陷,这是由原料皮自身带来的,因为动物在生长期间难免会产生虻咬、擦伤、癣癞、烙印、卧栏伤、刺划伤、血筋等一系列伤残和缺陷,这些伤残和缺陷的存在会影响皮革的外观及使用率,降低皮革等级,降低皮革利用率。特别是低等级蓝湿革伤残多、缺陷大,利用率小,往往只能用于加工漆皮、修面革等低档次重涂饰皮革产品,但是低档次产品等级低、价格低、效益低,造成资源浪费,导致制革企业难以盈利甚至亏本。因此,如何利用低等级蓝湿革制作高档皮革产品、提升皮革等级是目前皮革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皮革加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低等级蓝湿革伤残多、缺陷大的问题,实现了皮革粒面产生自然均匀裂纹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皮革加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蓝湿革挤水、削匀、称重→回湿→中和→填充染色→粒面填充→干整理①→刷裂纹树脂→干整理②→回水→加脂→后整理;所述粒面填充工序包括,在转鼓内加入35-45℃水50-100%、0.5-2.5%多金属配合物、转动10-30min;再加入2-6%的植物栲胶、1-3%的马来酸酐聚合物、转动30-60min;最后加入0.5-1.5%的甲酸,转动20-40min,调解浴液pH至3.6-3.8,排液、水洗。进一步地,所述植物栲胶为坚木栲胶、荆树皮栲胶、栗木栲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进一步地,所述多金属配合物为锆-铝配合物、铬-铝配合物、锆-铝-钛配合物、铬-锆-铝配合物、铁-锆-铝配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填充染色工序具体操作步骤为:在转鼓内加入25-35℃的水30-100%、3-6%的丙烯酸树脂鞣剂,转动40-80min;加入2-4%的合成鞣剂、5-10%的植物栲胶、2-4%的氨基树脂鞣剂、1-2%的分散单宁、0.5-2%的染料,转动120-180min;补加热水50-150%,调节浴液温度至40-50℃,转动10-30min;分三次加入1-2%的甲酸,每次转动20min,调节浴液pH至3.8-4.0,排液。进一步地,所述刷裂纹树脂中的裂纹树脂中丙烯酸树脂鞣剂用量占比30-70%。进一步地,所述回湿工序包括,在转鼓内加入30-40℃的水150-250%、0.2-0.5%的回湿助剂、0.5-1.5%的草酸、0.5-1.5%的酸性酶制剂,转动60-120min,排液;所述中和工序包括,在转鼓内加入25-35℃的水100-200%、1-2%的甲酸钠、1-2%的中和复鞣剂,转动30min;加入0.5-1.5%的小苏打、1-3的聚合物鞣剂,转动60-90min,控制浴液pH至4.5-5.0,排液。进一步地,所述干整理①包括,将上一工序制得的坯革进行挤水伸展、绷板干燥、振荡拉软、真空干燥;所述干整理②包括,将上一工序制得的坯革依次进行烘箱干燥、振软;所述回水工序具体操作步骤为:在转鼓内加入35-45℃的水150-250%、1-3%的中和复鞣剂、0.5-1.5%的合成酰胺、0.5-1.5%的浸水助剂,转动60-90min,终点浴液pH为4.2-4.5,排液;所述加脂工序具体操作步骤为:在转鼓内加入45-55℃的水150-250%、1-3%的脂肪醛、3-6%的合成加脂剂、1-3%的卵磷脂加脂剂、1-3%的羊毛脂加脂剂、0.5-1.5%的牛蹄油加脂剂,转动60-90min;分2次加入0.5-1.5%的甲酸,每次转动20-40min,调节浴液pH至3.5-3.7,排液、水洗;所述后整理工序包括,将上一工序制得的坯革依次进行挤水伸展、真空干燥、挂晾干燥、回湿静置、振荡拉软、涂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原料皮,例如牛皮、羊皮、猪皮等。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皮革,该皮革可以是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记载的方法得到,利用该加工方法生产的皮革,可以在皮革粒面上形成均匀自然裂纹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皮革可以用于加工制作各种箱包等皮革制品,表面的自然裂纹效果,可以增加皮革制品的附加值,更显高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1、现有技术中的皮革产品在制备过程中,都是尽可能的让材料均匀渗透至革内,防止粒面聚集过多,鲜有关于粒面填充工序的相关信息,而本专利技术采用了粒面填充工序,在转鼓内先加入多金属配合物对坯革粒面进行第一层封闭,选用的多金属配合物具有较强的阳电性,而在上一工序填充染色后坯革表面阴电性较强,利用异电相吸原理,使得坯革粒面带上阳电性,有利于后续阴离子材料(植物栲胶、马来酸酐聚合物)在粒面聚集填充;再加入植物栲胶、马来酸酐聚合物对坯革粒面进行第二层封闭,并加甲酸进行固定,植物栲胶溶解度高、填充性能好,同时调解pH,使得在较低的pH条件下能够快速均匀地在坯革粒面聚集填充,而马来酸酐聚合物可分散植物栲胶、进一步收紧坯革粒面,从而得到良好均匀的粒面填充效果;并且利用甲酸降低坯革pH值,赋予坯革表面一定阳电性,有利于后续裂面树脂在粒面结合固定,为后续得到均匀自然裂纹效果打下基础。2、在回湿工序中,加入了草酸、酸性酶制剂进行处理,草酸与铬离子配位作用强于胶原,可对蓝湿革表面进行清洗,除去蓝湿革表面结合不均匀的铬离子,使得革面更佳均匀一致;酸性酶制剂对胶原纤维有松散作用,且所用酸性酶制剂是一种活性低、作用均匀与缓和的回湿专用酶制剂,使得蓝湿革回湿后革内纤维分散更为均匀一致;良好的回湿效果,有利于后续材料的渗透与结合,为得到均匀自然裂纹效果打下基础。3、在中和工序中,加入中和复鞣剂、甲酸钠进行中和,利用它们的中和性能较为缓和且渗透性能较佳的特性,使得坯革先缓慢提高pH,保证中和的缓慢均匀,后加入小苏打和聚合物鞣剂进行处理,小苏打的中和性能较为强烈,沿着前面中和的力度逐步向革内中和,保证了中和深透与均匀;聚合物鞣剂具有良好的填充分散性能,对粒面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在小苏打强烈中和的同时,可以使得粒面细致紧实而不空松,且随时小苏打中和逐步向革内渗透,为后续填充材料沿皮革的横切面从外到内分布均匀打下基础,保证裂纹皮革具有良好的身骨及性能。4、在填充染色工序中,先加入既具有填充性能又具有分散性能的丙烯酸树脂鞣剂进行第一步填充,丙烯酸树脂鞣剂可以更快、更均匀的深入到革内深处,一方面丙烯酸树脂鞣剂对革的不同部位有一定的选择填充作用,能够适当减小部位差;另一方面丙烯酸树脂鞣剂对后续加入的植物栲胶具有分散作用,可促进植物栲胶向革内均匀渗透;然后以植物栲胶为主,搭配氨基树脂(对空松部位进行选择填充)、合成鞣剂(使得粒面舒展自然)、分散单宁(分散栲胶、促进渗透)进行填充,植物栲胶溶解度高、渗透性好、与革内纤维亲和性好,且具有优异的填充性能,一方面赋予成革良好的身骨手感及理化性能,另一方面革内吸收了大量的植物栲胶,后续粒面填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革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蓝湿革挤水、削匀、称重→回湿→中和→填充染色→粒面填充→干整理①→刷裂纹树脂→干整理②→回水→加脂→后整理;/n所述粒面填充工序包括,在转鼓内加入35-45℃水50-100%、0.5-2.5%多金属配合物、转动10-30min;再加入2-6%的植物栲胶、1-3%的马来酸酐聚合物、转动30-60min;最后加入0.5-1.5%的甲酸,转动20-40min,调解浴液pH至3.6-3.8,排液、水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革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蓝湿革挤水、削匀、称重→回湿→中和→填充染色→粒面填充→干整理①→刷裂纹树脂→干整理②→回水→加脂→后整理;
所述粒面填充工序包括,在转鼓内加入35-45℃水50-100%、0.5-2.5%多金属配合物、转动10-30min;再加入2-6%的植物栲胶、1-3%的马来酸酐聚合物、转动30-60min;最后加入0.5-1.5%的甲酸,转动20-40min,调解浴液pH至3.6-3.8,排液、水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革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栲胶为坚木栲胶、荆树皮栲胶、栗木栲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革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金属配合物为锆-铝配合物、铬-铝配合物、锆-铝-钛配合物、铬-锆-铝配合物、铁-锆-铝配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革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染色工序具体操作步骤为:在转鼓内加入25-35℃的水30-100%、3-6%的丙烯酸树脂鞣剂,转动40-80min;加入2-4%的合成鞣剂、5-10%的植物栲胶、2-4%的氨基树脂鞣剂、1-2%的分散单宁、0.5-2%的染料,转动120-180min;补加热水50-150%,调节浴液温度至40-50℃,转动10-30min;分三次加入1-2%的甲酸,每次转动20min,调节浴液pH至3.8-4.0,排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革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刷裂纹树脂中的裂纹树脂中丙烯酸树脂鞣剂用量占比30-7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革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湿工序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辉永杨义清王小卓陈军温会涛但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兴业皮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