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玻璃热弯模具及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9358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3D玻璃热弯模具及其工艺,包括热弯箱,所述导热上模具中开设有水流通道一,所述导热上模具的内腔中设置有加热块一;所述侧边操作块靠近下凸模具的一侧内腔中设置有导热侧边模具,所述导热侧边模具的内腔中设置有水流通道二和加热块二,所述侧边操作块的内腔中设置有弧形风道,所述弧形风道上连通设置有多个出风管;所述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的远离端啮合设置有传导齿轮柱,所述传导齿轮柱上啮合设置有链条,所述链条啮合设置在转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3D玻璃热弯模具,可以进行不接触预热和动态热压贴合,有效降低了3D玻璃在热弯成型时的破损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基于3D玻璃热弯模具的工艺,操作简单,非常值得推广。

A 3D glass hot bending die and its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玻璃热弯模具及其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热弯
,具体为一种3D玻璃热弯模具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721080017.8”的一种玻璃盖板热弯模具,包括上模具、通槽、压块和下模具,该玻璃盖板热弯模具通过上模具和下模具对待热弯的玻璃进行压紧,热弯机的压板推动压块下压,压块对待热弯玻璃的四个角进行下压操作,压块的圆弧形凹槽与凸台的圆弧形凸台配合使待热弯玻璃的四个角呈弯曲状态,从而制作完成四角弯曲的3D玻璃盖板,该玻璃盖板热弯模具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改进,采用热弯工艺实现了四角弯曲的3D玻璃盖板的加工生产,降低了四角弯曲的3D玻璃盖板的生产难度。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1、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上模具和下模具通常质量较大,在玻璃坯片成型之前,上模具如果直接压合玻璃加热,对玻璃坯片的压力较大,当玻璃坯片厚度较薄时,容易压碎玻璃;2、当3D玻璃的弧度较大时,如果直接用固性模具挤压,很容易造成玻璃大幅度弯折而产生应力破裂,上述装置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3、玻璃在热弯时需要加热和冷却,这期间需要耗费和产生大量的热量,上述装置不能对这些能量进行二次利用,不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玻璃热弯模具及其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玻璃热弯模具,包括热弯箱,所述热弯箱中分别设置有第一热弯模具组和第二热弯模具组,所述第一热弯模具组和第二热弯模具组均包括有下凸模具,所述下凸模具上对称固定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之间固定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靠近下凸模具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中间板,所述中间板靠近下凸模具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导热上模具,所述导热上模具中开设有水流通道一,所述导热上模具的内腔中设置有加热块一,所述导热上模具的两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设置有侧边操作块;所述侧边操作块靠近下凸模具的一侧内腔中设置有导热侧边模具,所述导热侧边模具的内腔中设置有水流通道二和加热块二,所述侧边操作块的内腔中设置有弧形风道,所述弧形风道上连通设置有多个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贯穿侧边操作块,所述弧形风道连通设置于进风软管上,所述进风软管连通于热风机上;两端的所述水流通道二通过连通水道一相连通,第一热弯模具组的所述连通水道一靠近横梁的一侧连通设置有进水管一和出水管一,所述连通水道一上设置有水泵一和电动阀门一,所述水泵一设置在进水管一远离出水管一的一侧,所述电动阀门一设置在进水管一和出水管一之间,所述出水管一连通于三通阀,所述三通阀上连通设置有出水管二和进水管二,所述进水管二连通于第二热弯模具组的连通水道一上,第二热弯模具组的所述连通水道一上连通设置有出水管三,第二热弯模具组的所述连通水道一上设置有电动阀门二和水泵二,所述电动阀门二设置在出水管三靠近三通阀的一侧,所述水泵二设置在出水管三远离三通阀的一侧;所述中间板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可转动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上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主动齿轮的侧面啮合设置有被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的远离端啮合设置有传导齿轮柱,所述被动齿轮和传导齿轮柱均可转动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传导齿轮柱上啮合设置有链条,所述链条啮合设置在转轴上。优选的,所述中间板的两端固定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套设在定位柱的外侧。优选的,所述加热块二设置在水流通道二的两侧。优选的,所述热风机设置在中间板上。一种基于所述D玻璃热弯模具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阶段:将待加工的玻璃放置在第一热弯模具组的导热上模具和下凸模具之间;步骤二:预热阶段:启动气缸,将导热上模具和导热侧边模具靠近玻璃,导热上模具距离玻璃1-3cm时停止,启动加热块一、加热块二和热风机,加热块一对玻璃的中间段进行不接触预热,加热块二和热风机从出风管中吹出的热风对玻璃的边缘段进行不接触预热;步骤三:热压阶段:继续启动气缸,使得导热上模具和玻璃的中间段接触,此时热风机停止,加热块一加热导热上模具,对玻璃的中间段进行热压成型,加热块二加热导热侧边模具,启动旋转电机,使得导热侧边模具缓慢旋转,对玻璃的边缘端进行热压成型;步骤四:缓冲冷却阶段:从进水管一中通入冷水,直至连通水道一中充满水,关闭进水管一,打开电动阀门一和水泵一,在重力作用下,水流会在连通水道一、水流通道二和水流通道一中循环多次,将导热上模具、导热侧边模具降温并对玻璃进行初步降温;步骤五:关闭电动阀门一,通过三通阀连通出水管一和进水管二,第一热弯模具组的连通水道一中的温水进入第二热弯模具组的连通水道一中,可以用来对第二热弯模具组中的玻璃和模具进行预热;步骤六:冷却脱模阶段:打开水泵一和电动阀门一,通过三通阀连通出水管一和出水管二,通过进水管一引入冷水,对导热上模具、导热侧边模具和热弯后的玻璃进行降温,由于模具和玻璃在冷却时热胀冷缩的幅度不同,模具和玻璃之间产生间隙,进行脱模。优选的,上述步骤均在氮气保护的氛围下进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在对玻璃进行预热时,采用不接触的方法进行热空气吹气加热,避免质量较重的上模具直接压合在玻璃上导致薄片玻璃发生碎裂;2、对于边缘处弧度较大的3D玻璃,本装置的导热侧边模具是逐渐旋转至贴合状态的,使得玻璃在热弯时其边缘处的弯折可以随着加热进程缓慢过渡,有效解决了直接大幅度弯折导致玻璃破损率高的问题;3、本装置的热弯箱中设置有两组热弯模具,第一热弯模具组在缓冲冷却阶段产生的热量能够将水流加热,用于第二热弯模具组对玻璃的预热,进行能量的二次利用。有效节约能源;4、本装置利用模具和玻璃在冷却时热胀冷缩的幅度不同,便于开模,使得脱模过程更加方便快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3D玻璃热弯模具,可以进行不接触预热和动态热压贴合,有效降低了3D玻璃在热弯成型时的破损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基于3D玻璃热弯模具的工艺,操作简单,非常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热弯模具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的B处放大图。图中:1热弯箱、2第一热弯模具组、3第二热弯模具组、4下凸模具、5定位柱、6横梁、7气缸、8中间板、9导向板、10导向孔、11导热上模具、12水流通道一、13加热块一、14转轴、15侧边操作块、16导热侧边模具、17水流通道二、18加热块二、19弧形风道、20出风管、21进风软管、22热风机、23连通水道一、24进水管一、25出水管一、26水泵一、27电动阀门一、28三通阀、29出水管二、30进水管二、31出水管三、32电动阀门二、33水泵二、34安装板、35主动齿轮、36旋转电机、37被动齿轮、38传导齿轮柱、39链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玻璃热弯模具,包括热弯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弯箱(1)中分别设置有第一热弯模具组(2)和第二热弯模具组(3),所述第一热弯模具组(2)和第二热弯模具组(3)均包括有下凸模具(4),所述下凸模具(4)上对称固定设置有定位柱(5),所述定位柱(5)之间固定设置有横梁(6),所述横梁(6)靠近下凸模具(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气缸(7),所述气缸(7)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中间板(8),所述中间板(8)靠近下凸模具(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导热上模具(11),所述导热上模具(11)中开设有水流通道一(12),所述导热上模具(11)的内腔中设置有加热块一(13),所述导热上模具(11)的两端通过转轴(14)活动连接设置有侧边操作块(15);/n所述侧边操作块(15)靠近下凸模具(4)的一侧内腔中设置有导热侧边模具(16),所述导热侧边模具(16)的内腔中设置有水流通道二(17)和加热块二(18),所述侧边操作块(15)的内腔中设置有弧形风道(19),所述弧形风道(19)上连通设置有多个出风管(20),所述出风管(20)贯穿侧边操作块(15),所述弧形风道(19)连通设置于进风软管(21)上,所述进风软管(21)连通于热风机(22)上;/n两端的所述水流通道二(17)通过连通水道一(23)相连通,第一热弯模具组(2)的所述连通水道一(23)靠近横梁(6)的一侧连通设置有进水管一(24)和出水管一(25),所述连通水道一(23)上设置有水泵一(26)和电动阀门一(27),所述水泵一(26)设置在进水管一(24)远离出水管一(25)的一侧,所述电动阀门一(27)设置在进水管一(24)和出水管一(25)之间,所述出水管一(25)连通于三通阀(28),所述三通阀(28)上连通设置有出水管二(29)和进水管二(30),所述进水管二(30)连通于第二热弯模具组(3)的连通水道一(23)上,第二热弯模具组(3)的所述连通水道一(23)上连通设置有出水管三(31),第二热弯模具组(3)的所述连通水道一(23)上设置有电动阀门二(32)和水泵二(33),所述电动阀门二(32)设置在出水管三(31)靠近三通阀(28)的一侧,所述水泵二(33)设置在出水管三(31)远离三通阀(28)的一侧;/n所述中间板(8)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板(34),所述安装板(34)上可转动设置有主动齿轮(35),所述主动齿轮(35)上设置有旋转电机(36),所述主动齿轮(35)的侧面啮合设置有被动齿轮(37),所述主动齿轮(35)和被动齿轮(37)的远离端啮合设置有传导齿轮柱(38),所述被动齿轮(37)和传导齿轮柱(38)均可转动设置在安装板(34)上,所述传导齿轮柱(38)上啮合设置有链条(39),所述链条(39)啮合设置在转轴(1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玻璃热弯模具,包括热弯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弯箱(1)中分别设置有第一热弯模具组(2)和第二热弯模具组(3),所述第一热弯模具组(2)和第二热弯模具组(3)均包括有下凸模具(4),所述下凸模具(4)上对称固定设置有定位柱(5),所述定位柱(5)之间固定设置有横梁(6),所述横梁(6)靠近下凸模具(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气缸(7),所述气缸(7)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中间板(8),所述中间板(8)靠近下凸模具(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导热上模具(11),所述导热上模具(11)中开设有水流通道一(12),所述导热上模具(11)的内腔中设置有加热块一(13),所述导热上模具(11)的两端通过转轴(14)活动连接设置有侧边操作块(15);
所述侧边操作块(15)靠近下凸模具(4)的一侧内腔中设置有导热侧边模具(16),所述导热侧边模具(16)的内腔中设置有水流通道二(17)和加热块二(18),所述侧边操作块(15)的内腔中设置有弧形风道(19),所述弧形风道(19)上连通设置有多个出风管(20),所述出风管(20)贯穿侧边操作块(15),所述弧形风道(19)连通设置于进风软管(21)上,所述进风软管(21)连通于热风机(22)上;
两端的所述水流通道二(17)通过连通水道一(23)相连通,第一热弯模具组(2)的所述连通水道一(23)靠近横梁(6)的一侧连通设置有进水管一(24)和出水管一(25),所述连通水道一(23)上设置有水泵一(26)和电动阀门一(27),所述水泵一(26)设置在进水管一(24)远离出水管一(25)的一侧,所述电动阀门一(27)设置在进水管一(24)和出水管一(25)之间,所述出水管一(25)连通于三通阀(28),所述三通阀(28)上连通设置有出水管二(29)和进水管二(30),所述进水管二(30)连通于第二热弯模具组(3)的连通水道一(23)上,第二热弯模具组(3)的所述连通水道一(23)上连通设置有出水管三(31),第二热弯模具组(3)的所述连通水道一(23)上设置有电动阀门二(32)和水泵二(33),所述电动阀门二(32)设置在出水管三(31)靠近三通阀(28)的一侧,所述水泵二(33)设置在出水管三(31)远离三通阀(28)的一侧;
所述中间板(8)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板(34),所述安装板(34)上可转动设置有主动齿轮(35),所述主动齿轮(35)上设置有旋转电机(36),所述主动齿轮(35)的侧面啮合设置有被动齿轮(37),所述主动齿轮(35)和被动齿轮(37)的远离端啮合设置有传导齿轮柱(38),所述被动齿轮(37)和传导齿轮柱(38)均可转动设置在安装板(34)上,所述传导齿轮柱(38)上啮合设置有链条(39),所述链条(3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红灯陈诚赵勇进刘维良许波汪敏军赵永向盛耀武张卫龙
申请(专利权)人:凯盛信息显示材料池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