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及制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9280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冷及制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制冷及制热技术领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结构、外换热器、内换热器和中间冷却器,压缩机具有排气口、进气口和补气口,排气口和进气口均连接于四通换向结构,四通换向结构分别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接于外换热器和内换热器,外换热器与内换热器之间连接有第三管路,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阀;中间冷却器具有进液口、出液口和出气口,进液口通过第四管路连接于内换热器,出液口通过第三管路连接于外换热器,出气口通过第五管路连接于补气口,第四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制冷及制热系统,能够提升在低温状况下的制热能力和效率,且节省电量,提高了用户体验。

A refrigeration and hea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及制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制冷及制热
,尤其涉及一种制冷及制热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空气源热泵空调机组,在制热状态下遇到低温状况时,整个空调机组的蒸发温度降低,即低压压力降低,导致机组内的压缩机的压缩比超出可靠范围,容易导致压缩机产生故障而损坏,而且制热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正常的制热需求。为了保证空调机组的可靠性,遇到较低温度(压缩机运行范围的边缘),由电辅热来解决低温环境下制热量不足的问题,同时避免压缩机损坏,但是通过电辅热无疑增加了热泵空调机组的结构,而且增加了用电量,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及制热系统,以实现在低温状况下,制冷及制热系统仍能够正常制热,节省电量,提高用户体验。如上构思,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冷及制热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结构、外换热器和内换热器,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进气口和补气口,所述排气口和所述进气口均连接于所述四通换向结构,所述四通换向结构分别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外换热器和内换热器,所述外换热器与所述内换热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及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2)、四通换向结构(3)、外换热器(4)和内换热器(5),所述压缩机(2)具有排气口、进气口和补气口,所述排气口和所述进气口均连接于所述四通换向结构(3),所述四通换向结构(3)分别通过第一管路(11)和第二管路(12)连接于所述外换热器(4)和内换热器(5),所述外换热器(4)与所述内换热器(5)之间连接有第三管路(13),所述第三管路(13)上设置有第一节流阀(132);/n所述制冷及制热系统还包括中间冷却器(6),所述中间冷却器(6)具有进液口、出液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液口通过第四管路(14)连接于所述内换热器(5),所述出液口通过第三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及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2)、四通换向结构(3)、外换热器(4)和内换热器(5),所述压缩机(2)具有排气口、进气口和补气口,所述排气口和所述进气口均连接于所述四通换向结构(3),所述四通换向结构(3)分别通过第一管路(11)和第二管路(12)连接于所述外换热器(4)和内换热器(5),所述外换热器(4)与所述内换热器(5)之间连接有第三管路(13),所述第三管路(13)上设置有第一节流阀(132);
所述制冷及制热系统还包括中间冷却器(6),所述中间冷却器(6)具有进液口、出液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液口通过第四管路(14)连接于所述内换热器(5),所述出液口通过第三管路(13)连接于所述外换热器(4),所述出气口通过第五管路(15)连接于所述补气口,所述第四管路(14)上设置有第二节流阀(1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及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换向结构(3)分别通过第一支管路(161)和第二支管路(162)连接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补气口,所述第一支管路(161)和所述第二支管路(16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611)和第二控制阀(16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及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及制热系统还包括压力检测器,所述压力检测器设有三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压缩机(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磊陈旭何国庚熊国辉黄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