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式催化氧化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918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热式催化氧化燃烧装置,包括过滤装置、换热装置、燃烧室、控制机构,所述过滤装置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连接有包括换热壳体、蓄热腔体的换热装置,所述蓄热腔体内部设置有蜂窝状陶瓷体,所述换热装置通过二号输送管道连接所述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部设置有加热器以及设置有催化剂的催化床;所述一号温度检测传感器、二号温度检测传感器、三号温度检测传感器均通过数据线与所述PLC控制器连接,所述PLC控制器通过数据线还连接有所述报警器以及控制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充分利用资源且安全性强的优点,其主要用于有机废气处理。

A regenerative catalytic oxidation combus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式催化氧化燃烧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蓄热式催化氧化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VOCs(VolatileOrganicCompounds),即为挥发性有机物,目前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催化燃烧法(catalyticoxidizers)处理含有机溶剂的废气是一种有效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催化燃烧余热利用效率高,是国际上公认的节能型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催化剂降低VOCs气体的活化能,而将VOCs气体的分解温度降低至200-400℃,同时由于催化剂一般为多孔性材料,其较强的表面吸附能力使反应物分子在其表面富集,变相的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浓度,因此提高了反应速率,加快了反应的进行,最终使VOCs气体与氧分子在较低的起燃温度条件下,发生无焰燃烧,氧化分解为C02和H20,并释放处大量的热量。氧化分解的C02和H20以及未参加反应的空气一并通过蓄热材料储存催化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然后再利用其它材料吸收蓄热材料吸收的热量。而现有的蓄热式催化氧化燃烧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且在燃烧时,对燃烧的温度无法检测,从而使得无法有效了解燃烧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充分利用资源且安全性强的蓄热式催化氧化燃烧装置。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热式催化氧化燃烧装置,包括过滤装置、换热装置、燃烧室、控制机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有过滤壳体和安装在过滤壳体内部的过滤网,所述过滤装置上设置有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所述废气出口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另一端通过一号输送管道连接有所述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有换热壳体和设置在换热壳体内部的蓄热腔体,所述换热壳体上设置有冷气进口、冷气出口、热气进口、热气出口,所述蓄热腔体与所述热气进口、热气出口连接,所述蓄热腔体内部设置有蜂窝状陶瓷体,且由所述冷气进口与所述一号输送管道连接,所述冷气出口通过二号输送管道连接所述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部设置有加热器以及设置有催化剂的催化床,所述燃烧室通过三号输送管道与所述热气进口连接,所述热气出口连接有排气管道;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有PLC控制器、报警器以及控制台,所述二号输送管道上设置有一号温度检测传感器,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二号温度检测传感器,所述排气管道上设置有三号温度检测传感器,所述一号温度检测传感器、二号温度检测传感器、三号温度检测传感器均通过数据线与所述PLC控制器连接,所述PLC控制器通过数据线还连接有所述报警器以及控制台,所述控制台上设置有显示屏与控制按钮。所述燃烧室上设置有助燃管道,所述助燃管道内通有助燃气,所述助燃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PLC控制器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催化床上的催化剂为贵金属催化剂或符合氧化物催化剂。所述PLC控制器、报警器、控制台集成在控制箱体内部,且所述控制箱体具有防爆效果。所述风机通过数据线连接有变频器,且所述变频器安装在所述控制箱体内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置有PLC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2.废气燃烧后的高温可通过换热装置对再次进入换热装置的低温气体进行换热,降低消耗功率,充分利用资源;3.设置有多组温度检测传感器对不同的位置进行温度检测,保证温度合理,并设置有报警器进行高温报警,保证装置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有机废气处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过滤壳体、2过滤网、3废气进口、4风机、5一号输送管道、6换热壳体、7蓄热腔体、8陶瓷体、9二号输送管道、10燃烧室、11加热器、12催化床、13三号输送管道、14排气管道、15PLC控制器、16报警器、17控制台、18一号温度检测传感器、19二号温度检测传感器、20三号温度检测传感器、21显示屏、22控制按钮、23控制箱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一种蓄热式催化氧化燃烧装置,包括过滤装置、换热装置、燃烧室10、控制机构,过滤装置包括有过滤壳体1和安装在过滤壳体1内部的过滤网2,过滤装置上设置有废气进口3和废气出口,废气出口连接有风机4,风机4另一端通过一号输送管道5连接有换热装置,换热装置包括有换热壳体6和设置在换热壳体6内部的蓄热腔体7,换热壳体6上设置有冷气进口、冷气出口、热气进口、热气出口,蓄热腔体7与热气进口、热气出口连接,蓄热腔体7内部设置有蜂窝状陶瓷体8,且由冷气进口与一号输送管道5连接,冷气出口通过二号输送管道9连接燃烧室10,燃烧室10内部设置有加热器11以及设置有催化剂的催化床12,燃烧室10通过三号输送管道13与热气进口连接,热气出口连接有排气管道14;控制机构包括有PLC控制器15、报警器16以及控制台17,二号输送管道9上设置有一号温度检测传感器18,燃烧室10内设置有二号温度检测传感器19,排气管道14上设置有三号温度检测传感器20,一号温度检测传感器18、二号温度检测传感器19、三号温度检测传感器20均通过数据线与PLC控制器15连接,PLC控制器15通过数据线还连接有报警器16以及控制台17,控制台17上设置有显示屏21与控制按钮22。本技术中,燃烧室10上设置有助燃管道,助燃管道内通有助燃气,助燃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PLC控制器15通过数据线连接,用于向燃烧室10内提供助燃气,加快燃烧,并可由PLC控制器15来控制助燃气的通量;催化床12上的催化剂为贵金属催化剂或符合氧化物催化剂,主贵金属催化剂含有钯、铂、铑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PLC控制器15、报警器16、控制台17集成在控制箱体23内部,且控制箱体23具有防爆效果,使得便于维护维修,且具有防爆性能,提高安全性;风机4通过数据线连接有变频器,且变频器安装在控制箱体23内部,用于控制风机4的旋转频率,从而控制废气的流速。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废气通过废气进口3进入过滤装置将颗粒过滤,之后通过风机4将废气依次经过一号输送管道5、换热装置、二号输送管道9输送废气至燃烧室10,由加热器11对燃烧室10进行加热,使得加热温度达到燃烧反应温度进行燃烧,再通过催化床12的作用,使得有机废气分解,分解后的高温烟气依次通过三号输送管道13、热气进口、蓄热腔体7、热气出口,最后从排气管道14排出,高温烟气在经过蓄热腔体7时,其大部分热量会被陶瓷体8进行吸收,吸收热量的陶瓷体8会对从一号输送管道5再次输送的冷温废气进行加热,使得达到反应温度;冷温废气在经过陶瓷体8进行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式催化氧化燃烧装置,包括过滤装置、换热装置、燃烧室(10)、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有过滤壳体(1)和安装在过滤壳体(1)内部的过滤网(2),所述过滤装置上设置有废气进口(3)和废气出口,所述废气出口连接有风机(4),所述风机(4)另一端通过一号输送管道(5)连接有所述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有换热壳体(6)和设置在换热壳体(6)内部的蓄热腔体(7),所述换热壳体(6)上设置有冷气进口、冷气出口、热气进口、热气出口,所述蓄热腔体(7)与所述热气进口、热气出口连接,所述蓄热腔体(7)内部设置有蜂窝状陶瓷体(8),且由所述冷气进口与所述一号输送管道(5)连接,所述冷气出口通过二号输送管道(9)连接所述燃烧室(10),所述燃烧室(10)内部设置有加热器(11)以及设置有催化剂的催化床(12),所述燃烧室(10)通过三号输送管道(13)与所述热气进口连接,所述热气出口连接有排气管道(14);/n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有PLC控制器(15)、报警器(16)以及控制台(17),所述二号输送管道(9)上设置有一号温度检测传感器(18),所述燃烧室(10)内设置有二号温度检测传感器(19),所述排气管道(14)上设置有三号温度检测传感器(20),所述一号温度检测传感器(18)、二号温度检测传感器(19)、三号温度检测传感器(20)均通过数据线与所述PLC控制器(15)连接,所述PLC控制器(15)通过数据线还连接有所述报警器(16)以及控制台(17),所述控制台(17)上设置有显示屏(21)与控制按钮(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式催化氧化燃烧装置,包括过滤装置、换热装置、燃烧室(10)、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有过滤壳体(1)和安装在过滤壳体(1)内部的过滤网(2),所述过滤装置上设置有废气进口(3)和废气出口,所述废气出口连接有风机(4),所述风机(4)另一端通过一号输送管道(5)连接有所述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有换热壳体(6)和设置在换热壳体(6)内部的蓄热腔体(7),所述换热壳体(6)上设置有冷气进口、冷气出口、热气进口、热气出口,所述蓄热腔体(7)与所述热气进口、热气出口连接,所述蓄热腔体(7)内部设置有蜂窝状陶瓷体(8),且由所述冷气进口与所述一号输送管道(5)连接,所述冷气出口通过二号输送管道(9)连接所述燃烧室(10),所述燃烧室(10)内部设置有加热器(11)以及设置有催化剂的催化床(12),所述燃烧室(10)通过三号输送管道(13)与所述热气进口连接,所述热气出口连接有排气管道(14);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有PLC控制器(15)、报警器(16)以及控制台(17),所述二号输送管道(9)上设置有一号温度检测传感器(18),所述燃烧室(10)内设置有二号温度检测传感器(19),所述排气管道(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冠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华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