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旧的大口径砼给水管漏水处修复用内外套补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908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针对旧的大口径砼给水管漏水处修复用内外套补漏装置,包括外壳体以及外壳体内腔设置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槽内腔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转轴,所述两个限位转轴均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且两个传动杆均通过转轴与弧形板两侧圆端面部位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采用了紧定螺栓与支板之间的螺栓连接,实现了对于外壳体的固定,又由于采用了拉伸弹簧对于限位转轴与传动轴之间的弹性连接,实现了限位转轴带动传动杆向外壳体转轴方向运动,同时由于采用了弧形板与两个传动杆之间的转动连接,实现了拉伸弹簧带动弧形板向外壳体转轴方向运动。

Internal and external leakage mending device for repairing old large diameter concrete water supply pipe leak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对旧的大口径砼给水管漏水处修复用内外套补漏装置
本技术涉及大口径水管补漏
,尤其涉及针对旧的大口径砼给水管漏水处修复用内外套补漏装置。
技术介绍
大口径砼给水管是现在自来水输送时常用的一种混凝土管道,常用于输送水、油、气等流体,混凝土管分为素混凝土管、普通钢筋混凝土管、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和预应力混凝土管四类。按混凝土管内径的不同,可分为小直径管、中直径管和大直径管,其接口形式有水泥砂浆抹带接口、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水泥砂浆承插和橡胶圈承插等。现在的大口径砼给水管在管道运输中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大口径砼给水管往往在漏水修复时出现了以下的一些缺陷,首先,水管内套出现破损时难以支撑粘接物质,容易产生修复后再次漏水;其次,水管外套漏水时难以固定防水胶,容易被水压冲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大口径砼给水管内外管破损时修复固定的问题,而提出的针对旧的大口径砼给水管漏水处修复用内外套补漏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针对旧的大口径砼给水管漏水处修复用内外套补漏装置,包括外壳体以及外壳体内腔设置的弧形板,所述外壳体呈半圆弧形结构,所述外壳体侧表壁沿半圆周向中心部位开设有贯穿外壳体两侧的内槽,且内槽与弧形板滑动连接,并内槽两侧的槽壁上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腔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转轴,所述两个限位转轴均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且两个传动杆均通过转轴与弧形板两侧圆端面部位转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弧形槽两侧顶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外壳体共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外壳体左右同侧的两个支板之间贴合有软垫,所述两个支板之间通过紧定螺栓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外壳体的侧截面呈半圆弧弧形结构,所述外壳体的弯曲程度大于弧形板的弯曲程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弧形板中心轴处开设有支撑槽,且支撑槽贯穿弧形板上下端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弧形槽内腔套设有拉伸弹簧,且转动轴通过拉伸弹簧与限位转轴弹性连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了紧定螺栓与支板之间的螺栓连接,实现了对于外壳体的固定,又由于采用了限位转轴与弧形槽之间的滑动连接,实现了弧形板在内槽内部的滑动,同时由于采用了弧形板内部中心处开设的支撑槽,实现了通过千斤顶对于弧形板的支撑,方便弧形板与内套内表壁贴合,使得内套漏水处被堵住,方便对于内套的补漏维修。2、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了支板与转动轴之间的转动连接,实现了将支板转动180°后再通过紧定螺栓卡住两个外壳体,又由于采用了拉伸弹簧对于限位转轴与传动轴之间的弹性连接,实现了限位转轴带动传动杆向外壳体转轴方向运动,同时由于采用了弧形板与两个传动杆之间的转动连接,实现了拉伸弹簧带动弧形板向外壳体转轴方向运动,从而使得弧形板卡住外套漏水处,方便对于外套的补漏维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针对旧的大口径砼给水管漏水处修复用内外套补漏装置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针对旧的大口径砼给水管漏水处修复用内外套补漏装置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针对旧的大口径砼给水管漏水处修复用内外套补漏装置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限位转轴;2、传动杆;3、支撑槽;4、弧形板;5、弧形槽;6、外壳体;7、内槽;8、软垫;9、紧定螺栓;10、支板;11、转动轴;12、拉伸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针对旧的大口径砼给水管漏水处修复用内外套补漏装置,包括外壳体6以及外壳体6内腔设置的弧形板4,外壳体6呈半圆弧形结构,外壳体6侧表壁沿半圆周向中心部位开设有贯穿外壳体6两侧的内槽7,且内槽7与弧形板4滑动连接,并内槽7两侧的槽壁上设有弧形槽5,弧形槽5内腔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转轴1,两个限位转轴1均转动连接有传动杆2,且两个传动杆2均通过转轴与弧形板4两侧圆端面部位转动连接。具体的,如图3所示,弧形槽5两侧顶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1,且转动轴11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板10,使得支板10对于两个外壳体6进行限位。具体的,如图3所示,外壳体6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外壳体6左右同侧的两个支板10之间贴合有软垫8,两个支板10之间通过紧定螺栓9固定连接,使得紧定螺栓9卡死外壳体6,避免外壳体6松动导致弧形板4与内外套之间的固定失效。具体的,如图3所示,外壳体6的侧截面呈半圆弧弧形结构,外壳体6的弯曲程度大于弧形板4的弯曲程度,方便拉伸弧形板4压住内外管外表壁。具体的,如图1和3所示,弧形板4中心轴处开设有支撑槽3,且支撑槽3贯穿弧形板4上下端面,方便千斤顶通过两个支撑槽3对于弧形板4的固定。具体的,如图3所示,弧形槽5内腔套设有拉伸弹簧12,且转动轴11通过拉伸弹簧12与限位转轴1弹性连接,使得拉伸弹簧12带动弧形板4向外壳体6转轴方向运动,使得弧形板4压住外套外表壁。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两个外壳体6与内套内表壁贴合,通过调节软垫8的厚度使得外壳体6的外表壁压住内套,通过紧定螺栓9将两个支板10固定住,使得两个外壳体6不会发生松动倾斜,通过限位转轴1与弧形槽5之间的滑动连接,使得两个弧形板4在内槽7内部滑动,通过使用千斤顶卡住两个支撑槽3,使得两个弧形板4互相远离直到弧形板4外表壁挤压到内套漏水处,使得漏水处被堵住,方便对内套进行维修;其次,通过支板10与转动轴11之间的转连接,使得互相靠近的支板10之间的紧定螺栓9拆开后,通过支板与外壳体6之间的绞接,使得支板转动10到外壳体6外侧水平位置,再将外壳体6内表壁卡到外套的外表壁上,此时弧形板4内表壁卡住外套的外表壁,通过,紧定螺栓9将四个支板10之间相互固定住,使得外壳体6与外套卡死,同时通过拉伸弹簧12带动传动杆2向弧形槽5转轴方向运动,且由于传动杆2与弧形板4之间的转动连接,使得弧形板4卡住外套的漏水处,方便堵住外套的漏水便于外套的维修补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针对旧的大口径砼给水管漏水处修复用内外套补漏装置,包括外壳体(6)以及外壳体(6)内腔设置的弧形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6)呈半圆弧形结构,所述外壳体(6)侧表壁沿半圆周向中心部位开设有贯穿外壳体(6)两侧的内槽(7),且内槽(7)与弧形板(4)滑动连接,并内槽(7)两侧的槽壁上设有弧形槽(5),所述弧形槽(5)内腔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转轴(1),所述两个限位转轴(1)均转动连接有传动杆(2),且两个传动杆(2)均通过转轴与弧形板(4)两侧圆端面部位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针对旧的大口径砼给水管漏水处修复用内外套补漏装置,包括外壳体(6)以及外壳体(6)内腔设置的弧形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6)呈半圆弧形结构,所述外壳体(6)侧表壁沿半圆周向中心部位开设有贯穿外壳体(6)两侧的内槽(7),且内槽(7)与弧形板(4)滑动连接,并内槽(7)两侧的槽壁上设有弧形槽(5),所述弧形槽(5)内腔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转轴(1),所述两个限位转轴(1)均转动连接有传动杆(2),且两个传动杆(2)均通过转轴与弧形板(4)两侧圆端面部位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旧的大口径砼给水管漏水处修复用内外套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5)两侧顶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1),且转动轴(11)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板(10),所述支板(10)与转动轴(11)铰接,其中铰接轴竖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旧的大口径砼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江解增刚冯传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西海岸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