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给排水用管道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905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排水管道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市政给排水用管道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栓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部栓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部的顶部设有用于限制管道的限位结构,所述固定箱内部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块,所述固定箱内部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左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的表面均焊接有辊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从动轮和主动轮的配合使用,不仅可以对管道进行支撑,还可以对管道进行省力移动,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当管道需要进行固定时,旋转螺纹杆即可对管道进行限位固定。

A pipe fixing device for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给排水用管道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排水管道
,具体为一种市政给排水用管道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比如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管线:雨水,污水,上水,中水,电力(红线以外部分),电信,热力,燃气等,还有广场,城市绿化等的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给水排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给水排水过程中,需要用到管道,现有的管道一般较重,在对其进行安装或者加工时,会产生晃动,需要较大的力量才能停止其进行晃动,且当部分的管道加工完毕后,后续的管道需要人工向前推动,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市政给排水用管道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内容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给排水用管道固定装置,具备对管道进行省力移动,且可以对管道进行固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给排水管道不方便进行固定,且移动时费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给排水用管道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栓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部栓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部的顶部设有用于限制管道的限位结构,所述固定箱内部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块,所述固定箱内部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左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的表面均焊接有辊轮,所述第一旋转杆的正面贯穿固定箱并卡接有主动轮,所述第一旋转杆的正面焊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二旋转杆的正面贯穿固定箱并卡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左侧与从动轮的右侧相接触。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固定箱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底部焊接有限位板。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滑槽的一侧与螺母的表面焊接。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顶部焊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的表面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从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相接触,所述从动轮和主动轮均选用摩擦系数较大的材质。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栓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套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部与固定箱的底部栓接。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车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从动轮和主动轮的配合使用,不仅可以对管道进行支撑,还可以对管道进行省力移动,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当管道需要进行固定时,旋转螺纹杆即可对管道进行限位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结构左视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局部结构俯视示意图。图中:1、底板;2、液压杆;3、固定箱;4、限位结构;41、螺纹杆;42、螺母;43、限位板;5、支撑块;6、第一旋转杆;7、第二旋转杆;8、辊轮;9、主动轮;10、第一把手;11、从动轮;12、滑槽;13、滑块;14、第二把手;15、支撑杆;16、限位杆;17、支架;18、车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市政给排水用管道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栓接有液压杆2,液压杆2的顶部栓接有固定箱3,固定箱3内部的顶部设有用于限制管道的限位结构4,固定箱3内部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块5,支撑块5的形状为带有弧度的楔形块,其弧度可与管道的弧度相契合,固定箱3内部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杆6,第一旋转杆6的左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旋转杆7,第二旋转杆7的背面与固定箱3的内部转动连接,第二旋转杆7的数量为6根,第一旋转杆6和第二旋转杆7的表面均焊接有辊轮8,辊轮8的表面选用摩擦系数较大的材质,第一旋转杆6的正面贯穿固定箱3并卡接有主动轮9,第一旋转杆6的正面焊接有第一把手10,第二旋转杆7的正面贯穿固定箱3并卡接有从动轮11,主动轮9的左侧与从动轮11的右侧相接触,通过第一旋转杆6、第二旋转杆7、从动轮11和主动轮9的配合使用,不仅可以对管道进行支撑,还可以对管道进行省力移动,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当管道需要进行固定时,旋转螺纹杆41即可对管道进行限位固定。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4包括螺纹杆41,螺纹杆41与固定箱3的顶部螺纹连接,螺纹杆4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42,螺母42的底部焊接有限位板43,通过简单廉价的结构可以对管道进行有效固定。本实施例中,固定箱3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2,滑槽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3,滑块13远离滑槽12的一侧与螺母42的表面焊接,可以对螺母42进行支撑和限位,增强螺母42移动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螺纹杆41的顶部焊接有第二把手14,第二把手14的表面设有防滑纹,可以增大第二把手14表面的摩擦力,方便工作人员对第二把手14进行旋转。本实施例中,从动轮11与从动轮11之间相接触,从动轮11和主动轮9均选用摩擦系数较大的材质,使主动轮9在旋转时,可以依靠摩擦力带动从动轮11进行旋转,从动轮11也依靠其表面的摩擦力带动其他从动轮11进行旋转。本实施例中,底板1顶部的两侧均栓接有支撑杆15,支撑杆15的表面套设有限位杆16,限位杆16的顶部与固定箱3的底部栓接,可以对固定箱3进行支撑和限位,使固定箱3在移动时,不产生晃动。本实施例中,底板1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支架17,支架17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车轮18,方便工作人员对固定装置进行移动。使用时,启动液压杆2,将固定箱3的位置调到最低,随后将管道从固定箱3中穿过,管道放置在支撑块5上,其底部与辊轮8的表面相接触,旋转螺纹杆41,螺纹杆41的旋转带动螺母42进行移动,螺母42的移动带动滑块13在滑槽12的内部进行滑动,螺母42的移动带动限位板43对管道进行接触固定,随后启动液压杆2,液压杆2带动固定箱3和管道移动,使管道的高度到达工作人员适宜的加工高度,工作人员可对管道进行加工,当需要对管道进行移动时,反向旋转螺纹杆41,使限位板43与管道分离,随后旋转第一把手10,第一把手10带动第一旋转杆6进行旋转,第一旋转杆6带动主动轮9进行旋转,主动轮9带动从动轮11进行旋转,从动轮11的旋转带动其左侧的从动轮11进行旋转,随后辊轮8开始旋转,并带动管道进行移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给排水用管道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栓接有液压杆(2),所述液压杆(2)的顶部栓接有固定箱(3),所述固定箱(3)内部的顶部设有用于限制管道的限位结构(4),所述固定箱(3)内部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块(5),所述固定箱(3)内部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杆(6),所述第一旋转杆(6)的左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旋转杆(7),所述第一旋转杆(6)和第二旋转杆(7)的表面均焊接有辊轮(8),所述第一旋转杆(6)的正面贯穿固定箱(3)并卡接有主动轮(9),所述第一旋转杆(6)的正面焊接有第一把手(10),所述第二旋转杆(7)的正面贯穿固定箱(3)并卡接有从动轮(11),所述主动轮(9)的左侧与从动轮(11)的右侧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给排水用管道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栓接有液压杆(2),所述液压杆(2)的顶部栓接有固定箱(3),所述固定箱(3)内部的顶部设有用于限制管道的限位结构(4),所述固定箱(3)内部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块(5),所述固定箱(3)内部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杆(6),所述第一旋转杆(6)的左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旋转杆(7),所述第一旋转杆(6)和第二旋转杆(7)的表面均焊接有辊轮(8),所述第一旋转杆(6)的正面贯穿固定箱(3)并卡接有主动轮(9),所述第一旋转杆(6)的正面焊接有第一把手(10),所述第二旋转杆(7)的正面贯穿固定箱(3)并卡接有从动轮(11),所述主动轮(9)的左侧与从动轮(11)的右侧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给排水用管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4)包括螺纹杆(41),所述螺纹杆(41)与固定箱(3)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4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42),所述螺母(42)的底部焊接有限位板(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红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致远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