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压调节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95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压调节组件,包括阀芯、阀座、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弹簧和钢丝;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座的内部,所述阀座的相对两侧壁外表面分别设有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钢丝穿过第二端盖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所述阀芯孔的中部的圆周内表面上设有环绕圆周分布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阀芯中部的圆周外表面上设有环绕圆周分布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拉动钢丝在阀座的外侧的一端能够带动阀芯在阀芯孔内移动,阀芯的第一筒体的侧壁阻断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连通,使油道内的油无法流通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从而方便操作者能够亲自对油压进行调节。

An oil pressure regulating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压调节组件
本技术涉及油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压调节组件。
技术介绍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阀座为阀门内可拆卸的面部件,用于支撑阀芯全关位置,并构成密封副,阀芯是阀座借助它的移动来实现方向控制、压力控制或流量控制的基本功能的阀零件,阀座中通过的介质一般为水或者油,用油作为传输压力介质的机器称为油压机,油压机的吨位较小,适合一些小型设备使用。常规的油压机的阀座中设置有阀芯,但是有些阀座中的油路内没有设置对于阀芯进行调节的装置,不能通过操作者亲自对油压进行调节,造成操作上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压调节组件,方便操作者通过调节阀座内的阀芯从而对油压进行调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压调节组件,包括阀芯、阀座、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弹簧和钢丝;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座的内部,所述阀座的相对两侧壁外表面分别设有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钢丝穿过第二端盖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所述阀座的相对两侧壁设有垂直于所在侧壁的一个阀芯孔,所述阀芯孔贯通所述阀座,所述阀芯孔的中部的圆周内表面上设有环绕圆周分布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与所述阀座内的油道相连通;所述第一端盖的内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端盖的内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端盖同轴,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二端盖同轴;所述阀芯包括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中部的圆周外表面上设有环绕圆周分布的第三凹槽,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座的阀芯孔内,所述钢丝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阀芯内部且所述钢丝和阀芯同轴设置,所述钢丝的另一端穿过第二端盖的第二通孔向外延伸,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倚靠在所述第一筒体靠近第二端盖的一端和第二端盖的内侧端面上,所述第三凹槽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设有三级阶梯孔,所述三级阶梯孔中设有靠近第一筒体两端的孔的直径均大于处于三级阶梯孔中间的孔的直径,所述三级阶梯孔中的处于中间的孔的直径与所述钢丝的直径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的一端设有凸缘,所述凸缘设置在所述三级阶梯孔中靠近所述第一端盖的孔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筒体的三级阶梯孔靠近所述第二端盖的孔的直径与所述弹簧的直径相适配,所述弹簧的一端设置在三级阶梯孔靠近所述第二端盖的孔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盖的一端面上和第二端盖的一端面上均设有与所述阀座的阀芯孔相适配的凸出部,所述第二端盖的第二通孔为二级阶梯孔,所述二级阶梯孔的直径最大的孔的直径与所述弹簧的直径相适配,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阶梯孔中直径最大的孔内,所述二级阶梯孔的直径最小的孔内设有螺丝,所述螺丝的中部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端盖的另一端面上和第二端盖的另一端面上均设有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安装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一种油压调节组件中,通过在所述阀座内部设置阀芯孔,在所述阀芯孔的内表面上设有环绕圆周分布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将所述阀芯设置在阀芯孔内,所述阀芯的外表面上设有环绕圆周分布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使阀座内部的油道的油能够在第一凹槽通过第三槽与第二凹槽相互流通,所述阀座的相对两侧壁外表面分别设有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钢丝穿过第二端盖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拉动钢丝在阀座的外侧的一端能够带动阀芯在阀芯孔内移动,阀芯的第一筒体的侧壁阻断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连通,使油道内的油无法流通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从而使操作者能够亲自对油压进行调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油压调节组件的阀座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油压调节组件的阀座的侧视图;图3所示为图2的AA截面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油压调节组件的阀芯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油压调节组件的阀芯的主视图;图6所示为图5的BB截面示意图;标号说明:1、阀座;11、阀芯孔;111、第一凹槽;112、第二凹槽;2、阀芯;21、第一筒体;211、第三凹槽;222、三级阶梯孔;3、第一端盖;31、第一通孔;32、凸出部;33、安装孔;4、第二端盖;41、第二通孔;411、二级阶梯孔;5、弹簧;6、钢丝;61、凸缘;7、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油压调节组件,包括阀芯、阀座、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弹簧和钢丝;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座的内部,所述阀座的相对两侧壁外表面分别设有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钢丝穿过第二端盖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所述阀座的相对两侧壁设有垂直于所在侧壁的一个阀芯孔,所述阀芯孔贯通所述阀座,所述阀芯孔的中部的圆周内表面上设有环绕圆周分布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与所述阀座内的油道相连通;所述第一端盖的内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端盖的内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端盖同轴,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二端盖同轴;所述阀芯包括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中部的圆周外表面上设有环绕圆周分布的第三凹槽,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座的阀芯孔内,所述钢丝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阀芯内部且所述钢丝和阀芯同轴设置,所述钢丝的另一端穿过第二端盖的第二通孔向外延伸,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倚靠在所述第一筒体靠近第二端盖的一端和第二端盖的内侧端面上,所述第三凹槽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一种油压调节组件中,通过在所述阀座内部设置阀芯孔,在所述阀芯孔的内表面上设有环绕圆周分布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将所述阀芯设置在阀芯孔内,所述阀芯的外表面上设有环绕圆周分布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使阀座内部的油道的油能够在第一凹槽通过第三槽与第二凹槽相互流通,所述阀座的相对两侧壁外表面分别设有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钢丝穿过第二端盖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拉动钢丝在阀座的外侧的一端能够带动阀芯在阀芯孔内移动,阀芯的第一筒体的侧壁阻断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连通,使油道内的油无法流通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从而使操作者能够亲自对油压进行调节。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设有三级阶梯孔,所述三级阶梯孔中设有靠近第一筒体两端的孔的直径均大于处于三级阶梯孔中间的孔的直径,所述三级阶梯孔中的处于中间的孔的直径与所述钢丝的直径相适配。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的一端设有凸缘,所述凸缘设置在所述三级阶梯孔中靠近所述第一端盖的孔内。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阀芯的第一筒体内设置三级阶梯孔,所述钢丝的一端的凸缘能够固定在三级阶梯孔内,从而使拉动钢丝的另一端可以带动阀芯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筒体的三级阶梯孔靠近所述第二端盖的孔的直径与所述弹簧的直径相适配,所述弹簧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压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阀芯、阀座、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弹簧和钢丝;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座的内部,所述阀座的相对两侧壁外表面分别设有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钢丝穿过第二端盖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n所述阀座的相对两侧壁设有垂直于所在侧壁的一个阀芯孔,所述阀芯孔贯通所述阀座,所述阀芯孔的中部的圆周内表面上设有环绕圆周分布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与所述阀座内的油道相连通;/n所述第一端盖的内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端盖的内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端盖同轴,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二端盖同轴;/n所述阀芯包括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中部的圆周外表面上设有环绕圆周分布的第三凹槽,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座的阀芯孔内,所述钢丝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阀芯内部且所述钢丝和阀芯同轴设置,所述钢丝的另一端穿过第二端盖的第二通孔向外延伸,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倚靠在所述第一筒体靠近第二端盖的一端和第二端盖的内侧端面上,所述第三凹槽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压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阀芯、阀座、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弹簧和钢丝;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座的内部,所述阀座的相对两侧壁外表面分别设有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钢丝穿过第二端盖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
所述阀座的相对两侧壁设有垂直于所在侧壁的一个阀芯孔,所述阀芯孔贯通所述阀座,所述阀芯孔的中部的圆周内表面上设有环绕圆周分布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与所述阀座内的油道相连通;
所述第一端盖的内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端盖的内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端盖同轴,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二端盖同轴;
所述阀芯包括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中部的圆周外表面上设有环绕圆周分布的第三凹槽,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座的阀芯孔内,所述钢丝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阀芯内部且所述钢丝和阀芯同轴设置,所述钢丝的另一端穿过第二端盖的第二通孔向外延伸,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倚靠在所述第一筒体靠近第二端盖的一端和第二端盖的内侧端面上,所述第三凹槽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钢龚虎朱典格李慧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市国鑫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