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暴材料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8929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7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暴材料,包括金属层和非金属层,所述非金属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聚碳酸脂塑料90‑100份、热塑弹性体1‑10份、氮化硅10‑20份、陶瓷10‑20份、硫酸钙10‑20份、熔融过的氯化钙10‑20份、氯丁橡胶10‑20份,所述金属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钢50‑60份、不锈钢50‑60份、铜60‑7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抗冲击力强、耐高温、其金属层的导热能力强的优点。

A kind of anti explosion material and i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暴材料及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暴材料
,具体涉一种防暴材料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抗冲击和吸能结构材料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类新型材料,它的出现对于材料的选择及其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不同构型的抗冲击吸能结构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承载、抗冲击、吸能特性外,还具有阻尼、减震、吸声降噪、屏蔽电磁辐射及布设传感器等其他功能,可以满足航空、船舶、高速列车及特种车辆等内部结构支撑和底板等多方面的结构材料需求。传统的抗冲击与吸能材料大多使用混凝土来制作,偏重,无法使用在头盔上,目前需要一种用于头盔的防暴材料,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暴材料,其具有抗冲击力强、耐高温、其金属层的导热能力强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暴材料,包括金属层和非金属层,所述非金属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聚碳酸脂塑料90-100份、热塑弹性体1-10份、氮化硅10-20份、陶瓷10-20份、硫酸钙10-20份、熔融过的氯化钙10-20份、氯丁橡胶10-20份,所述金属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钢50-60份、不锈钢50-60份、铜60-70份。优选的,所述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设置有钢筋网格,所述钢筋网格的表面覆盖有玻璃纤维隔热棉。优选的,按照重量份数还包括有超密度聚乙烯10-20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干燥处理,按照相应的重量份数称取各组分,随后在100℃的条件下,烘干3-4小时,步骤B:将非金属层的组分放置于260℃-300℃的条件下熔化,并在100-150MPa的压力下注入模具内,注射完成后,维持模具在70-120℃的温度,持续2H,随后冷却即可得到非金属层;步骤C:将金属层的组分在1600℃的条件下熔融,混炼,注入模具内,冷却即可得到金属层;步骤D:将得到的非金属层和金属层之间铺设钢筋网格,并在钢筋网格的表面覆盖玻璃纤维隔热棉即可得到防暴材料。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非金属层含有硫酸钙和熔融过的氯化钙,可让非金属层具有吸湿能力,避免聚碳酸脂塑料和热塑弹性体在高温条件下溶解于水中;2、本专利技术添加氮化硅和陶瓷增强整体的强度,另外添加有氯丁橡胶,提高整体的韧性,以适应穿戴需要;3、本专利技术的金属层具有较强的导热性,避免与人体接触的非金属层的温度过高而对人体造成损伤,另外金属层也能作为保护层,钢筋网格起到连接金属层和非金属层的作用,玻璃纤维隔热棉能够进一步隔绝金属层与非金属层之间的热量传输;4、本专利技术加入超密度聚乙烯,配合氯丁橡胶增强整体韧性,对人体提供缓冲保护。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防暴材料,包括金属层和非金属层,所述非金属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聚碳酸脂塑料90份、热塑弹性体1份、氮化硅10份、陶瓷10份、硫酸钙10份、熔融过的氯化钙10份、氯丁橡胶10份,所述金属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钢50份、不锈钢50份、铜60份。所述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设置有钢筋网格,所述钢筋网格的表面覆盖有玻璃纤维隔热棉。按照重量份数还包括有超密度聚乙烯10份。一种防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干燥处理,按照相应的重量份数称取各组分,随后在100℃的条件下,烘干3-4小时,步骤B:将非金属层的组分放置于260℃-300℃的条件下熔化,并在100-150MPa的压力下注入模具内,注射完成后,维持模具在70-120℃的温度,持续2H,随后冷却即可得到非金属层;步骤C:将金属层的组分在1600℃的条件下熔融,混炼,注入模具内,冷却即可得到金属层;步骤D:将得到的非金属层和金属层之间铺设钢筋网格,并在钢筋网格的表面覆盖玻璃纤维隔热棉即可得到防暴材料。实施例2:一种防暴材料,包括金属层和非金属层,所述非金属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聚碳酸脂塑料92份、热塑弹性体9份、氮化硅12份、陶瓷12份、硫酸钙12份、熔融过的氯化钙12份、氯丁橡胶12份,所述金属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钢52份、不锈钢52份、铜62份。所述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设置有钢筋网格,所述钢筋网格的表面覆盖有玻璃纤维隔热棉。按照重量份数还包括有超密度聚乙烯12份。一种防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干燥处理,按照相应的重量份数称取各组分,随后在100℃的条件下,烘干3-4小时,步骤B:将非金属层的组分放置于260℃-300℃的条件下熔化,并在100-150MPa的压力下注入模具内,注射完成后,维持模具在70-120℃的温度,持续2H,随后冷却即可得到非金属层;步骤C:将金属层的组分在1600℃的条件下熔融,混炼,注入模具内,冷却即可得到金属层;步骤D:将得到的非金属层和金属层之间铺设钢筋网格,并在钢筋网格的表面覆盖玻璃纤维隔热棉即可得到防暴材料。实施例3:一种防暴材料,包括金属层和非金属层,所述非金属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聚碳酸脂塑料95份、热塑弹性体5份、氮化硅15份、陶瓷15份、硫酸钙15份、熔融过的氯化钙15份、氯丁橡胶15份,所述金属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钢55份、不锈钢55份、铜65份。所述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设置有钢筋网格,所述钢筋网格的表面覆盖有玻璃纤维隔热棉。按照重量份数还包括有超密度聚乙烯15份。一种防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干燥处理,按照相应的重量份数称取各组分,随后在100℃的条件下,烘干3-4小时,步骤B:将非金属层的组分放置于260℃-300℃的条件下熔化,并在100-150MPa的压力下注入模具内,注射完成后,维持模具在70-120℃的温度,持续2H,随后冷却即可得到非金属层;步骤C:将金属层的组分在1600℃的条件下熔融,混炼,注入模具内,冷却即可得到金属层;步骤D:将得到的非金属层和金属层之间铺设钢筋网格,并在钢筋网格的表面覆盖玻璃纤维隔热棉即可得到防暴材料。实施例4:一种防暴材料,包括金属层和非金属层,所述非金属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聚碳酸脂塑料97份、热塑弹性体7份、氮化硅17份、陶瓷17份、硫酸钙17份、熔融过的氯化钙17份、氯丁橡胶17份,所述金属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钢57份、不锈钢57份、铜67份。所述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设置有钢筋网格,所述钢筋网格的表面覆盖有玻璃纤维隔热棉。按照重量份数还包括有超密度聚乙烯17份。一种防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干燥处理,按照相应的重量份数称取各组分,随后在100℃的条件下,烘干3-4小时,步骤B:将非金属层的组分放置于260℃-300℃的条件下熔化,并在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暴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层和非金属层,所述非金属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聚碳酸脂塑料90-100份、热塑弹性体1-10份、氮化硅10-20份、陶瓷10-20份、硫酸钙10-20份、熔融过的氯化钙10-20份、氯丁橡胶10-20份,所述金属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钢50-60份、不锈钢50-60份、铜60-7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暴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层和非金属层,所述非金属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聚碳酸脂塑料90-100份、热塑弹性体1-10份、氮化硅10-20份、陶瓷10-20份、硫酸钙10-20份、熔融过的氯化钙10-20份、氯丁橡胶10-20份,所述金属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钢50-60份、不锈钢50-60份、铜60-7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和非金属层之间设置有钢筋网格,所述钢筋网格的表面覆盖有玻璃纤维隔热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暴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还包括有超密度聚乙烯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树成徐彬陈省献于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安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