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发动机窜气油气分离装置的气缸盖罩盖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结构设计领域,具体属于气缸盖罩盖和窜气分离装置设计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发动机窜气分离装置分离效果差,又由于其结构布置特点使得分离出的机油回流不畅,被窜气夹带进入二级分离装置,形成二次污染,加重了二级分离的负担,不仅影响发动机最终的排放特性和机油耗,还会引起增压器、中冷器及后处理系统等故障,甚至导致发动机拉缸等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发动机曲轴箱窜气也纳入了排放监测,对窜气中的机油携油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为了提高柴油机对窜气的过滤效率,降低窜气中的机油含量,需要在气缸盖罩盖内部增加窜气分离装置,优化(分离出的)机油回流装置,使缸盖出口窜气中机油的含量降至一定水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发动机窜气油气分离装置的气缸盖罩盖,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所述的气缸盖罩盖由气缸盖罩盖壳体2-1、迷宫分离盖板2-2组成,缸盖罩盖壳体2-1和迷宫分离盖板2-2形成窜气通道;窜气入口设置在气缸盖罩盖壳体2-1中部下方;迷宫分离盖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发动机窜气油气分离装置的气缸盖罩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盖罩盖由气缸盖罩盖壳体(2-1)、迷宫分离盖板(2-2)组成,缸盖罩盖壳体(2-1)和迷宫分离盖板(2-2)形成窜气通道;窜气入口设置在气缸盖罩盖壳体(2-1)中部下方;迷宫分离盖母板(4-1)与气缸盖罩盖安装面呈8°的夹角,使窜气入口所处的一侧边位于最低处;/n其中,气缸盖罩盖壳体(2-1)由气缸盖罩外壳(3-1)、撞击分离板Ⅰ(3-2)、撞击分离板Ⅱ(3-3)、加速孔板Ⅰ(3-4)、撞击分离板Ⅲ(3-5)、撞击分离板Ⅳ(3-6)和加速孔板Ⅱ(3-7)组成,撞击分离板Ⅰ(3-2)、撞击分离板Ⅱ(3-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发动机窜气油气分离装置的气缸盖罩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盖罩盖由气缸盖罩盖壳体(2-1)、迷宫分离盖板(2-2)组成,缸盖罩盖壳体(2-1)和迷宫分离盖板(2-2)形成窜气通道;窜气入口设置在气缸盖罩盖壳体(2-1)中部下方;迷宫分离盖母板(4-1)与气缸盖罩盖安装面呈8°的夹角,使窜气入口所处的一侧边位于最低处;
其中,气缸盖罩盖壳体(2-1)由气缸盖罩外壳(3-1)、撞击分离板Ⅰ(3-2)、撞击分离板Ⅱ(3-3)、加速孔板Ⅰ(3-4)、撞击分离板Ⅲ(3-5)、撞击分离板Ⅳ(3-6)和加速孔板Ⅱ(3-7)组成,撞击分离板Ⅰ(3-2)、撞击分离板Ⅱ(3-3)、加速孔板Ⅰ(3-4)、撞击分离板Ⅲ(3-5)、撞击分离板Ⅳ(3-6)和加速孔板Ⅱ(3-7)沿窜气入口向窜气出口依次排列安装形成的S形迷宫通道;
所述的迷宫分离盖板(2-2)由迷宫分离盖母板(4-1)、一级回油口(4-2)、二级回油口(4-3)和窜气出口(4-4)组成;
一级回油口(4-2)设置在迷宫分离盖母板(4-1)的窜气入口旁,位于撞击分离板Ⅰ(3-2)和撞击分离板Ⅱ(3-3)下方,底部开有细长狭缝;窜气撞击到撞击分离板Ⅰ(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青巧,杨振国,阮志强,沈华中,魏文,吕小井,汤旭财,华荣杰,龚宝,席凯,姜黎明,李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