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级联的微混合反应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芯片
,将混合反应层1与温度控制层2的层与层之间依次交替设置的反应器,尤其是一种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级联的微混合反应器。技术背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微流控芯片即芯片上的实验室开始发展,是由于其低消耗,高灵敏性,可移植性和环境友好型的特点,在合成、分析、检测、分离、治疗等方面中存在巨大优势,并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材料制备,生物化学分析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其中,微混合反应器能够以极低的消耗实现气体、液体、固体三相之间的混合反应。微米级别的结构导致流体微团表面力与粘性力远大于惯性力,这对应着低雷诺数,相应地,流体流动为层流模式。因此混合过程主要依赖于分子扩散,对于较简单的混合结构,这需要相当长的混合时间和反应流道。存在的问题是,对于现有的微混合反应芯片,反应流道的增长将增加芯片的面积,导致产品外形尺寸无法与现有设备匹配。仅管三维混合结构的反应器混合效果较好,仍存在制备工艺复杂、重复性较低及不利于大规模制备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级联的微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混合反应层(1)、温度控制层(2)及连接流道(3);/n所述混合反应层(1)是由一条第一蛇形流道(11)构成的板状体,第一蛇形流道(11)的一端设有混合介质进口(12)、第一蛇形流道(11)的另一端设有混合介质出口(13);/n所述温度控制层(2)是由一条第二蛇形流道(21)构成的板状体,第二蛇形流道(21)的一端设有温控介质进口(22)、第二蛇形流道(21)的另一端设有温控介质出口(23);/n所述混合反应层(1)为数层,温度控制层(2)为数层,混合反应层(1)与温度控制层(2)的层与层之间依次交替设置;/n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级联的微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混合反应层(1)、温度控制层(2)及连接流道(3);
所述混合反应层(1)是由一条第一蛇形流道(11)构成的板状体,第一蛇形流道(11)的一端设有混合介质进口(12)、第一蛇形流道(11)的另一端设有混合介质出口(13);
所述温度控制层(2)是由一条第二蛇形流道(21)构成的板状体,第二蛇形流道(21)的一端设有温控介质进口(22)、第二蛇形流道(21)的另一端设有温控介质出口(23);
所述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亚,储蔚,尹狄峰,齐家,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